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九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案新人教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 12:25: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自读)

【学习目标】

1、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 2、归纳课文的中心论点,学习课文的论证方法。

3、了解丁肇中先生对于自然科学的认识,对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反思,以及对于中国教育更新理念、顺应国际潮流的企盼。 4、培养爱国与敬业精神。

【学习重点】

1、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 2、归纳课文的中心论点,学习课文的论证方法。 3、培养爱国与敬业精神。

【学习难点】

了解丁肇中先生对于自然科学的认识,对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反思,以及对于中国教育更新理念、顺应国际潮流的企盼。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导学 给下列词语注音释义: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格物致知:

1

袖手旁观:

二、(课堂)学习·研讨·练习 (一)【自主学习】

1、整体把握课文的结构与思路:分段并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1段),概括交代讲演内容: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12段),论述“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又分4层:

1.(2段):“格物致知”的出处和意义。

2.(3-5段):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及其原因。

3.(6-12段):实验精神(真正的格物致知)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4.(13段)得出结论:希望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二)【共同探究】

1.这篇文章论述的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当前社会中,这个缺点甚至可以说是致命伤,它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因而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当然,这个缺点也不是哪一天突然形成的,它有久远的文化背景,并与当前的考试体制有关。要克服这个缺点,任重而道远。

2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九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案新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bix41n6556rgfk15sw18xzko02xvg00fwe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