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计算机基础教案课程(完整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20:17:1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计算机基础》

教案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主题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或任务 学习 具备基本的信息意识和素养 理念 1.了解计算机的概念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1计算机概述、1.2.特点、分类和应用 课程 职称 讲师 名称 授课 计算机基础 总学 时 ○教室?实训室 ○企业 地点 学习 目标 2. 了解计算机的起源和发展简史 3. 了解计算机的分类 ○1.计算机的概念 ○1. 老师提问问题 ○2. 学生思考 ?2.计算机的起源 学习 ○3.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学习 活动 ○3. 老师讲解 ○4. 学生讨论 ○5. 小组互评 ○6. 内容 ?4. 计算机的分类 ○5. ○6.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方法 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 小组讨论 3.2练习作业“第1章 作业1” 3.3 小组互评 3.4填写小组评价单 3.5 学习 程序 1.1询问学生的计算机使用经历 1.2提出计算机基础的相关问题 1.3通过回答引入讲授知识 1.4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计算机的概念 2.2讲解计算机的起源和发展 2.3 讲解计算机的分类 2.4 2.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总结知识点 4.2 点评作业 4.3 4.4 4.5 学习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成就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计算机概述 、1.2.特点、分类和应用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学生活动 学生回顾自己在日创设意境,导入新课(3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常生活中计算机的导入: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来说一下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你所掌握的计算机的一些操作。 以上可见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是非常大的,但是我们对它的使用又掌握了多少呢?从今天开始,由大家和我共同来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二、陈述、训练阶段 此部分主要由老师来讲解,同时学生也配合着老师回答作用情况,并随着教师的讲解,引导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新课教学(总计4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一些常见问题 范法) 1)、计算机概述(5分钟) 此时学生应该注意听教师的讲解,因2)、计算机的发展(5分钟) 3)、计算机的分类(5分钟)【重点】 ******练习作业“第1章 作业1”******(25分钟) 三、成就阶段 课堂小结(3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听课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指正学生应注意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提醒同学回去复习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下一节做实验 课后作业(2分钟)(讲解法) 学生以书面形式完成作业:课后习题。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2分钟)(激趣法) 教师提出预习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为此处是新知识,同时也应积极回答相应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 学生记录作业和预习内容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主题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或任务 学习 具备基本的信息意识和素养 理念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1计算机概述、1.2.特点、分类和应用 课程 职称 讲师 名称 授课 计算机基础 总学 时 ○教室?实训室 ○企业 地点 学习 目标 2.掌握计算机的特点 3.掌握计算机的应用 ○1.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1. 老师提问问题 ?2.计算机的特点 学习 ?3.计算机的应用 内容 ○4. ○5. ○6.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2. 学生思考 学习 ○3. 老师讲解 活动 ?4. 学生讨论 ○5. 小组互评 ○6. 方法 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 小组讨论 3.2练习作业“第1章 作业2” 3.3 小组互评 3.4填写小组评价单 3.5 学习 程序 1.1 让学生想像未来计算机是什么样 1.2 让学生点评计算机 1.3 询问学生用计算机做什么事情了 1.4通过回答引入讲授知识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2.2讲解计算机的特点 2.3讲解计算机的应用 2.4 2.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总结知识点 4.2 点评作业 4.3 4.4 4.5 学习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成就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计算机概述、1.2.特点、分类和应用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老师抛出创设意境,导入新课(3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的问题,引导出本导入: 节课要学习的内 设置问题:既然大家对计算机这个事物不容。 陌生,那么你对计算机有什么成就呢?换句话此部分主要由老师说,你觉得计算机在哪些方面比人处理事情有优来讲解,同时学生势呢?未来的计算机又是什么样的呢? 你又在哪些方面使用了计算机呢? 二、陈述、训练阶段 也配合着老师回答一些常见问题 此时学生应该注意新课教学(总计4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听教师的讲解,因范法) 1)、计算机的特点(8分钟) 为此处是新知识,同时也应积极回答2)、计算机的应用(8分钟)【重点】 3)、计算机的发展趋势(4分钟) ******练习作业“第1章 作业2”******(20分钟) 三、成就阶段 课堂小结(3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听课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指正学生应注意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提醒同学回去复习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下一节做实验 课后作业(2分钟)(讲解法) 学生以书面形式完成作业:课后习题。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2分钟)(激趣法) 教师提出预习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相应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 学生记录作业和预习内容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主题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或任务 学习 具备基本的信息意识和素养 理念 1.掌握冯.诺依曼设计思想 4. 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5.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3.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课程 职称 讲师 名称 授课 计算机基础 总学 时 ○教室?实训室 ○企业 地点 学习 目标 2.掌握计算机的硬件构成 3.掌握硬件的保养常识 ?1.冯.诺依曼设计的三大思想 ?2.构成硬件系统的五大部件 学习 内容 ○3. 硬件的保养常识 ○4. ○5. ○6.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1. 老师提问问题 ?2. 学生思考 学习 ○3. 老师讲解 活动 ?4. 学生讨论 ?5. 学生练习 ○6. 方法 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通过实物说出计算机的组成部件 3.2 学生小组讨论 3.3练习作业“第1章 作业3” 3.4 小组互评 3.5 填写小组评价单 学习 程序 1.1 观看实物,导入计算机的系统结构 1.2 1.3 1.4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冯.