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析国际合同范本的风险分担标准,提出合同风险划分的合理性,同时提出工程建设 项目特点与合同当事人的风险偏好对合同风险分担有一定影响[8]。亓霞等(2009)根 据分析中国实施的 16 个 PPP 失败案例总结得出包括收费变更风险、市场需求变化风 险、配套设备服务风险、项目唯一性风险、政府信用风险、不可抗力风险等 13 个项 目失败的主要风险[9]。
相比一般的工程建设项目,一般而言,工程总承包项目涉及的建设周期更长、 投资金额更多等特点,使其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因此,识别工程建设项目未来潜在 的合同风险因素是进行合同风险分担的首要步骤。
关于合同风险因素识别,Ramy Zaghloul & Francis Hartman(2002)分析了加拿 大和北美的工程合同主要风险,将风险划分为合同内部风险和合同外部风险两大类
[10]
。赵振宇等(2003)通过对 FIDIC 红皮书的进行分析,识别出包括承包商承诺的
充分性条款带来的风险、承包商可投保的风险、合同文件不同解释引起的风险、延 误风险承包商可索赔事项的风险等在内的 10 个承包商合同风险[11]。Nisar T M(2007) 将合同风险分为汇率风险、设计风险、开发风险、运营风险、履行能力风险、合同 终止风险和其他风险七类[12]。王丹(2010)将合同中的风险分为成本风险、质量风 险和工期风险三种风险,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承包商的合同风险作出定量分析, 并建立一个基于合同分析的承包商索赔风险预警系统[13]。有关风险分类的研究成果 见表 1-1。
综合国内外有关风险识别的研究可以看出,根据风险分类的视角不同,建设工 程风险可分为以下几类:在不同的采购模式下,建设工程风险分为政治风险、经济 风险、法律风险、环境风险、开发风险、运营风险;从合同风险视角出发,建设工 程风险分为合同内部风险和合同外部风险两大类,内部风险包括设计风险、采购风 险、开发风险、运营风险等,合同外部风险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 环境风险、不可抗力风险等;按风险管理对象分类,可分为成本风险、进度风险、 质量风险等。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表 1-1 风险分类
学者 联合工业发展组织[2] Patrick T I Lam[3] Rahman & Kumaraswamy[4] Grimsey D & Lewis M K[5] Shen L Y, Platten A, Deng X P[6] Zou P X W, Zhang G, Wang J[7] 张水波[8] 年份 1996 1999 2002 2002 2006 2007 2003 2009 风险研究 一般/国家风险和特别/项目风险 能源领域风险、交通运输风险、水利建设风险、工业部门风 险、电信行业风险 自然风险、选址风险、经济风险、分包商风险、政治风险、 罢工风险、不可抗力风险、第三方延误风险、错误指令风险、 技术风险、设计变更风险、环境风险、汇率风险 等 技术风险、开发风险、运营风险、收益风险、汇率风险、不 可抗力、政治风险、环境风险、合同不能履行风险 内部风险、外部风险和项目层风险 成本风险、进度风险、质量风险、安全风险和环境风险 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自然风险、行为风险、合 同文件风险 法律变更风险、审批延误风险、政治决策失误/冗长风险、政 治反对风险、政府信用风险、不可抗力风险、融资风险、市 场收益不足风险、项目惟一性风险、配套设备服务提供风险、 市场需求变化风险、收费变更风险、腐败风险 合同内部风险和合同外部风险 承包商承诺的充分性条款带来的风险、生产设备、材料或工 艺缺陷风险、承包商未履行告知义务的风险、延误风险、工 程变更风险、环境保护风险、合同文件不同解释引起的风险、 承包商可索赔事项的风险、承包商可投保的风险 设计风险、开发风险、履行能力风险、运营风险、汇率风险、 合同终止风险、其他风险 成本风险、质量风险和工期风险 亓霞, 柯永建, 王守清[9] Ramy Zaghloul, Francis Hartman[10] 2002 赵振宇, 江伟, 黄文[11] 2003 Tahir M. Nisar[12] 王丹[13] 2007 2010 2、风险分担研究 对于风险分担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主要有风险分担的基础研究、风险分担的方
法研究两个方面。 在风险分担的基础研究方面,国内外研究学者主要对风险分担的
定义、原则、
分担框架等方面进行了讨论。Uff J(1995)认为风险分担是合同双方对项目未来潜 在的损益的责任划分,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合同双方控制风险的积极性[14]。Bing L 等 认为风险分担是项目的直接参与者对项目未来的损益进行的分配,合理的风险分担 对项目的顺利进行起着重要作用[15]。Thomas A V 等[16]、Loosemore M[17]、Boeuf[18] 提出风险应由最有能力承担风险的合同方承担的风险承担原则;Abednego M P & Ogunlana S O(2006)认为风险分担是通过合同双方风险分配而实现降低风险发生概 率及风险损失,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实现项目有序完成的合同目的,同时,提出以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what,who,when,how 四个角度建立风险分担框架[19]。 关于风险分担的方法研究,
主要有以调查问卷、比较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为
