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苏贝尔,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
安德森,现代行为主义的教育心理学家,坚持行为主义观点。
学校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1)观察法——自然条件下研究心理活动的方法2)调查法——间接方式来研究心理活动的方法3)教育经验总结法4)自然实验法——在比较自然的条件下控制和变更条件研究心理活动的方法(观察法+实验室实验法)5)实验室实验法——控制和变更条件研究心理活动的方法6)临床个案法(始于皮亚杰)。
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及其教学论有何关系?P3—P4 可把教学看作是企求诱导学习的一种活动系统或工作制度。
课是教学的一个基本单位,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达到教学目的。它包括三个要素,即一段时间、教师和学生、师生相互作用。课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内容输入、师生及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经验输出 学生是学与教活动的主体。
正式群体不能自由组合、拆分、解散
非正式的学生群体的特点:1.群体内部的一致性2.情感依赖性3.往往具有较突出的“领袖”人物4.在中小学,非正式群体的规模一般是男生较女生大,而且男女生混合的群体较少见。
社会测量法——莫雷若 针对了解非正式的学生群体
最为重要的学生集体是班集体。班集体是形成学生集体意识的直接源泉,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促进学生社会成熟的主要场所,也是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条件
优秀学生班集体的形成:组建阶段、形核阶段、形成阶段、发展阶段。
教师期望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大小受学生年龄的影响,一般年龄较小的学生更易受到期望的影响。 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珍妮特.沃斯,提出教学应包括“三重四面” 教师发展的方向:专业化和人性化
学习(行为)目标之父——泰勒,指出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分析,可以确定以行为描述的目标,在行为目标的基础上编写试题是重要的。 教育目标分类一般区分为:认知的、情感的、心因动作的。
柯拉斯沃的教学目标分类——情感教学目标,1.接受2.反应3.评价4.组织5.价值的性格化
齐卜勒的教学目标分类——心因动作的教学目标 1.整个身体的运动2.协调细致的动作3.非语言交流4.言语行为
发展的一般趋势:综合的分化、平衡化、概念化、社会化、个性化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 乳儿期(0岁~1岁)——哺乳期 婴儿期(1岁~3岁)——婴儿期
学龄前期(3岁~6或7岁)——幼儿园时期 学龄初期(6或7岁~11或12岁)——小学时期 学龄中期(11或12岁~14或15岁)——初中时期 学龄晚期(14或15岁~17或18岁)——高中时期 认知发展的分期:
感觉运动阶段——出生至2岁,思维准备阶段——2岁至7岁,思维阶段——7
岁至11岁,抽象思维阶段——11岁至15岁
加涅认为:“学习是人类倾向或才能的一种变化。这种变化要持续一段时间,而且,不能把这种变化简单地归之于成长的过程。”加涅根据学习的水平,由简到繁、由低到高,把学习分成八类顺次排列成一个累积学习的模式。
学习的意义和作用:1.学习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必要条件2.学习能促进心里的成熟与发展
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桑代克——学习是一渐进的、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华生)
经典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巴甫洛夫 望梅止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斯金纳
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 1.强调观察式学习或替代强化学习2.强调符号强化的作用。
苏格拉底——产婆术 柏拉图——助产士 孔子——启发式教育
并列结合学习——当新知识相对与原有认知结构即不存在上位关系,又不存在下位关系。
加涅关于学习的八种阶梯类型中,最低层次的学习是信号学习。1.信号学习2.刺激反应联结学习3.连锁4.言语联想学习5多重识别学习6.概念学习7.原则学习8.问题解决学习(最高) 垂直迁移 水平迁移——加涅
对于学习迁移现象最早的系统解释,则是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论——桑代克,学习迁移的产生与共同要素关系密切,而且大致成正比例。
教师的任务在于 传授或输送知识,学生的任务在于掌握或接受知识。教师、学
生、知识是传递系统的三个,教师与学生分别为传授与掌握的主体,知识则是传授与掌握的客体。
知识的掌握就是知识的占有。
知识掌握的过程:1.知识的理解2.知识的巩固3.知识的运用
理解的种类:6种 对言语的理解、对事物意义的理解3对事物类属的理解4对因果关系的理解5对逻辑关系的理解6对事物内部构成、组织的理解。理解的水平:4种,由低到高是——字面理解、解释的理解、批判性理解、创造性理解。 变式就是变换各种直观材料或事例的呈现形式,以便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变式是从材料方面为理解事物本质提供有利条件,比较则从方法方面帮助理解。 知识的巩固是指对所学知识的持久保持。知识应用的主要形式:1、用所学知识解答口头或书面作业题2、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操作的课题。
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1、认知和定向阶段2、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3、动作协调和完善阶段
智力活动的阶段:1、活动的定向阶段2、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阶段3、有声的外部语言阶段4、无声的外部语言阶段5、内部语言阶段 解决问题的历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展性思维。发展性思维有下列三项特征:变通性、独创性、流畅性
心理防御机制P309 压抑、投射、回归、移置、认同
压抑是当学生没有思想准备而突然经历到痛苦的、不愉快的和产生焦虑的情境后,倾向与忘却这些情景以求得心情舒畅,维持心理平衡的一种心理现象。压抑有时是有意的,有时则是下意识或无意识的。例如,当一个小学生不知怎样做作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