诺依曼设计思想 2.2通过实物讲解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2.3 讲解硬件的保养常识 2.4 2.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 总结知识点 4.2 点评作业 4.3 4.4 4.5 学习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成就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3.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老师抛出创设意境,导入新课(3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的问题,引导出本节导入: 课要学习的内容。 给学生展示CPU、主板、硬盘等硬件实物,询问一些此部分主要由老师问题。 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本节课。 二、陈述、训练阶段 来讲解,同时学生也配合着老师回答一些常见问题 新课教学(总计4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提问学生:五大部件法) 1、冯.诺依曼设计思想(5分钟)【重点】 1)计算机能处理的程序和数据只能是二进制 是什么? 学生听讲,笔记 学生记录作业和预 2)计算机有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习内容 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3)计算机必须存储程序并被程序所控制 2、计算机的硬件系统(10分钟)【重点】 观看系统结构图(由此使学生对计算机的系统组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再分步进行讲解。) 结合实物进行讲解,学生分组观看对实物。 3、硬件的保养常识 ******练习作业“第1章 作业3”******(25分钟) 三、成就阶段 课堂小结(3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听课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指正学生应注意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提醒同学回去复习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课后作业(2分钟)(讲解法) 学生以书面形式完成作业:课后习题。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2分钟)(激趣法) 教师提出预习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主题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3.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或任务 学习 具备基本的信息意识和素养 理念 1. 掌握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课程 职称 讲师 名称 授课 计算机基础 总学 时 ○教室?实训室 ○企业 地点 学习 目标 2.了解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3.掌握计算机的技术指标及了解软件使用常识 ?1. 软件系统 ○2.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1. 老师提问问题 ?2. 学生思考 学习 ○3. 老师讲解 学习 ?3. 计算机的技术指标 内容 ○4. 软件使用常识 ○5. ○6.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活动 ?4. 小组讨论 ?5. 学生练习 ?6.小组互评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方法 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 设置问题,引入所讲知识 1.2 1.3 1.4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 3.2练习作业“第1章 作业4” 3.3 学生练习 3.4 学生互评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 总结知识点 学习 程序 2.2 讲解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2.3讲解计算机的技术指标 2.4讲解软件的使用常识 2.5 4.2 点评作业 4.3 4.4 4.5 学习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成就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3.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3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我今天需要处理一下我的照片,谁知道怎么用电脑实现呢?那么我们平时所用的word、excel是在硬件上运行的程序和数据,这些我们称为什么?又有哪些分类? 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本节课。 二、陈述、训练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4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计算机的软件系统(8分钟)【重点】 1)系统软件 2)应用软件 2、计算机的工作过程(5分钟) 首先编制程序,操作人员通过输人设备将程序和原始数据送人存储器;运行时,计算机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送到控制器中进行分析、识别;控制器根据指令的含义发出相应的命令,控制存储器和运算器的操作;当运算器任务完成后,就可以根据指令序列将结果通过输出设备输出。另外,操作人员还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老师抛出的问题,引导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此部分主要由老师来讲解,同时学生也配合着老师回答一些常见问题 此时学生应该注意听教师的讲解,因为此处是新知识,同时也应积极回答相应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 学生听讲,笔记 学生记录作业和预习内容 可以通过控制台启动或停止机器的运行,或对程序的执行进行某种干预。 3、计算机技术指标(12分钟)【重点】 (1)字长 (2)存储容量 (3)主频 (4)运算速度 (5)存取周期 4、计算机软、硬件保养常识(5分钟) ******练习作业“第1章 作业4”******(10分钟) 三、成就阶段 课堂小结(3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听课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指正学生应注意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提醒同学回去复习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课后作业(2分钟)(讲解法) 学生以书面形式完成作业:课后习题。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2分钟)(激趣法) 教师提出预习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主题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或任务 学习 适应现代化的信息生活 理念 1.4.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形式 地点 职称 讲师 名称 授课 ○教室?实训室 ○企业 课程 计算机基础 时 总学 1. 了解数据单位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习 目标 2. 掌握常用数制的特点及各种进制之间的转换 3. 了解各种进制算术运算及各种进制逻辑运算 ○1. 数据单位 ○1.老师提出问题 ?2. 常用数制特点 学习 ?3. 各种进制之间的转换 内容 ○4. 进制的算术运算 ○5. 进制的逻辑运算 ○6.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2.学生回忆微课内容,回答问题 学习 ?3.学生讨论微课任务单 活动 ○4.老师讲解错误处和拓展知识点 ?5.学生自主完成拓展知识习题 ?6.小组点评作业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评价) 3.1 小组讨论 3.2练习相关知识点的小习题 3.3小组互评 3.4 3.5 4.成就阶段(结束、评价) 4.1 总结知识点 4.2点评学生作业 4.3 4.4 4.5 方法 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评价) 1.1 检验观看微课的效果,提出问题: 1.2平时我们所说的容量是什么? 1.3 M、G、T是什么符号? 1.4 12.陈述阶段(主体、评价) 2.1 分配小组任务 2.2讲解微课任务单错误的地方 2.3讲解进制算术运算 2.4讲解进制逻辑运算 2.5 学习 程序 学习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评价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4.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形式 2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观看、回忆微课内容 学生回答问题。 