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26、简述发行可转换债券的优缺点。
优点(1)债券成本低。(2)公司可获得股票溢价利益。
缺点(1)实际筹资成本较高。(2)业绩不佳时债券难以转换。(3)债券低利率的期限不长。 27、简述证券投资组合的具体方法。
1. 投资组合的三分法 2. 按风险等级和报酬高低进行投资组合3. 选择不同的行业、区域和市场的证券作为投资组合4. 选择不同期限的投资进行组合
28、就公司的经营需要来讲,存在哪些影响股利分配的因素?
1、盈余的稳定性2、资产的流动性3、举债能力3、举债能力 5、资本成本 6、债务需要。 六、【计算题】
29、某企业生产并销售M产品,该产品单价5元,单位变动成本4元,固定成本为5000元,预计信用期若为30天,年销售量可达1万件,可能发生的收账费用为3000元,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率为1%。若信用期为60天,年销售量可增加2000件,但可能发生的收账费用为4000元,增加销售部分的坏账损失率为1.5%,假定资金成本率为10%。要求:根据上述情况,确定对企业有利的信用期。 收益增加=2000*(5-4)=2000
应收账款的应计利息增加={(12000*5)/360}*60*4/5*10%-{(10000*5)/360}*30*4/5*10%=800-333=467 收款费用增加=4000-3000=1000
改变信用期净收益=2000-467-150-1000=383 由于收益增加大于成本增加,故采用60天信用期限。
30、中盛公司生产甲产品需使用一种直接材料A。本期生产甲产品200件,耗用材料A900公斤,A
可编辑
精品文档
材料的实际价格为每公斤100元。假设A材料的标准价格为每公斤110元,单位甲产品的标准用量为5公斤,要求进行A材料的成本差异的分析。
材料价格差异=(100-110)×900=-9000元(有利差异) 材料用量差异=110×(900-1000)=-11000元(有利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100×900-110×1000=-20000元(有利差异) 或=-9000+(-11000)=-20000元(有利差异)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可编辑
精品文档
《财务管理学》模拟试卷五
四、【名词解释】
21、资金成本:指的是企业筹集和使用资金必须支付的各种费用。包括(1)用资费用,是指企业在使用资金中而支付的费用,如股利、利息等,其金额与使用资金的数额多少及时间长短成正比,它是资金成本的主要内容;(2)筹资费用,是指企业在筹集资金中而支付的费用,如借款手续费、证券发行费等,其金额与资金筹措有关而与使用资金的数额多少及时间长短无关。
22、非累积优先股:是仅按当年净利润分配股利,而不予以积累留待以后补付的优先股股票。如果年度净利润不足以支付全部优先股股利,公司对所积欠的股利不再在以后年度补发。 23、财务杠杆系数:是指企业税后利润的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 24、约当产量:是指在产品按其完工程度折合成完工产品的产量 五、【简答题】
25、简述筹集资金的要求。
1. 合理确定资金需要量,努力提高筹资效果2. 周密研究投资方向,大力提高投资效果3. 适时取得所筹资金,保证资金投放需要4. 认真选择筹资来源,力求降低筹资成本5. 合理安排资本结构,保持适当偿债能力6. 遵守国家有关法规,维护各方合法权益 26、简述影响财务杠杆利益与风险的其他因素。
1、资本规模的变动2、资本结构的变动 3、债务利率的变动4、息税前利润的变动 在上列因素发生变动的情况下,财务杠杆系数一般也会发生变动,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财务杠杆利益和财务风险。因此,财务杠杆系数是资本结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
可编辑
精品文档
27、企业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主要基于哪些方面的动机?
1、支付动机,即企业为正常生产经营保持的现金支付能力2、预防动机,即企业为应付意外情况而需要保持的现金支付能力3、投机动机,即企业为了抓住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以获取较大的利益而保持的现金支付能力企业除了以上原因持有现金外,也会基于满足将来某一特定要求(如为在银行维持补偿性余额)而持有现金。
28、在利用利息保障倍数进行分析评价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合并会计报表中的利润总额,应扣除子公司的少数权益和特别股利。 (2)当期的资本化利息应抽出作为利息费用。
(3)需要连续比较多个会计年度(一般在5年以上)的利息保障倍数,才能确定其偿债能力的稳定性 六、【计算题】
29、领用某种原材料1000公斤,单价9.8元,生产甲产品500件,乙产品300件。甲产品消耗定额2.5公斤,乙产品消耗定额1.5公斤。试分配原材料费用。
分配率=9.8×1000/(500×2.5+300×1.5)=9800/(1250+450)=5.7647 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甲产品:1250×5.7647=7205.88(元) 乙产品:450×5.7647=2594.12(元)。
30、中盛公司本期生产甲产品200件,实际耗用人工8000小时,实际工资总额80 000元,平均每工时10元。假设标准工资率9元/小时,单位产品的工时耗用标准为28小时,要求进行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分析。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10-9)×8000=8000元(不利差异)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9×(8000-5600)=21600元(不利差异)
可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