主的定性研究和以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博弈论等为主的定量研究两种方式。在 定性研究方面,Ndekugri I & Mcdonnell B 将 FIDIC 红皮书与 NEC 合同范本进行比较, 探讨了两者在合同分担、合同程序、合同效率等的差异[20]。Thomas A V(2003)在 印尼公里案例中发现,风险由最有能力承担方承担的原则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往往被 忽视[16]。朱冰、李启明(2005)通过分析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1999 版)、FIDIC《施工合同条件》、NEC《工程施工合同》三本合同范本在风险范围、分 配方法、双方风险偏好等方面的差异,提出合理的合同风险分担建议,同时强调合 理的合同风险分担对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有着重要影响[21]。王颖(2003)从缩 小承包商合同风险范围和减少发包人干涉承包商施工权力两大部分减轻银皮书风险 分担失衡对承包商造成的影响[22]。刘雾(2004)强调双向担保在保证合同双方履约 方面的重要性,提出合同当事人应重视保险在建筑工程行业的运用[23];孙俊(2010) 对 EPC 合同的主要风险进行分析,提出应在工程师作用、合同文件优先级、履约保 函有效期、合同程序性风险等八个方面防范 EPC 合同风险[24]。Ng A(2007)运用澳 大利亚悉尼南部铁路的案例,在总结合同风险分担在实际项目操作中所遇到的困难 的基础上提出风险控制方法[25]。
除了定性研究风险分担方法,一些学者开始通过构建数学模型的定量研究方法 对风险分担进行研究,主要的有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博弈论、以经济学理论为 基础的交易分析模型、神经网络法等。Tah J H M 等(1993)通过建立模糊风险分担 模型,尝试对风险分担进行研究[26]。张水波与何伯森(2003)建立风险分担评价模 型,通过测量风险分担能力的适宜值 α、接受风险的代价 β、认知风险的大小 γ 三个 变量,评判选择合同风险处理的最佳模式[8]。柯永建等(2007)建立风险定量模型, 利用蒙特卡罗技术对 PPP 项目的财务现金流与风险关系进行分析,定量测量工程风 险[27]。赫冰峰(2008)以 AIA 合同范本为对象建立交易费用分析模型,从条款能否 降低工程项目交易费用的角度,评判合同风险分担的合理性,若条款较少了项目交 易费用则分担合理,反之则不合理[28]。何丽环(2008)将 EPC 模式下承包商的风险 因素分为政治风险、自然风险、经济风险等七大类,运用 BP 三层神经网络建立承包 商风险 BP 网络评价模型,识别和评价工程总承包采购模式下的承包商风险[29]。
有关风险分担研究的研究成果见表 1-2。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表 1-2 风险分担研究
学者 Uff J [14] Bing L [15] Thomas A V 等[16], Loosemore M [17], Boeuf [18] 年份 1995 2005 2003, 2006 2006 2003 2005 1999 2003 2004 2010 2007 1993 2003 2007 2008 2008 研究 方向 风险研究 风险分担是合同双方对项目未来潜在损益的责任划分 风险分担是项目的直接参与者对项目未来的损益进行的分配 基础 研究 风险应由最有能力承担风险的合同方承担的风险承担原则 风险分担是通过合同双方风险分配而实现降低风险发生概率 及风险损失,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实现项目有序完成的目的 FIDIC 红皮书与 NEC 合同范本合同分担、合同程序、合同效 率等方面的比较研究 印尼公里案例研究,探讨风险分担原则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1999 版)、FIDIC《施工 合同条件》、NEC《工程施工合同》在风险范围、分配方法、 双方风险偏好等方面的比较研究 FIDIC 红皮书与银皮书的比较研究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与 FIDIC《施工合同条件》 对比分析 EPC 合同风险分析 澳大利亚悉尼南部铁路的案例 模糊风险分担模型,尝试对风险分担进行研究 风险分担评价模型,通过测量风险分担能力的适宜值α、接 受风险的代价β、认知风险的大小γ三个变量,评判选择合 同风险处理的最佳模式 蒙特卡罗技术对 PPP 项目的财务现金流与风险关系进行分 析,定量测量工程风险 建立交易费用分析模型,从条款能否降低工程项目交易费用 的角度,评判合同风险分担的合理性 运用 BP 三层神经网络建立承包商风险 BP 网络评价模型,识 别和评价工程总承包采购模式下的承包商风险 Abednego M P & Ogunlana S O [19] Ndekugri I & Mcdonnell B [20] Thomas A V [16] 朱冰、李启明[21] 王颖[22] 刘雾[23] 孙俊[24] Ng A [25] Tah J H M [26] 定性 研究 张水波&何伯森[8] 柯永建等[27] 赫冰峰[28] 何丽环[29] 定量 研究 纵观国外学者关于工程风险分担的相关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风险分担基础研 究和风险分担方法研究。在风险分担的基础研究上,有以下结论:一是,强调风险 分担是对项目权责利的划分,是对未来可能受益或损失的分担;二是,风险分担在 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提出合理的风险分担是合同当事人顺利履行合同的保障。在 风险分担的方法研究上,学者主要采用的两种研究方法:一是,以调查问卷、案例 分析等为主的定性研究方法。通过定性研究识别设项目的风险因素,归纳风险因素 的分担方式,构建工程项目的风险框架;二是,以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博弈论 等为主的定量研究。通过建立风险分担的模型,评价风险分担的合理性,为合理的 风险分担方式提出建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