观看屏幕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启发法、提问法) 回答问题 电脑屏幕上展示图片:某电脑城开出的“装机配置此部分主要由老师来讲解,学生听讲,单”。 笔记 问:在这个配置单上找一找微课上讲述的知识点,学生思考 班长汇总每组评价有哪些? 结果 问:这里的2GB、500GB是什么? 填写小组作业评价问:计算机处理的什么进制?常用的进制有什单 学生做课堂作业 么? 学生试算练习 一、准备阶段(7分钟) PPT展示进制符号。 问:这些符号分别代表哪中进制? 二、陈述阶段(15分钟) 教学方法:(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算术运算(加、减、乘)【重点】 讲解学生练习的错误点。 2、逻辑运算(与、或、非、异或)【重点】 讲解该运算的运算方法。 3、拓展【难点】 想一想,八进制和十六进制数怎么进行算术运算呢? 三、训练阶段(70分钟) 教学方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探究学习法) 1、讨论 (1)分组对微课任务单进行组内部讨论,给出正确结果。 (2)小组之间交换结果,给出评价。 2、试做习题 1)让学生计算十进制数:86+78=? 试算:1011+1101=? 2)让学生计算十进制数:125-76=? 试算:1010-1011=? 3)让学生计算十进制数:14×23=? 试算:101×11=? 3、练习 学生进行试算 学生练习 忘记怎么计算的可以观看微课,巡视练习作业“算术运算试题” 练习作业“逻辑运算试题” 练习作业“八、十六进制算术运算试题” 练习作业“第1章 作业6” 4、小组点评 (1)小组内部讨论,给出正确结果。 (2)小组互评。 学生做题情况,给出指导。 班长汇总每组评价结果 填写小组作业评价单 学生听讲 鼓励学生做相关知识点的总结 预习下节课知识点 四、成就阶段(8分钟)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解法) 1、点评 根据每组提交的正确结果,讲解错误点。 演示几个几道进制转换的习题。 2、课堂小结 教师结合学生听课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指正学生应注意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问:计算的时候减法会产生负数的情况,计算机如何表示负数呢?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主题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或任务 学习 适应现代化的信息生活 理念 1.掌握ASCII编码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课程 职称 讲师 名称 授课 计算机基础 总学 时 ○教室?实训室 ○企业 地点 1.5.数据表示形式 学习 目标 2.了解汉字编码 3.掌握数值数据的表示方法 ?1.ASCII编码表 ○2.汉字的编码 ○1.老师提出问题 ?2.学生思考、小组讨论 学习 ○3. 老师讲解 学习 ?3.数据的原、反、补表示 内容 ○4. ○5. ○6.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活动 ?4. 学生练习 ?5.小组互评 ○6.填写小组评价单 方法 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 小组讨论 3.2练习“第1章作业5” 3.3 小组互评 3.4 3.5 学习 程序 1.1提出问题: 字母和汉字如何更好地表示 1.2提出问题: 负数又该如何表示呢? 1.3 通过回答引入讲授知识 1.4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ASCII编码 2.2讲解汉字编码 2.3讲解数据的原、反、补表示方法 2.4 2.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 总结知识点 4.2点评学生作业 4.3 4.4 4.5 学习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成就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5.数据表示形式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导入: 学生活动 此部分主要由老师配合着老师回答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3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来讲解,同时学生也计算机只能处理和识别二进制符号,即0和1,那么些常见问题 我们从键盘上输入的字母、符号、数字和汉字又是此时学生应该注意怎么让计算机接受并处理的呢? 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本节课。 二、陈述、训练阶段 法) 表示大量的、复杂多样的信息。(7分钟) 1)BCD编码 BCD码是指“二- 十进制码”,即一位十进制对应四位二进制数。 2)字符编码【重点】 字符编码采用的是“ASCII码”,即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 3)汉字编码 输入编码主要分为四类:数码、音码、形码、音形码。 2、数据表示(8分钟)【重点】 1)机器数和真值 2)原码、反码、补码的表示 ******练习作业“第1章 作业5”******(25分钟) 三、成就阶段 课堂小结(3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听课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听教师的讲解,因为此处是新知识,同时也应积极回答相应思考 学生记录作业和预习内容 新课教学(总计4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的问题,进行认真的1、编码指采用少量的基本符号按照一定原则,用以学生听讲,笔记 小结,指正学生应注意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课后作业(2分钟)(讲解法) 学生以书面形式完成作业:课后习题。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2分钟)(激趣法) 教师提出预习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主题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或任务 学习 适应现代化的信息生活 理念 1.掌握鼠标的正确操作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课程 职称 讲师 名称 授课 计算机基础 总学 时 ○教室?实训室 ○企业 地点 1.6键盘和鼠标应用 学习 目标 2.了解键盘上的所有键位及功能 3.掌握正确的指法和坐姿 ?1.鼠标的五个基本操作 ○2.鼠标的属性设置 ○1.老师提出问题 ?2.学生思考、小组讨论 学习 ?3.学生练习 活动 ?4.小组互评 ○5.填写小组评价单 ○6. 学习 ?3.键盘分布区域及功能 内容 ?4.指法和坐姿 ○5. ○6.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 小组讨论 3.2练习“第1章作业7” 3.3 小组互评 3.4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 总结知识点 4.2点评学生作业 4.3 4.4 4.5 方法 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提出问题:鼠标和键盘大家熟悉吧,那么谁能说说鼠标的基本操作,以及键盘上的功能键你知道哪个? 1.2 1.3 1.4 1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鼠标的属性设置 2.2 讲解鼠标的五个基本操作 2.3讲解键盘键位 2.4 讲解指法和坐姿 2.5 学习 程序 学习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成就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6键盘和鼠标应用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学生活动 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创设意境,导入新课(5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问题。 导入: 此部分主要由老师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要进入实践操作环节了,第一个来讲解 要驾驭的是输入和输出设备,是什么呢?谁能说出学生听讲,笔记 它们的基本操作和功能?这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此时学生应该注意内容。 二、陈述、训练阶段 听教师的讲解,因为此处是新知识,同时新课教学(总计4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也应积极回答相应法) 1、鼠标的属性设置 2、鼠标的五个基本操作【重点】 3、键盘的键位认识【重点】 4、正确的指法和坐姿 ******练习作业“第1章 作业7”******(10分钟) 5、打字练习 ******练习:打字比赛******(20分钟) 三、成就阶段 课堂小结(2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听课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指正学生应注意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课后作业(3分钟)(讲解法) 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 学生记录作业和预习内容 学生以书面形式完成作业:课后习题。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地点 职称 讲师 名称 授课 ○教室 ?