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古今汉字比较(古代汉语)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14:49:4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是比较宽泛的、不太确切的,只是提示一个义类的信息而已。但就是这样一个提示作用,就可以帮助人缩小认知的范围,减轻大脑的负担。例如听到“只”这个音,无从知其形与义,但看到字形“枝”“肢”,就马上知其所指。

2. 现代汉字的形义关系

如果说在古代汉字阶段,我们探讨字形与字义的关系主要以字的本义为主的话,可是到了隶楷阶段,汉字彻底摆脱了象形表义的形态,成为记录汉语的符号,从字形上往往看不出什么意义的信

息,即便是原本象形的字,也早已失去了本来的面目。例如“寒”金文像人在房屋里铺草以御寒意,隶变后“人、房、草”形与原来的形象相去甚远。

有的意符在隶变后形体因构字部位的不同而发生分化,例如“心”本是象形字,《说

文解字》“心”部字263个,无论居于何部位,其字形不变;可是隶变后,处于左旁的“心”受汉字方块的约束,变为“忄”,二者相去甚远,这时我们分析字形与字义的关系就需要先经过溯源使变形部件获得音义,然后才能谈论形义关系。

搜索更多关于: 古今汉字比较(古代汉语) 的文档
古今汉字比较(古代汉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brk72vzte6bod04q6zg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