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应用题的主要类型: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经济问题、数字问题。
第四章 图形的认识初步 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
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是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是平面图形;面动成体. 2.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
(1)端点各数:直线没有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 (2)可度量性:直线和射线都不可度量,所以没有大小可言,线段有大小; (3)延伸性:直线可以向两个方向延伸;射线可以向一个方向延伸;线段没有延伸性;
3.角的表示方法:三个大些字母——适用于任何角; 一个大些字母——适用独立角;
一个阿拉伯数字或希腊字母——适用非复合角;
4.余角和补角:和为90°的两个角互为余角;和为180°的两个角互为补角;
5.定理、公理: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等角(或同角)的余角相等,等角(或同角)的补角相等;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初步认识,从生活周围熟悉的物体入手,对物体的形状的认识从感性逐步上升到抽象的几何图形.通过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和展开立体图形,初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认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直线、射线、线段和角. 本章书涉及的数学思想:
1.分类讨论思想。在过平面上若干个点画直线时,应注意对这些点分情况讨论;在画图形时,应注意图形的各种可能性。
2.方程思想。在处理有关角的大小,线段大小的计算时,常需要通过列方程来解决。
3.图形变换思想。在研究角的概念时,要充分体会对射线旋转的认识。在处理图形时应注意转化思想的应用,如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互相转化。 4.化归思想。在进行直线、线段、角以及相关图形的计数时,总要划归到公式n(n-1)/2的具体运用上来。
重点:**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转化,以及线段、角的有关性质。 难点:1.*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
2.**确定在同一平面内n个点可以确定几条直线. 3.**线段的中点及其相关计算. 4.**角平分线的性质及相关计算.
5.**余角和补角的概念及性质的运用.
七年级数学(下)知识点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2.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叫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3.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4.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5.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同位角:∠1与∠5、∠2与∠6像这样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内错角:∠4与∠6、∠3与∠5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同旁内角:∠4与∠5、∠3与∠6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 内角。
6.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7.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8.对应点: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9.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10.垂线的性质: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11.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12.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