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3
答题须知及试卷
1、下列各项中,属于导致内部控制固有局限原因的有(A C D )
A.控制的有效性会受到决策过程中人为判断的影响 B.内部控制只能为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C.管理人员可能会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 D.内部控制的设计与实施需要考虑成本与效益
2、内部控制审计的对象是(A)
A.特定基准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 B.整个期间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 C.被审计单位编制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D.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
3、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应当形成工作底稿,详细记录企业执行评价工作的内容,其中包括(A C D ) A.评价要素 C.企业经营目标 C.主要风险点 D.采取的控制措施
1 / 31
4、下列关于中央企业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要求正确的有(A C D )
A.中央企业应当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的要求,建立规范、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B.中央企业在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同时,必须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
C.中央企业应当建立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追究制度,内部控制评价和审计结果要与履职评估或绩效考核相互结合 D.中央企业应当自2013年起,于每年4月30日前向国资委报送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同时抄送派驻本企业监事会
5、下列选项中,属于内部控制范畴内的风险应对策略有(A B C D ) A.风险规避 B.风险降低 C.风险分担 D.风险承受
6、企业在确定职权和岗位分工过程中,应当体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要求。下列各项中属于不相容职务的有(A B C )
A.可行性研究与决策审批 B.执行与监督检查
2 / 31
C.决策审批与执行 D.决策审批与监督检查
7、在评价一项控制缺陷或多项控制缺陷组合是否可能导致账户或列报发生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的风险因素包括(A B C )
A.所涉及的账户、列报及其相关认定的性质 B.相关资产或负债易于发生损失或舞弊的可能性 C.该项控制与其他控制的相互作用或关系 D.确定相关金额时所需判断的主观程度
8、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应当报经(B)批准后对外披露或报送相关部门
A.股东大会或类似权力机构 B.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 C.监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 D.管理层
9、关于内部控制缺陷,下列说法错误的有(A C ) A.内部控制缺陷按其成因或来源分为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 B.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组应根据现场测试获取的证据,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最终认定
C.内部控制缺陷按其严重程度分为财务报告缺陷和非财务报告缺陷
3 / 31
D.内部控制的缺陷可能导致企业偏离控制目标
10、企业编制、对外提供和分析利用财务报告,应当关注的风险有(A B C )
A.编制财务报告违反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可能导致企业承担法律责任和声誉受损
B.提供虚假财务报告,误导财务报告使用者,造成决策失误,干扰市场秩序
C.不能有效利用财务报告,难以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能导致企业财务和经营风险失控
D.因财经媒体或外部财务分析师发布负面评价而导致股价下跌
11、关于存货保管内部控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有(A C ) A.存货在不同仓库直接流动时可以不必办理出入库手续 B.按仓储物资所要求的储存条件贮存
C.为便于集中管理,代管、代销、受托加工的存货与本单位存货一同存放和记录
D.对存货进行保险投保,保证存货安全
12、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的原则有(A B C D ) A.全面性原则 B.重要性原则 C.成本效益原则
4 / 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