实训室 ○企业 课程 计算机基础 时 总学 主题 第2章中文Windows 7操作系统—— 或任务 学习 掌握操作系统,提高操作技能 理念 1.了解运行环境及启动与关闭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2.1基本操作 学习 目标 2.掌握桌面、任务栏、窗口、的基本操作 3.掌握菜单栏、工具栏、对话框的操作 ○1.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启动、关闭 ○1.提出问题 ○2.记笔记 ?2.桌面图标设置及背景设置 学习 ?3.任务栏的认识及设置 ?4.窗口的认识及设置 内容 ?5.菜单栏和工具栏的使用 ?6.对口框的认识及操作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学习 ?3.思考、讨论老师提出的小问题 活动 ?4.完成老师的要求 ?5.配合老师做相应的练习 ?6.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 小组讨论 3.2练习每个知识点的相关练习 3.3 小组互评 方法 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任务驱动 学习 程序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 学生回顾使用windows的基本过程,提出新的问题 1.2 1.3 1.4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桌面图标的相关设置 2.2讲解任务栏的相关设置 2.3讲解窗口的相关设置 2.4讲解菜单栏和工具栏的相关设置 2.5 讲解对口框的相关设置 3.4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总结知识点 4.2 点评学生作业 4.3 4.4 4.5 学习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成就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第2章 中文Windows 7 2.1基本操作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2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学生回顾使用windows的基本过导入: 可利用学生经常使用计算机的功能入手引出操作系程。 统的概念。 学生理解,操作 二、陈述、训练阶段 学生完成教师布置新课教学(总计45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运行环境 的练习和实训任务 利用上一章学过的知识简述即可 2、启动与关闭 此问题比较简单,可采用提问的方式由学生回答,教师再加以总结 3、桌面操作【重点】 先介绍一下桌面的概念和桌面的组成 桌面的操作: 1)添加新图标2)删除图标3)排列图标4)启动程序或窗口 练习:“桌面试题”作业1-3小题(5分钟) 4、任务栏及其操作(配合练习)【重点】 先介绍任务栏的组成 任务栏的操作: 1)改变任务栏的大小2)移动任务栏3)隐藏任务栏 练习:“任务栏试题”作业4-8小题(8分钟) 5、窗口的组成及其操作(配合练习)【重点】 窗口的组成比较复杂,举一实例进行详细讲解 窗口的操作: 1)最大化、最小化窗口2)关闭窗口3)移动窗口 4)改变窗口的大小5)切换窗口6)排列窗口 练习:“任务栏试题”作业9-13小题(7分钟) 6、菜单及其操作(配合练习) 概括来说,菜单可以分为三类:“开始”菜单,下拉菜单,快捷菜单。 7、工具栏的使用(主要是如何打开要用的工具栏) 8、对话框的组成及其操作(配合练习) 练习:“任务栏试题”作业14-18小题(5分钟) 三、成就阶段 课堂小结(2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完成实例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1分钟)(激趣法)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地点 职称 讲师 名称 授课 ○教室 ?实训室 ○企业 课程 计算机基础 时 总学 主题 第2章中文Windows 7操作系统—— 或任务 学习 掌握操作系统,提高操作技能 理念 1.认识、浏览、搜索文件和文件夹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2.2文件管理 学习 目标 2. 选取、复制、移动、粘贴文件和文件夹 3. 新建、删除文件和文件夹、重命名文件和文件夹 ○1.认识文件和文件夹、 ○1.提出问题 ○2.记笔记 ?2.浏览、搜索文件和文件夹 学习 ?3.选取文件和文件夹 ?4.复制、移动、粘贴文件和文件夹 内容 ?5.删除、重命名文件和文件夹 ?6.新建文件和文件夹、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学习 ?3.思考、讨论老师提出的小问题 活动 ?4.完成老师的要求 ?5.配合老师做相应的练习 ?6.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 小组讨论 3.2 练习相关作业 3.3 小组互评 3.4 3.5 方法 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学习 程序 1.1情景设置 1.2 1.3 1.4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区别 2.2讲解文件的浏览、搜索和选取 2.3讲解文件的复制、移动、粘贴 2.4讲解文件的删除和重命名 2.5 讲解新建文件和文件夹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总结本节课知识点 4.2 点评学生作业 4.3 4.4 4.5 学习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成就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第2章中文indows 7 2.2文件管理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一、准备阶段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创设意境,导入新课(2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使用一段时间后,小张和小李有了新的烦恼:的上节课问题 文件显得杂乱无章,有时根本找不到自己需要的文件。那么怎样才能解决此问题呢? 笔记 二、陈述、训练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45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学生思考、讨论,操1、认识文件和文件夹 1)文件2)文件夹3)文件和文件夹的命名规则 2、浏览文件和文件夹 1)在【我的电脑】窗口中浏览文件和文件夹 2)在【资源管理器】窗口中浏览文件和文件夹 3)文件和文件夹的显示方式 4)文件和文件夹的排列方式 练习:“文件管理练习试题”作业1小题(3分钟) 3、搜索文件和文件夹【难点】 重点说明可使用通配符来进行搜索 练习:“文件管理练习试题”作业2小题(7分钟) 4、选取文件和文件夹【重点】 1) 选定一个文件或文件夹 2) 选定多个连续的文件或文件夹 3) 选定多个不连续的文件或文件夹 4) 选定全部文件或文件夹: 5、复制、移动文件和文件夹【重点】 (1)复制文件和文件夹 (2)移动文件和文件夹 6、删除文件和文件夹【重点】 7、查看和设置文件属性 8、新建文件和文件夹【重点】 9、重命名文件和文件夹【重点】 练习:“文件管理练习试题”作业3-7小题(10分钟) 9、管理和压缩文件 (1)创建和添加压缩文件 (2)解压缩文件 练习:“压缩”作业(5分钟) 三、成就阶段 课堂小结(2分钟)(讲解法) 作完成教师提出的小问题 学生练习 学生配合教师做相应的练习 教师结合学生完成实例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指正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1分钟)(激趣法)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地点 职称 讲师 名称 授课 ○教室 ?实训室 ○企业 课程 计算机基础 时 总学 主题 第2章中文Windows 7操作系统—— 或任务 学习 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念 1.能够美化Windows7的桌面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2.3磁盘管理及控制面板、2.4 控制面板 学习 目标 2掌握磁盘维护工具的应用、能够添加、删除输入法和字体 3.能够创建新账号、能够设置日期和时间格式 ?1.更改桌面主题、调整分辨率和设置屏保 ?2 磁盘清理和磁盘碎片整理 学习 ?3.创建系统账户 ?4.设置日期和时间格式 内容 ?5 设置鼠标、更改系统声音和更改电源选项 ?6.添加、删除输入法和字体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演示模○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3. 