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陣秋風能應候,一犁春雨甚知時。
智伯恩深國士吞變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豎墮淚之碑。 行對止,速對遲,舞劍對圍棋。花箋對草字,竹簡對毛錐。 汾水鼎,峴山碑,虎豹對熊羆。花開紅錦繡,水漾碧琉璃。 去婦因探鄰舍棗,出妻為種後園葵。
笛韻和諧仙管恰從雲裡降;櫓聲咿軋漁舟正向雪中移。 戈對甲,鼓對旗,紫燕對黃鸝。酸梅對李苦,青眼對白眉。 三弄笛,一圍棋,雨打對風吹。海棠春睡早,楊柳晝眠遲。 張駿曾為槐樹賦,杜陵不做海棠詩。
晉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唐儒博識堪為五總之龜。 注釋:
? 四目頡:《姓氏譜》「倉頡」,上古人,生而神聖,傳說為中華文字創造者,有四隻眼睛。
? 一足夔:「夔」是舜的臣子,據說只有一隻腳。《孔子叢》魯哀公問孔子曰︰『吾聞夔一足,有異於人,信乎?』子曰︰『昔重黎舉夔而進,欲求人佐焉。』舜曰︰『一夔足矣非言止一足也。』魯哀公曰︰『善』。夔:音“魁ㄎㄨㄟˊ”。 ? 鴝鵒:八哥鳥。 ? 菡萏:荷花。 ? 荼縻:《清異錄》荼縻曰白蔓郎,一種落葉中灌木,花白色有香氣。 ? 智伯恩深國士吞變形之炭:「豫讓」為春秋末戰國初期的刺客,曾事於「智伯」。「趙襄子」與韓魏攻滅「智伯」後,「豫讓」漆身吞炭,以改變容貌音聲,謀刺「趙襄子」為「智伯」報仇。
? 羊公德大邑人豎墮淚之碑:羊公就是「羊祜」字叔子,為西晉大臣,武帝時都督荊州諸軍事,任內極得民心,死後百姓見到他的墓碑就流淚,時人稱為墮淚碑。
? 竹簡:古時無紙書皆刻於竹簡(竹片)之上,因此稱書為竹簡。毛毛錐:指毛筆。《五代史》:「宏肇」曰:『安朝廷定禍亂,直須大劍長鎗,若毛錐子,奚用哉?』。 ? 汾水鼎:《史記?孝武本紀》載有:漢武帝曾得寶鼎於汾水,並因此改年號為“元鼎”。 ? 峴山碑:西晉大臣「羊祜」死後葬於峴山,峴山碑就是墮淚碑(詳見上“羊公”條)。 ? 去婦因探鄰舍棗:《漢書?王吉傳》:漢朝「王吉」的鄰居種有棗樹,棗樹生長茂盛垂掛到王吉的庭園,「王吉」之妻採了幾個棗子吃,因此「王吉」欲休妻,鄰居聞知後便欲砍樹。後經鄰里調解夫婦重歸於好。 ? 出妻為種後園葵:《史記?循吏列傳》:春秋時期「公儀休」為魯國相,有一天在家中吃到葵菜,又見妻子在紡織,曰:『欲奪園夫紅女之利乎?』。為了不與園夫和織女爭利,於是怒而拔去葵菜,並休妻出門。
? 青眼:晉朝「阮藉」為青白眼,對有禮法的來訪者就以青眼相看,若否則以白眼面之。白眉:指三國「馬良」字季常,眉有白毛。他的兄弟五人均有才名,但「馬良」最傑出。因此民間有曰:『馬字五常,白眉最良』。
