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最后,让我们在单簧管优美动听的演奏声中坐上小马车回家吧!
第二课时 8
教学内容: 唱歌《蓝色的雅特朗》 教学目标:
1. 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平稳的气息,轻柔的音色演唱《蓝色的雅特朗》。
2. 能正确识读 8/6 拍号,知道其含义并感受其强弱规律。让学生进一步体验 其轻盈、富有摇荡感的特点。
3. 感受异国民歌音乐特点以此拓宽学生音乐知识面。
4. 通过歌曲的学习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祖国,激起学生对家乡亲 人和家乡美景更深的爱恋。
教学重点: 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蓝色的雅特朗》
教学难点: 能唱好倚音及切分音及附点八分音符 并能积极参与二声部的合唱,养成良 好的合唱习惯。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课前游戏 节奏传递 三、新课教学 1. 导入激趣
2. 音乐知识:八六拍子 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做一个八六拍的发声练习。
3. 听赏范唱,感悟歌曲 师:现在让我们来听一听。在听的过程中请同学们用心去思考,这首歌曲的 情绪怎样?速度是怎么样?它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4. 学唱歌曲 ⑴ 模唱 ⑵ 跟唱
⑶突破难点 附点八分音符
⑷学习齐唱部分 学生依琴轻声完整地练唱旋律
⑸学唱歌词 ①朗读歌词 ②学生轻声跟唱 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欣赏《快乐的农夫》结束课程
第三课时 9
教学内容: 欣赏《霍拉舞曲》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霍拉舞曲》,熟悉木琴的音色以及其表现力,感受乐曲所表现 的情绪。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难点:
乐器在塑造音乐形象、渲染音乐气氛和情绪上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 听《霍拉舞曲》 1. 初步聆听,感受
《霍拉舞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大胆的说出自己所听到的。
2. 比较 (播放小提琴《霍拉舞曲》、木琴《霍拉舞曲》)你能听辨出其中的不同吗? 用不同的乐器表现同一作品,给人的感受也发生了变化。交流一下,这两种 更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在表现乐曲中有何作用?你所喜欢的乐器音色怎样?
6
学生喜欢小提琴的,可让学生自己对乐器了解;学生喜欢木琴,给学生介绍 木琴。 3. 介绍《霍拉舞曲》
《霍拉舞曲》由罗马尼亚小提琴家、作曲家迪尼库作于 1906 年。霍拉是流行 于罗马尼亚和前苏联库尔达维亚地方的一种民间歌曲体裁,产生于牧民地区,通 常分为两部分,一为悠长的歌词,二为活泼的轮舞,常用二四拍,多用装饰音和 颤音。我们所听的就是具有轮舞体裁的 ---------------------------------------- 独奏曲。
4. 再次整体聆听 再来仔细聆听,具体说说:乐曲好象描写了一个什么场面?你是怎么来欣赏 的?
5. 总结 通过《霍拉舞曲》,我们感受了不同的乐器在表现同一作品时的不同,了解 了木琴这样的打击乐器。
二、欣赏《喷泉》 三、小结
第四课时 10
教学内容:
欣赏《康沃尔的早晨》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康沃尔的早晨》,了解其作者劳伦斯。 教学重难点: 体会歌曲感情 教学过程:
初听《康沃尔的早晨》导入 赏析
1. 初步聆听,感受 《康沃尔的早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大胆的说出自己所听到的。 2. 交流
3. 介绍《康沃尔的早晨》
如今的康沃尔已经成了著名的旅游胜地,但当年却是地老天荒的蛮夷之地。 劳伦斯夫妇选择了大西洋岸边沼地上的一个小村落住了下来,自己种菜,勉强糊 口。艰苦的生活并没有泯灭劳伦斯的审美情趣:铺天盖地的紫红色石楠花丛与碧 蓝的海水和浅绿的逶迤山影组成了粗犷妖艳的康沃尔景观,劳伦斯从这幅自然美
7
景中获得了安慰和写作灵感。他说他感到了康沃尔的某种魔力:这寂静的荒野, 拍岸的狂涛,原始的处女地,让人想到伊甸园。所以劳伦斯说,他在康沃尔有一 种通灵的感觉。
4. 再次整体聆听 再来仔细聆听,具体说说:乐曲好象描写了一个什么场面?你是怎么来欣赏 的?