小组讨论 活动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讨论 3.2 练习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方法 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学习 1.1要求学生先自己美化自己的桌面 1.2 指出存在的问题 程序 1.3 讲解正确的做法 1.4 学生练习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更改桌面主题、调整分辨率和设置屏保 2.2讲解磁盘清理和磁盘碎片整理 2.3 讲解创建系统账户、设置日期和时间格式 2.4讲解设置鼠标、更改系统声音和更改电源选项 2.5讲解输入法和字体设置 3.3 小组互评 3.4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 总结本次课的知识 4.2点评学生练习效果 4.3 4.4 4.5 学习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成就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第2章中文indows 7 2.3磁盘管理2.4 控制面板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2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为下面要做的实训做好准备 二、陈述、训练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45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做上一节内容实训(河北省一级模拟系统,模拟练学生练习 学生配合教师做相应的练习 习A) (10分钟) 2、磁盘管理 1)查看磁盘状况2)磁盘清理3)磁盘碎片整理程序 练习:“系统设置练习题”作业1小题(2分钟) 3、程序管理【重点】 1)程序的运行2)安装和删除程序 练习:“系统设置练习题”作业2小题(3分钟) 4、控制面板使用【重点】 1)打印机的添加 2系统声音的设置3)设置桌面背景4)添加输入法和字体5)添加系统账户 练习:“系统设置练习题”作业3-8小题(10分钟) 三、成就阶段 课堂小结(2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完成实例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指正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1分钟)(激趣法)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地点 职称 讲师 名称 授课 ○教室 ?实训室 ○企业 课程 计算机基础 时 总学 主题 第2章中文Windows 7操作系统—— 或任务 学习 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念 1.了解媒体播放程序、了解录音机程序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2.5常用附件 学习 目标 2.掌握计算器的使用 3. 掌握画图程序的使用 ○1.录音机的功能及使用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2 计算器的功能及使用 学习 ?3.绘图程序的应用 ○4. 学习 ?3. 小组讨论 活动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内容 ○5 ○6.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演示模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方法 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学习 程序 1.1 抛出问题,找学生回答,引入新课程 1.2 1.3 1.4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录音机的使用方法 2.2讲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3 讲解截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2.4讲解绘图程序的相关操作 2.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 总结本次课的知识 4.2点评学生练习效果 4.3 4.4 4.5 学习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成就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第2章中文indows 7 2.5常用附件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2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回答老师问题 学生配合教师做相应的练习 由前期讲授的进制转换,提出转换方法,询问学生是否提交相应作业 记得,引入计算器,导入新课程。 二、陈述、训练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45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媒体播放程序 2、录音机程序 3、计算器程序 4、截图工具【重点】 练习:“系统设置练习题”作业1-2小题(5分钟) 5、画图程序(配合练习)【重点】 按照图片“宁静的家”所示,进行绘制(30分钟) 三、成就阶段 课堂小结(2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完成实例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指正学生在练习中易出现的问题。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1分钟)(激趣法)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地点 职称 讲师 名称 授课 ○教室?实训室 ○企业 课程 计算机基础 时 总学 主题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或任务 学习 掌握Office办公软件,适应社会就业需求 理念 1.了解Word 2010的功能、特点、运行环境和窗口组成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3.1.Word 2010基本内容简介 学习 目标 2.熟悉Word 2010的视图方式 3.掌握 Word 2010的窗口操作 、Word 2010的选项设置 ○1.Word 2010的功能 ○2.Word2010的特点、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3.Word 2010的运行环境和窗口组成 内容 ○4.Word 2010的视图方式 学习 ?3. 小组讨论 活动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5.Word 2010的窗口操作 ○6. Word 2010的选项设置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方法 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学习 程序 1.1情景设置 1.2 1.3 1.4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Word 2010的功能、特点、运行环境 2.2讲解Word 2010的窗口组成 2.3讲解Word 2010的视图方式 2.4讲解Word 2010的窗口操作 2.5讲解Word 2010的选项设置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总结知识点 4.2 点评学生作业 4.3 4.4 4.5 学习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成就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3.1.Word 2010基本内容简介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学生活动 观察学生反映(对导创设意境,导入新课(5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入是否产生兴趣): 导入: 同学们,让咱们先来看一首诗: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这是唐朝大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它之所以能够流传到今天,是因为当时的人们用笔将它记录在了纸上.但是纸有它的弱点,常时间存储就会腐烂,而且想要作出改动就得重新书写.那么,我们能不能将它记录在电脑上,以保证它的存储方便,编辑方便呢?(让同学们回答)(老师:)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个为我们提供这样的方便的软件:Word 软件. 二、陈述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1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练习法) 观察学生听课状态: 观察学生听课状态: 1、Word 2010概述: 2、Word 2010的窗口组成: 3、Word 2010文档管理【重点】 1)创建新文档 2)文档的保存 (重点) 3)打开文档 4)关闭文档 4、Word 2010的选项设置 三、训练阶段:(25课堂作业: (1)Word 2010 文档窗口主要由以下几部份构成 :标题栏、 、各种工具栏、标尺、文档编辑区、滚动条和 。 (2)每次重新启动Word 时,系统会自动新建立一个名为 的空文档,此时用户就可在文档编辑输入内容,然后存盘,这样就建立了一个新文档。 (3)为了保存文档,需要对输入的文档给定文档名并存盘保存。方法就是选择“文件“菜单的 命令或 命令,也可单击工具栏上的保存按扭。 分钟) (练习法) 练习:在自己的电脑上以任意方式建文档 练习:以每种方式保存一次刚才所建文档 练习:以每种方式打开题库中的文档 四、成就阶段: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2分钟)(激趣法)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让学生考虑,如何删除已输入的文字内容?)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地点 职称 讲师 名称 授课 ○教室?实训室 ○企业 课程 计算机基础 时 总学 主题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或任务 学习 掌握Office办公软件,适应社会就业需求 理念 1.掌握中、英文本、中、英标点符号的输入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3.2.Word 2010文档编辑 学习 目标 2. 