59.管理与领导的侧重点不同,领导的侧重点是( )。 A.处理变化的问题 B.处理复杂的问题 C.制定决策 D.控制和结果
60.个人为组织目标作出贡献的意愿强度是变动的,受到( )影响。 A.组织的态度 B.组织的协调 C.个人的文化程度 D.个人所感受到的满意程度
61.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应当( )来支付职工的工资 A.按照职工每个时期实际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组织的经济效益 B.根据职工年龄大小 C.根据家庭负担 D.按照职工的学历高低
62.按照( )可将管理方法划分为宏观管理方法、中观管理方法和微观管理方法。 A.管理对象的范围 B.管理对象的性质 C.所运用方法的量化程度 D.管理者运用权力的不同
63.“战略管理”一词最初由( )在其1976年出版的《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一书中提出
A.斯坦纳 B.安索夫 C.钱德勒 D.波特
64.关于价格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价格是计量和评价劳动的社会标准
B.国家运用价格杠杆来调节生产与供求,调整一部分国民收入的分配 C.组织无法运用价格手段增强组织竞争能力 D.内部价格可正确处理组织内部各部门间的经济关系
65.( )是指在制定、实施与评价具有全局性、指导性与纲领性的组织目标、方针与计划|活动中通过一定策略、技术与手段以实现组织长远目标的过程。
A.管理方式 B.管理工具 C.战略管理 D.战略实施
66.管理大师( )将战略管理划分为十个学派。 A.明茨伯格
B.马斯洛 C.波特 D.奈特
67.( )是指管理机构和人员之间的摩擦和协调时间过长,从而导致组织资源的利息成支出的损失以及由于延缓市场、投资机遇等产生的一些赚钱机会的错过而发生的代价。
A.内部的组织成本 B.组织外部的交易成本 C.管理的机会成本 D.委托代理成本
68.( )是指为实现组织目标,在分析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内部条件的优势与劣势基础上制定的涉及市场范围、成长方向、竞争优势等内容的总体行动计划。
A.战略愿景 B.组织战略 C.战略管理 D.战略分析
69.有效的组织战略应该包括五个基本要素:战略愿景、目标与目的、( )、业务和组织。
A.计划 B.资源 C.优势 D.机会
70.刚性管理方法是基于管理对象( )的需要为基础。 A.社交与自尊 B.归属与爱 C.生存与安全 D.自我实现
三、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答案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选项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给分。共20题,每题1.5分,共30分)
71.以下属于政策来源的有( )。 A.最高管理部门 B.组织外部的政策 C.由习惯、惯例形成的政策
D.通过管理者的行动暗示,形成的不成文政策 72.有效的政策具备的特点是( )。 A.直接有助于目标实现 B.内容全面,表述明确 C.具有一贯性、协调性 D.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73.主管人员的考评方法有个演变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哪些阶段?( ) A.传统的个人品质考评 B.对主管人员绩效的考评 C.按岗位技能标准考评 D.按主管人员的标准进行考评
74.根据组织的目标,可以将组织划分为( )。 A.互益性组织 B.功利性组织 C.工商性组织 D.服务性组织
75.激励需求理论的创始人麦克利兰的研究表明( )。 A.生理与安全需要比较强烈 B.成就需要比较强烈
C.成就需要可以通过培养来提高
D.一个组织的成败与他们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数有关 76.职权的类型有( )。 A.直线职权 B.指挥职权 C.参谋职权 D.职能职权
77.管理的经济方法的特点有( )。 A.普遍性 B.直接性 C.利益驱动性 D.自愿自觉性
78.学习型组织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扎实的基础( )。 A.系统思考能力 B.自我超越 C.改善心智模式 D.开展团队学习
79.按照组织的形成方式,可将组织分为( )。 A.政治组织 B.非正式组织 C.正式组织 D.服务组织
80.马斯洛提出的五种需求中,包括( )需求。 A.生理 B.社交 C.安全
D.爱情
81.社会合作学派认为:管理人员的作用就是要围绕( )的因素去适应总的合作系统。 A.物质 B.社会 c.物理 D.生物
82.沟通中心学派的代表人物有( )。 A.李维特 B.纽曼 C.申农 D.韦弗
83.沟通联络的原则是( )。 A.上、下级平等的原则 B.明确性原则
C.战略上使用非正式组织的原则 D.完整性原则
84.人工协作原理规定的组织结构的分工有( )。 A.组织内外分工 B.管理层次分工 C.职权分工 D.部门分工
85.广义的计划包括的具体内容有( )计划。 A.准备 B.制定 C.执行 D.检查
86.下面属于预测的方法的有( )。 A.经验分析法 B.直接调查法 C.专家意见法 D.趋势预测法
87.沟通的四个阶段包括( )。 A.关注 B.理解 C.接受 D.反馈
88.管理控制与一般控制的相同点是( )。 A.同是一个信息反馈过程 B.都有两个前提条件
C.都有一个相同的目的 D.都是一个有组织的系统
89.下列关于实物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一种非货币化的标准 B.用于反映产量的工作成果 C.是一种货币化的标准 D.不能与价值标准相对应
90.与货币相联系的标准有( )标准。 A.实物 B.费用 C.资金 D.收入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判断题
1.【答案】B。解析: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履行顺序一般是:①计划:确定目标,制定目标,制定战略,以及开发分计划以协调活动。②组织: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由谁去做。③领导:指导和激励所有参与者以及解决冲突。④控制:对活动进行监控以确保其按计划完成。
2.【答案】B。解析:管理的本质是协调而不是领导。
3.【答案】A。解析: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是现实中运用得最为广泛的一个组织形态,它把直线制结构与职能制结构结合起来,以直线为基础,在各级行政负责人之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分别从事专业管理,作为该领导的参谋,实行主管统一指挥与职能部门参谋、指导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形式。‘它是最直接体现了管理劳动专业化分工思想的组织形式。
4.【答案】A。解析:目标管理的核心在于:一切工作从确定计划目标开始;在工作中,一切活动都以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为指针;工作效果的大小,以完成计划目标的程度为评价考核标准。
5.【答案】B。解析:目标制定必须具有挑战性,即略高于执行者能力水平,但又必须是组织成员通过努力右可能实现的目标。
6.【答案】A。解析:法约尔关于管理过程和管理理论的开创性研究,特别是关于管理职能的划分及管理原则的描述,对后来的管理理论研究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此外他还是一位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先驱者,后人称他为“管理过程之父”。
7.【答案】B。解析:韦伯是德国著名古典管理理论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的理论大师之一,被尊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8.【答案】B。解析:员工保险属于福利制度奖励。
9.【答案】B。解析:18世纪到19世纪末是管理理论产生的萌芽阶段。
10.【答案】B。解析:运筹学是一门新兴的’实用学科,它是“管理科学”理论的基础。 11.【答案】B。解析:在分工明确的企业中‘,对组织关系的调整既可以发生在企业的某个局部部分,也可以发生在整个企业。
12.【答案】A。解析: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是完成企业经营目标的关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