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结合步骤2中品红褪色,则假设一成立。 (4) 2SO2+2H2O+2Ca2+ + 2ClO— == 2CaSO4?+4H+ + 2Cl— (3分)
高考模拟理综试卷化学试题及答案
满分:100分 时间:90min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39 O-16 Cr-52 Fe-56 Co-59 C-12 S-32 Cl-35.5 N-14 n-65 Ba-137 Si-28 H-1 D-2 Mg-24 Al-27 一、单选(共44分)
1.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 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士
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射线造影检查 3.CO2是自然界碳循环中的重要物质。下列过程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的是 A.光合作用 B.自然降雨 C.化石燃料的燃烧 D.碳酸盐的沉积 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B.SiO2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C.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D.CaO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6.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 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
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 D.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气 7.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实验 A NaOH溶液滴入B 石蕊溶液滴入C Na2S溶液滴入D 热铜丝插入稀硝酸?
?
FeSO4溶液中 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 氯水中 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 AgCl浊液中 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 中 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 8.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9.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苯酚的酸性强于H2CO3的酸性 I2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Fe的氧化性强于Cu的氧化性 sp2+2+A 向苯酚浊液中滴加Na2CO3溶液,浊液变清 B 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CCl4,振荡后静置,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显紫红色 C 向CuSO4溶液中加入铁粉,有红色固体析出 D 向NaCl、NaI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少量稀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 (AgCl) >sp(AgI) 10.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 A.某溶液中滴加3[Fe(CN)6]溶液 B.向C6H5ONa溶液中通入CO2 C.向含有nS和Na2S的悬浊液中滴加CuSO4溶液 D.①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 ②再加足量盐酸 11.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 B.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 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 D.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 12.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24 g 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A B.100 mL 1mol·LFeCl3溶液中所含Fe的数目为0.1NA C.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A D.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 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A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
3+
+
现象 产生蓝色沉淀 溶液变浑浊 生成黑色沉淀 ①产生白色沉淀②仍有白色沉淀 结论 原溶液中有Fe,无Fe 酸性:H2CO3>C6H5OH sp2+3+(CuS) B.0. 1 mol·LFe2(SO4)3溶液:Cu、NH4 、NO3、SO4 C.0. 1 mol·LHCl 溶液:Ba、、CH3COO、NO3 D.0. 1 mol·LNaOH溶液:Mg、Na、SO4、HCO3 15.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一定不正确的是 A.向FeCl2溶液中滴加NH4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B.Al(SO4) 2·12H2O溶于水可形成 Al(OH)3胶体 C.NH4Cl与Ca(OH)2混合加热可生成NH3 D.Cu与FeCl3溶液反应可生成CuCl2 16.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饱和Na2CO3溶液与CaSO4固体反应:CO3+CaSO4 ? ? + 2? ?1 2+ + 2? ? ?1 2+ + ? ? ?1 2+ + ? 2? ?1 + + ? ? CaCO3+SO4 2? B.酸化NaIO3和NaI的混合溶液:I +IO3+6H=I2+3H2O C.ClO碱性溶液与Fe(OH)3反应:3ClO+2Fe(OH)3=2FeO4+3Cl+4H+H2O D.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 ? + ? 2? ? + 通电 Cl2↑+ H2↑ 17.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18.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 A.溶解度:Na2CO3 19.2.8g Fe全部溶于一定浓度、200mL的HNO3溶液中,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L,测得反应后溶液的pH为1。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中c(NO3)=0.85mol/L B.反应后的溶液最多还能溶解1.4gFe C.反应后溶液中铁元素可能以Fe形式存在 D.1.12L气体可能是NO、NO2的混合气体 20.在(NH4)2Fe(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100 mL 1 mol/L的Ba(OH)2溶液,把所得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的固体质量不可能是( ) A.35.3 g B.33.5 g C.32.3 g D.11.3 g 21.在氧气中灼烧0.44 g S和Fe组成的化合物,使其中的S全部转化成H2SO4,这些H2SO4可用20 mL 0.5 mol/L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则原化合物中S的质量分数约为( ) A.18% B.46% C.53% D.36% - - - - 2+ - 22.已知OCN中每种元素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在反应OCN+OH+Cl2―→CO2+N2+Cl+H2O(未配平)中,如果有6 mol Cl2完全反应,则被氧化的OCN的物质的量是(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