掌握特殊符号、特定公式的输入 3. 掌握日期和时间的输入 ?1.录入中、英文本 ?2.录入中、英标点符号 学习 ?3.录入特殊符号 内容 ?4.录入日期和时间 ?5.录入特定公式 ○6.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3. 小组讨论 活动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方法 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情景设置 1.2 1.3 1.4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中、英文本输入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总结本节课知识点 学习 程序 2.2讲解中、英标点符号的输入 2.3讲解特殊符号插入的方法 2.4讲解日期和时间的输入 2.5讲解特定公式的输入 4.2点评学生作业 4.3 4.4 4.5 学习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成就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3.2.Word 2010文档编辑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学生活动 观察学生反映(对导创设意境,导入新课(1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入是否产生兴趣): 导入: 上节课,我给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 学生记笔记 学生完成练习作业 如何输入文字内容?如果内容中有特殊符号的学生兴趣焦点总结: 话,怎么插入? 相信大家也作了预习,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回答这个问题. 二、陈述阶段及训练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47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练习法) 1、输入中、英文本及标点符号【重点】 ?技巧:在输入法中也可以使用键盘。在默认状态下,按Ctrl+Space组合键可以在中英文输入状态中互相切换;按Ctrl+Shift组合键,可以在各种输入法中互相切换。 练习:“文本输入”作业 (10分钟) 2、输入特殊符号【难点】 1)、通过软键盘插入 2)、通过“符号”对话框插入(重点) 练习:“符号”作业 (10分钟) 3、输入日期和时间 1)、通过键盘输入固定日期 2)、通过“日期和时间”对话框插入可变化的日期和时间(重点) 练习:在“录取通知书”模板文档中所示位置插入日期 (3分钟) 4、输入特定公式【难点】 练习:“公式”作业 (10分钟) 三、成就阶段: 课堂小结(2分钟)(讲解法) 结合实例的情况,对本节课的学习程序进行小结,强调重点、难点和学生操作中的普遍错误.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主题 小实训——Windows操作及汉字录入训练 或任务 学习 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念 1.对所学操作系统知识进行应用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 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课程 职称 讲师 名称 授课 计算机基础 总学 时 ○教室 ?实训室 ○企业 地点 学习 目标 2.能够通过拼音输入法输入文本 3.能够通过五笔输入法输入文本 ?1.Windows操作训练 ?2. 汉字录入训练 学习 内容 ○3. ○4. ○5. ○6.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演示模拟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3. 小组讨论 活动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方法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学习 程序 1.1回顾上几节课的内容 1.2 1.3 1.4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 分配训练任务 2.2 2.3 2.4 2.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点评练习结果 4.2 4.3 4.4 4.5 学习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成就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小实训——Windows操作及汉字录入训练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2分钟)(讲解法) 学生活动 引起学生重视 此时学生应该注意同学们,这节课咱们进行实训练习,也作为一听教师的讲解 次小测试,来检验大家这几节课学习的成效。 学生练习 该次训练为记分制,满分10分,6分以内为不提交作业 及格,即为无效成绩。 二、陈述阶段:(3分钟)(讲解法) 1. 简单说明实训内容: 2. 下发实训题目 三、训练阶段:(40分钟)(任务驱动法、练习法) 学生进行实训 四、成就阶段: 课堂小结(5分钟)(讲解法) 1. 收取学生实训结果。 2. 教师结合学生完成试题的情况,进行点评。 学生预习下一节内容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地点 职称 讲师 名称 授课 ○教室?实训室 ○企业 课程 计算机基础 时 总学 主题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或任务 学习 掌握Office办公软件,适应社会就业需求 理念 1.掌握文本的各种选定方法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3.2.Word 2010文档编辑 学习 目标 2.掌握文本的删除、复制、移动、粘贴等操作 3.掌握文本的查找替换 ?1.文本选定 ?2.文本的删除、复制、移动、粘贴 学习 ?3.撤销与恢复操作 内容 ?4.文本查找替换 ○5. ○6.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3. 小组讨论 活动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方法 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学习 程序 1.1例题导入 1.2 1.3 1.4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文本选定的不同方法 2.2讲解文本的复制、移动、删除 2.3讲解文本的撤销与恢复操作 2.4讲解文本、符号的查找替换 2.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总结本节知识点 4.2点评学生作业 4.3 4.4 4.5 学习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成就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3.2.Word 2010文档编辑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5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给学生展示“河北省一级考试的试题要求”,询问学生是否会做,引入本节课内容。 二、陈述阶段及训练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43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练习法) 1、文本选定的方法【重点】 1)定位选择2)连续段落3)不连续段落4)局部选择 5)全选6)F8的使用 练习:把老师讲的6中情况逐一练习一遍 (5分钟) 2、删除文本 【重点】 方法: (1)按Delete键删除插入点后面的一个字符。 (2)按BackSpace键可以删除插入点前面的一个字符。 (3)用鼠标选择要删除的文本,然后按键盘上的Delete键。 练习:删除文档中的任意位置文字 (3分钟) 学生活动 观察学生反映(对导入是否产生兴趣) 学生记笔记 学生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学生兴趣焦点总结 3、移动和复制文本 【重点】 1)鼠标左键加crtl键拖动2)鼠标右击拖动3)ctrl+c——ctrl+v、ctrl+x4)插入——对象——文件中的文字 练习:“14b格式要求”中A下的第3个小题、“WORD14H操作要求” 中A下的第2个小题(8分钟) 3、撤消、恢复和重复操作 练习:撤销对“14b格式要求”中A下的第三个小题的操作(2分钟) 4、查找与替换文本及符号(不带格式的替换)【难点】 练习: “14b格式要求”中A下的第1-2个小题、“WORD14H操作要求” 中A下的第1个小题(8分钟) 三、成就阶段: 课堂小结(2分钟)(讲解法) 结合实例的情况,对本节课的学习程序进行小结,强调重点、难点和学生操作中的普遍错误.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地点 职称 讲师 名称 授课 ○教室?实训室 ○企业 课程 计算机基础 时 总学 主题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或任务 学习 掌握Office办公软件,适应社会就业需求 理念 3.3. Word 2010 文档的格式化1 1.掌握文档字体相关设置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习 目标 2.掌握文档段落相关设置 3.能够进行英文拼写检查 ?1.设置字号、字体、字形 ○2.设置字符间距、字符格式复制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3.设置段落缩进、首行缩进 内容 ?4.设置段落间距、行间距 ?5.设置项目符号 ?6.设置拼音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学习 ?3. 