? 海棠睡︰《太真外傳》楊太真(陽貴妃)初睡起,明皇笑曰︰『海棠春睡未足矣。』 ? 柳眠︰《三輔故事》漢苑有柳如人,名人柳,一日三睡三起。 ? 張駿曾為槐樹賦:《十六國春秋》:「張駿」為西晉涼州官員,移植柳樹於涼州而不活,僅有酒泉宮西北生有少量槐樹,因而作《槐樹賦》。 ? 杜陵不做海棠詩:《詩話》:「杜陵」母親因名叫「海棠」,為表示對自己母親的尊敬,因此不作海棠詩。「杜陵」就是詩人「杜甫」。「陸放翁」曰:『老杜不應無海棠詩』,意思為必定是失傳。
? 晉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晉書?王羲之傳》:晉朝「王羲之」有子名「王獻之」,小時看人玩樗蒲,便知勝負,其父門人稱讚他為:『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 唐儒博識堪為五總之龜:龜每二百歲生出二尾稱一總,至千歲生出五總稱一聚,五總之龜無所不知。《唐書》載有:「殷踐猷」博通經籍,問無不知,「賀知章」稱其為五總龜。
回索引
五、微
來對往,密對稀,燕舞對鶯飛。風清對月朗,露重對煙微。 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對魚磯。晚霞舒錦繡,朝露綴珠璣。 夏暑客思欹石枕,秋寒婦念寄邊衣。
春水才深清草岸邊漁父去;夕陽半落綠莎原上牧童歸。 寬對猛,是對非,服美對乘肥。珊瑚對玳瑁,錦繡對珠璣。 桃灼灼,柳依依,綠暗對紅稀。窗前鶯並語,簾外燕雙飛。 漢致太平三尺劍,周臻大定一戎衣。
吟成賞月之詩只愁月墮;斟滿送春之酒惟憾春歸。
聲對色,飽對飢,虎節對龍旗。楊花對桂葉,白簡對朱衣。 尨也吠,燕于非,蕩蕩對巍巍。春暄資日氣,秋吟借霜威。 出使振威馮奉世,治民異等尹翁歸。
燕我弟兄載詠棣棠韡韡;命伊將帥為歌楊柳依依。 注釋:
? 磯:水邊突出之岩石或石灘。 ? 璣:形狀不圓的珠子。
? 邊衣:征邊戰士的衣服。漢唐以來,四邊多事,故從怔者眾,當秋寒之時,婦念其夫則寄征衣。
? 清草岸邊漁父去:青草在這裡指青草湖,在湖南岳陽市西南。唐「張志和」《漁父》:『青草湖中月正圓,巴陵漁父棹歌還』,巴陵就是岳陽。 ? 綠莎:莎草。
? 乘肥:意為肥壯的馬,乘:古時稱四匹馬拉的車為一乘,在這裡指馬。 ? 灼灼:《詩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 漢致太平三尺劍:漢高祖「劉邦」曾說:『吾提三尺劍取天下』。詳見一東三尺劍條。 ? 周臻大定一戎衣:《尚書?武成》:周武王伐紂,『一戎衣,天下大定』。臻:達到之意。 ? 虎節:古時使節所持之虎形信物,《周禮》山國用虎節,注山多虎,故多鑄虎於節。龍旗:繪有龍紋的旗幟,古時王侯用作儀衛。《詩經》龍崎千乘。 ? 白簡:古時御史若有要向皇帝彈奏,一般使用白色竹簡書寫。《晉書》傅元性急,每有奏劾或節日,暮捧白簡,坐以待旦。
? 朱衣:古代官服顏色。唐時四、五品官員身穿紅色官服,即為朱衣。《歐陽公詩》『文章自古無憑據,惟願朱衣一點頭』。昔公知貢舉,每閱卷,覺旁有朱衣人點頭,然後合格。 ? 尨也吠:《詩經?野有死麇》:『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帨兮,無使尨也吠』,本是熱戀女子勸告情人不要過於冒失的話。尨:一種長毛狗。 ? 燕于飛:《詩經?燕燕》:『燕燕于飛,差池其羽』,本借燕子雙飛,比喻女子出嫁。 ? 暄:溫暖。