三、总结
第三单元 环球风采
教学目标: 1. 演唱歌曲;
2. 初步了解外国音乐风格;
3. 认识反复记号 D.C. Fine 教学重点:
理解歌曲,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和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并掌握它的用法。
教学难点: 教具唱准后半拍起的节奏 准备: 课时安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6 排: 教学内容: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用热第一课时 11 情、明朗的声音演学习意大利民歌《卡普里岛》 唱《卡普里岛》;
2. 初步了解意大利民歌热情、爽朗的音乐风格; 3. 认识反复记号 D.C. Fine
认识D.C.反复记号,
教学重点: 理解歌曲,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和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认识 D.C .反复记号,并掌握它的用法。
教学难点: 唱准后半拍起的节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师: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即将要进行一次环球之旅,今天我们将去往 我们此次环球之旅的第一站,意大利。你们想去吗?(想)在来之前,同学们已 经通过多种形式搜集意大利的相关资料,那么接下来的我们就一同去意大利看一 看,瞧一瞧吧。
1. (出示图片)比萨斜塔 比萨斜塔,著名科学家伽利略曾在上面做过自由落体运动实验,它是意大利 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该塔发生倾斜但斜而不倒,比萨斜塔因此远近闻名。 钟楼始建于 1173 年,设计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开始后不久( 1178),便由于 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而倾斜)
2. (出示图片)威尼斯水城
威尼斯是意大利东北部城市,亚得里亚海威尼斯湾西北岸重要港口。由铁路、 公路、桥与陆地相连。由 118 个小岛组成,并以 177 条水道、 401 座桥梁连成一 体,以舟相通。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大家说上帝将眼泪流在了这里,威 尼斯有“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的美誉,享有“水城”“水上都市”
“百岛城”“亚得里亚海的女王”“光之城”“桥之城”等美称。)
师:其实意大利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而且旅游业十分发达。接下来, 我们将去往一个风光旖旎的地方——卡普里岛!
3. (出示图片)卡普里岛风光
8
卡普里岛位于那不勒斯附近,这里一年四季充满了阳光,你们看,湛蓝的大 海与白色的小屋交相辉映,在这里我们不光能看到卡普里岛的美丽风光,还能听 到用音乐描绘的卡普里岛,那我们一起来听听用音乐描绘的卡普里岛是什么样的 吧。大家认真的去感受歌曲的情绪哦。
二、新课学习
1. 录音范唱 师:这首歌曲带给你的感觉如何? 2. 分析曲谱
3. 生随琴演唱曲谱
4. 再次感受《卡普里岛》美丽的风光 5. 出示D.C.定义
第二课时 12
教学内容: 欣赏《羊肠小道》、《圣托里尼》
教学目标: 继续了解意大利民歌热情、爽朗的音乐风格 . 引领学生欣赏歌曲,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 重难点:欣赏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育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帕瓦罗蒂 1. 同学们,你认识他吗?
(教师简介)鲁契亚诺?帕瓦罗蒂,帕瓦罗蒂与“多明戈” “卡雷拉斯”称 为三大男高音,别号“高音 C之王”。高音C也是男高音试金石的,判断他是不 是一个男咼音,就意味要听听是不是能够唱到咼音 C,而且唱的漂亮。 师:现在 我们来听一首帕瓦罗蒂的代表作,一首意大利经典歌曲《我们的太阳》,我们一 同来感受高音C之王的超凡魅力。
师:怎么样?是不是很让人震撼?
2.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另外两首曲目 二、欣赏《羊肠小道》
1. 初步聆听,感受 《羊肠小道》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大胆的说出自己所听到的。 2. 交流
3. 介绍《羊肠小道》
4. 再次整体聆听 具体说说:乐曲好象描写了一个什么场面?你是怎么来欣赏的? 欣赏
《圣托里尼》
1. 初步聆听,感受
9
《圣托里尼》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大胆的说出自己所听到的。 2. 交流
3. 介绍《圣托里尼》 4. 再次整体聆听
具体说说:乐曲好象描写了一个什么场面?你是怎么来欣赏的? 四、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13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拉库卡拉查》 教学目标:
1. 能够用较好的声音背唱歌曲《拉库卡拉查》,启发学生用舒展自然的声音 有表情地演
唱。
2.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他们积极参与音乐审美和体验活动 (唱、舞), 培养
其音乐表现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歌曲第一部分的两个结尾句不同,易混淆。 2. 歌曲第二部分的弱起节奏不好掌握。 3. 理解和表现歌曲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谈话导入
三、学唱歌曲(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处理歌曲)
1. 感受歌曲,熟悉旋律 师:墨西哥之旅正式开始了,由于旅途漫长,非常枯燥,我们一起来听段音 乐,放松一下(放乐曲《拉库卡拉查》,领拍手)
2. 观看碟片,了解墨西哥的风情 3. 帮
助学生学唱引入歌曲 生听教师范唱,做口型模唱,自学难点 生跟《拉库卡拉范唱学,找出不太会的地方,师生共同参与学习 生跟琴
轻声唱 查》
(1) (2) (3) (4)
4. 学生自主处理歌曲
(1)师布置任务,小组讨论怎样唱好这首歌曲 师:刚才我们从歌曲中领略到:墨西哥是个怎样的民族?现在,请你们自己 来想想办法!用什么样的声音、感情、表情才能把墨西哥人的性格和舞曲的风格 展现出来!想好后马上试一试,唱一唱,等会儿我们要比比哪组的声音唱得最好 听,最有特色!
(2)小组排练
(3)小组展示 生:各小组展示,师生共评,说一说他们唱的哪个地方最打动你?最吸引 你?最感染你?最与众不同 ?(奖励沙锤、铃鼓)
(4)有感情地演唱 四、小结
第四课时 14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