小组讨论 活动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案例展示 1.2 1.3 1.4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字符格式的设置 2.2讲解段落格式的设置 2.3讲解项目符号和编号的设置 2.4讲解拼音的添加和设置 2.5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总结本节课知识点 4.2点评学生作业 4.3 4.4 4.5 学习 程序 学习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成就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3.3. Word 2010 文档的格式化1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学生活动 观察学生反映(对导创设意境,导入新课(5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入是否产生兴趣): 展示案例:“奥运大酬宾” 学生听课状态: 同学们,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对输入的内容进学生听课状态: 行了修饰,我 学生练习情况: 们能看出进行了哪些设置吗?这些设置怎么实现学生兴趣焦点总结: 呢?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今天课程。 二、陈述阶段及训练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4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练习法) 1)设置字符格式【重点】 练习“奥运大酬宾”作业1-6小题 (10分钟) 2)设置段落格式【重点】 练习“3.18”作业1-2小题 (15分钟) 3)添加项目符号和编号 练习“3.18”作业3小题 (3分钟) 4)文本拼音的添加与设置 练习“3.18”作业4小题 (3分钟) 三、成就阶段: 课堂小结(3分钟)(讲解法) 结合练习的情况,对本节课的学习程序进行小结,强调重点、难点和学生操作中的普遍错误.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2分钟)(激趣法)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主题 案例制作:狮子、狐狸与鹿 课程 职称 讲师 名称 授课 计算机基础 总学 时 ○教室?实训室 ○企业 地点 或任务 学习 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应用于案例 理念 1. 掌握word基础格式设置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习 目标 2. 运用所学知识,格式化文档 3. 提升操作能力 ○1.分析“狮子、狐狸与鹿”文档中的格式点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2.按照样文对案例文档进行格式设置 学习 内容 ○3. ○4. ○5. ○6.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学习 ?3. 小组讨论 活动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学习 程序 1.1回顾上节课内容 1.2 1.3 1.4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简要说明案例中的知识点 2.2 2.3 2.4 2.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点评学生作业 4.2 4.3 4.4 4.5 学习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成就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案例制作:狮子、狐狸与鹿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学生活动 学生查看上一节课创设意境,导入新课(2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的笔记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讨论了案例的知识点,学生按教师要求进我们也讲解了这些知识点的操作,下面我们来制作行做题 一个案例,特别的是这个案例没有具体要求,只有学生提交作业 效果图,你需要从效果图上看出每处的格式,并制学生预习下一节内作出来,这无形中加大了难度。 二、陈述阶段: 新课教学(6分钟) (讲解法) 1、提示案例中格式所在,及相关的知识点 2、下发案例文字与效果图 三、训练阶段:(40分钟)(任务驱动法、讨论法、练习法) 对案例“狮子、狐狸与鹿”文档进行格式设置。 四、成就阶段: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2分钟)(激趣法)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容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地点 职称 讲师 名称 授课 ○教室?实训室 ○企业 课程 计算机基础 时 总学 主题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或任务 学习 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应用于案例 理念 1.掌握文字注释使用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3.3. Word 2010 文档的格式化2 学习 目标 2. 掌握文档段落的首字下沉 3.掌握文档的段落的边框底纹设置 ?1.段落边框和底纹 ?2.段落分栏 学习 ?3.首字下沉 内容 ?4.批注、脚注和尾注 ○5. ○6.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3. 小组讨论 活动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学习 程序 1.1回顾上节课的案例,找出没有解决的问题 1.2 展示新案例 1.3 1.4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 讲解段落的边框和底纹 2.2 讲解段落分栏设置 2.3 讲解设置首字下沉 2.4 讲解文字注释的方法 2.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总结本节知识点 4.2点评学生作业 4.3 4.4 4.5 学习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成就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3.3. Word 2010 文档的格式化2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学生活动 学生查看上一节课创设意境,导入新课(5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的笔记 回顾上节课的案例,找出没有解决的问题,引学生观看演示 入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陈述阶段及训练阶段: 学生完成相应练习 学生预习下一节内新课教学(总计42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容 法、练习法) 1)段落的边框和底纹【重点】 练习“文档格式化2”作业第(1)、○4-○5小题(8分钟) 2)段落的分栏设置【难点】 练习“文档格式化2”作业第○6小题 (3分钟) 3)设置段落首字下沉 练习“文档格式化2”作业第○7小题(3分钟) 4文字注释 练习“5.19”作业最后3-4小题(10分钟) 三、成就阶段: 课堂小结(3分钟)(讲解法) 结合练习的情况,对本节课的学习程序进行小结,强调重点、难点和学生操作中的普遍错误.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主题 案例制作:出租屋合同 课程 职称 讲师 名称 授课 计算机基础 总学 时 ○教室?实训室 ○企业 地点 或任务 学习 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应用于案例 理念 1. 更熟练的所学知识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习 目标 2. 运用所学知识,格式化文档 3. 更告诉有效的完成案例制作 ○1.分析案例“出租屋合同”中格式点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2.设置案例“出租屋合同”格式编排 学习 内容 ○3. ○4. ○5. ○6. 学习 ?3. 小组讨论 活动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方法 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学习 程序 1.1回顾上节课内容 1.2 1.3 1.4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简要说明案例中的知识点 2.2 2.3 2.4 2.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点评学生作业 4.2 4.3 4.4 4.5 学习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成就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案例制作:出租屋合同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老师抛出创设意境,导入新课(2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的问题 观看一个制作好“出租屋合同”,找若干学生指学生按教师要求进出该文档内的相关知识点,继而进入今天要完成的行做题 作业。 