? 出使振威馮奉世:西漢「馮奉世」曾出使西域,率軍擊破莎車,後封為關內侯。 ? 治民異等尹翁歸:漢代「尹翁歸」曾先後為東海、扶風守令,他治民有方,賞善刑奸,除盜罷稅,政績卓然。
? 棣棠韡韡:《詩經?棠棣》為宴樂弟兄之篇,有『棠棣之花,鄂不韡韡』之句。棣棠,就是棠棣,果實似李但略小,古時用以形容兄弟。韡韡:燦爛的樣子。(棣:音“弟ㄉㄧˋ”。韡:音“尾ㄨㄟˇ”。 ? 楊柳依依:《詩經?采微》:『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是描寫出征邊士艱苦生活的情況。
回索引
六、魚
無對有,實對虛,作賦對觀書。綠窗對朱戶,寶馬對香車。 伯樂馬,浩然驢,弋雁對求魚。分金齊鮑叔,奉璧藺相如。 擲地金聲孫綽賦,回文錦字竇滔書。
未遇殷宗胥靡困傅岩之築;既逢周後太公舍渭水之魚。 終對始,疾對徐,短褐對華裾。六朝對三國,天祿對石渠。 千字策,八行書,有若對相如。花殘無戲蝶,藻密有潛魚。 落葉舞風高復下,小荷浮水捲還舒。
愛見人長共服宣尼休假蓋;恐彰己吝誰知阮裕竟焚車。 麟對鳳,鱉對魚,內史對中書。犁鋤對耒耜,畎澮對郊墟。 犀角帶,象牙梳,駟馬對安車。青衣能報赦,黃耳解傳書。 庭畔有人持短劍,門前無客曳長裾。
波浪拍船駭舟人之水宿;峰巒繞舍樂隱者之山居。 注釋:
? 寶馬:以珠玉之類飾馬勒。 ? 香車:《魏志》武帝答「楊彪書」曰:『今贈足下以香車二乘』。 ? 伯樂:春秋時期秦國人,姓孫名陽,以善相馬著稱。 ? 浩然驢:浩然就是唐朝詩人「孟浩然」,據說他往往騎著驢子在風雪之中,詩興因此大發。
? 弋:帶有繩子的箭,用以射鳥。這裡用作動詞,射。《詩經》弋鳧與雁。 ? 求魚:《孟子》緣木求魚。 ? 分金齊鮑叔:《史記?管晏列傳》載:春秋時,「齊鮑叔」與「管仲」友好,兩人一起經商,每次分利,「管仲」因家貧而多取,「鮑叔」不以為意。 ? 奉璧藺相如:《史記?廉頗藺相如傳》有載:「藺相如」是戰國時期趙國大臣。秦昭王得知趙國有和氏之璧,表示願以十五座城與趙交換和氏璧,「藺相如」奉使入秦,當廷據理力爭,機智周旋,終於完璧歸趙。 ? 擲地金聲孫綽賦:「孫綽」是晉代官吏,博學善文,曾作《天臺山賦》,「范元」稱:『擲地當作金石聲』。
? 回文錦字竇滔書:晉代「竇滔」(竇:音ㄉㄡˋ“豆”)為秦州刺史因寵妾,其妻蘇蕙字若蘭織錦成“回文旋圖”詩,計八百四十字,寄給竇滔使其回心轉意。 ? 未遇殷宗胥靡困傅岩之築:《史記?殷本紀》有載:商朝時「傅說」受牽連獲罪,在傅岩築牆。殷高宗「武丁」夜夢天神予以輔佐良才,繪其相貌訪求天下,貌與「傅說」相合,遂立「傅說」為相,商朝中興。胥靡:古代服勞役的刑徒。(說:這裡應唸作“越”(ㄩㄝˋ)音)。
? 既逢周後太公舍渭水之魚:太公就是太公望,名「姜尚」,也就是「姜太公」。他曾經在渭水邊釣魚,周文王遇到他,立其為國師,與之同載後車。
