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治理措施
作者:刘晓燕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6年第10期
【摘 要】 本文在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表现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提高人民水土保持的思想意识;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明确水土保持治理目标;提高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调整农业结构,实现高标准基本农田。 【关键词】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治理措施 一、黄土高原的概况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中部偏北部,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黄土高原拥有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其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稀少,且降水量在季节分布上极其不均衡,多年平均降水量介于400~600mm之间,年径流深度只有16mm,水质差,多为咸苦水。与此同时,黄土高原气候较为干旱、水资源短缺、植被稀疏、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严重并且存在叠加效应以及本身固有的自然环境脆弱,再加之人为地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破坏植被和过度开采矿产资源,使得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更加集中和严重,生态压力逐渐加大,从而也大大制约了黄土高原地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表现及其原因
黄土高原处于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交错、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带,其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具体而言表现为:沟多坡陡、地形起伏破碎,黄土质地疏松,多空隙,极易被流水侵蚀;气候差异较大,夏季暴雨集中,降水强度大;水资源严重缺乏,供需矛盾较为凸显;山地丘陵面积大,植被覆盖率低,且遭到滥垦乱伐破坏较为严重。这些危害不仅会降低土壤肥力、加重土地退化、破坏农田、导致泥沙淤积河道和引发旱涝灾害频繁,还会使原本恶劣的气候条件更加严重和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这些问题,并深入研究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症下药,从多个角度探寻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治理的相关措施,进一步推进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工作顺利开展,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这对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原因分析: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方面。从土壤而言,黄土高原的黄土具有疏松性、颗粒性、粉砂性的特点,且垂直节理发育,抗蚀能力较低,这是导致水土流失的内因;在地形上,黄土高原长期受到水土侵蚀切割,塑造了残塬、梁、峁和沟谷等多种地貌形态。加之在强降雨情况下,一般侵蚀量与坡度成正相关。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越快,对土壤的侵蚀力就越强。一定范围内地面坡度愈大,导致的水土流失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