? 褐:用粗毛或未績的麻製成之衣服,古時為貧苦人家所穿。裾:衣服的前後襟,這裡
指衣服。
? 六朝對三國:六朝就是吳、東晉、宋、齊、梁、陳,相繼建都於建業(今之南京),為南朝六朝。後來六朝泛指自三國至隋這一時期。三國就是魏、蜀、吳。 ? 天祿對石渠:天祿、石渠都是閣名,為西漢藏書、校書之所。《漢書》「劉向」校書天祿閣。《漢書》「蕭何」建石渠閣以藏圖籍,後成帝用以藏秘書。 ? 千字策:宋朝時期,殿試進士用策論,限一千字,故名千字策。 ? 八行書:指書信。「孟浩然」詩:『家書寄八行』。蓋本為「馬融」寄給「竇尚」的書信,內有兩紙八行語。 ? 有若對相如:「有若」是「孔子」的弟子之一。相如是人名,戰國有「藺相如」,東漢有「司馬相如」。
? 愛見人長共服宣尼休假蓋:宣尼,就是「孔子」,漢朝追謚其為褒成宣尼公。《孔子家語》:孔子將出而雨,門人曰:『商有蓋,請假蓋焉』「孔子」曰:『商為人,短於財,吾聞與人教者,推長而違短,故久。吾非不知商有蓋,恐不借而彰其過』。孔子的意思是說,「子夏」家裡貧窮,與人交往應助長避短,方能長久。 ? 恐彰己吝誰知阮裕竟焚車:《晉書? 阮裕傳》載有:晉朝「阮裕」字思曠,有好車,從來沒有人跟他借而借不到的。但有一次某人為了給母親送葬想借而不好意思開口,「阮裕」得知後長嘆曰︰『吾有車使人不敢借,何以為車!』就把車子給燒了。 ? 內史對中書:內史、中書都是古代官名。
? 耒耜:古代一種耕具,起土的部份叫做耜(音:“四”ㄙˋ),柄叫做耒(音:“磊”ㄌㄟˇ) ? 畎澮:田間水溝。
? 犀角帶:大明諸司職掌朝服之革帶,二品用犀角。 ? 象牙梳:唐崔徽朝妓李端端詩:『愛把象牙梳掠髮,崑崙頂上月初生』。
? 青衣能報赦:據說晉朝時期「符堅」有一次獨自在家中起草有關赦免的文告,這時有一隻蒼蠅飛進室內趕走又來。很快的就有人知道了將有赦免,「符堅」問從何得知,都說是有一個穿青衣服的人在街上這樣叫喊,原來是蒼蠅飛出後化作一個穿青衣的人傳呼大赦的喜訊。
? 黃耳解傳書:相傳「陸機」在洛陽時有了一條叫做「黃耳」』的狗,這隻狗能給家裡寄信。
? 庭畔有人持短劍:《史記? 刺客列傳》:戰國時,「荊軻」受燕國太子丹所托出使秦國,假獻地圖的名義以匕首藏於地圖中謀刺秦王,事敗被殺。 ? 門前無客曳長裾:《漢書? 鄒陽傳》:西漢吳王「劉濞」(音:ㄆㄧˋ辟)欲謀反,其門客「鄒陽」上書諫止,書有『使臣飾固陋之心,何王之門不可曳長裾也』之句。曳:拖、拉之意。
回索引
七、虞
金對玉,寶對珠,玉兔對金烏。孤舟對短棹,一雁對雙鳧。 橫醉眼,捻吟鬚,李白對楊朱。秋霜多過雁,夜月有啼烏。 日暖園林花易賞,雪寒村舍酒難沽。
人處嶺南善探巨象口中齒;客居江左偶奪驪龍頷下珠。 賢對聖,智對愚,傅粉對施朱。名韁對利鎖,挈榼對提壺。 鳩哺子,燕調雛,石帳對郇廚。煙青籠岸柳,風急撼庭梧。 鴝眼一方端石硯,龍涎三炷博山壚。
曲沼魚多可使漁人結網;平田兔少漫勞耕者守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