二、陈述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6分钟) 1、提示案例中格式所在,及相关的知识点 2、下发案例文字与效果图 三、训练阶段: 学生按老师分配的任务制作(40分钟) 四、成就阶段: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2分钟)(激趣法)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学生提交作业 学生预习下一节内容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职称 讲师 课程 计算机基础 总学 姓名 授课 对象 名称 授课 时 ○教室?实训室 ○企业 地点 主题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或任务 学习 掌握Office办公软件,适应社会就业需求 理念 1.掌握创建规则表格的方法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3.4.创建表格(1) 学习 目标 2.掌握绘制表格的方法 3. 了解表格转换 ○1.文本转换为表格 ○2.插入excel数据表格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3.插入规则表格 内容 ○4. ○5. ○6.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学习 ?3. 小组讨论 活动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观看一个含表格的文档 1.2提出问题 1.3 1.4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文本转换为表格 2.2 讲解在word中插入excel数据表格 2.3讲解规则表格的创建方法 2.4 2.5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总结本节知识点 4.2点评学生练习情况 4.3 4.4 4.5 学习 程序 学习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成就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3.4.创建表格(1)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8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大家看这篇文档,谁能按要求对文档进行编辑? (找学生做题)(然后教师讲解) 我们看到文档的结尾处还有一个表格,有了这学生听课 个表格,文章的表达更直观那么这个表格怎么制作学生练习 的呢? 学生练习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在文档中如何插入表格. 二、陈述及训练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4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练习法) 学生活动 观察学生反映(对导入是否产生兴趣): 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文档的格式化方式现在学生听课 学生练习 提交作业 1、创建表格 (1) 文本转换成表格【难点】 1)txt内容转换为word表格2)word文本转换成表格 练习把“成绩单.txt”中的文本转换成word表格(5分钟) 练习把“客户基本信息表.docx”中的文本转换成表格(3分钟) (2)插入excel数据表格 1)插入空白的excel表格 2)插入现成的数据表格 练习把“办公用品.jpg”中的数据以excel数据表格形式插入到“客户基本信息表.docx”中的第一行标题下方(6分钟) 练习把“恒大二中成绩单.xlsx”中的数据以excel数据表格形式插入到“恒大二中成绩单.docx”中的第一行标题下方(2分钟) (3)创建规则表格【重点】 1)快速插入表格 2)“插入表格”命里(重点) 练习:制作“客户购货订单表”表格(6分钟) 三、成就阶段 课堂小结(2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练习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强调重点、难点和学生操作中的普遍错误.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地点 职称 讲师 名称 授课 ○教室?实训室 ○企业 课程 计算机基础 时 总学 主题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或任务 学习 掌握Office办公软件,适应社会就业需求 理念 1.掌握单元格的合并与拆分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3.4.创建表格(2) 学习 目标 2.掌握表格的拆分与合并 3. 掌握斜线表头的制作 ?1.通过合并、拆分创建不规则表格 ○2.绘制表格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内容 ○3.绘制斜线表头 ○4. ○5. ○6.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学习 ?3. 小组讨论 活动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学习 程序 1.1 案例导入 1.2 1.3 1.4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合并、拆分的功能及用法 2.2 讲解绘制表格工具的用法 2.3 讲解斜线表头的制作方法 2.4 2.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总结本节知识点 4.2点评学生练习情况 4.3 4.4 4.5 学习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成就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3.4.创建表格(2)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导入: 学生活动 观察学生反映(对导学生听课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5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入是否产生兴趣): 上节课我们讲述了规则表格的创建方法,那么学生练习 大家看这个“课程表”表格,很显然它很不规则,学生听课 它该怎么制作呢?有学生知道吗?这也就我们接下学生练习 来要学习的内容。 二、陈述及训练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4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练习法) 学生练习 提交作业 1、创建不规则表格 (1) 合并、拆分【重点】 练习:制作“课程表.jpg”中表格(8分钟) 练习:制作“会议费用.jpg”中表格(8分钟) (2)绘制表格 1)绘制线 2)擦除线 3)设置线的颜色、线型及虚实 练习:制作“bgd.jpg”中表格(8分钟) 练习:制作“bge.jpg”中表格(4分钟) (3)绘制斜线表头【难点】 1)绘制 2)“插入”直线图形命令(难点) 练习:绘制以上练习中表格的斜线表头(2分钟) 三、成就阶段 课堂小结(5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练习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强调重点、难点和学生操作中的普遍错误. 收取作业,抽样点评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地点 职称 讲师 名称 授课 ○教室?实训室 ○企业 课程 计算机基础 时 总学 主题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或任务 学习 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应用于案例 理念 1.掌握表格的行列操作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3.4.编排表格(1)——基础编排 学习 目标 2.掌握表格的属性设置 3.掌握表格的格式设置 ?1.选定操作 ?2.插入、删除操作 学习 ?3.移动、交换操作 内容 ?4.行高、列宽设置 ○5.表格属性设置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3. 小组讨论 活动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6.表格的格式设置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方法 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学习 程序 1.1回顾上节课内容 1.2 提出表格的编辑问题 1.3 1.4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表格选定操作 2.2 讲解表格行列操作 2.3讲解表格的属性设置 2.4讲解表格的字体格式 2.5讲解表格的边框和底纹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总结本节知识点 4.2点评学生作业 4.3 4.4 4.5 学习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成就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3.4.编排表格(1) 2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学生活动 学生思考老师提出创设意境,导入新课(3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的问题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讲了表格的创建方法,学生按教师要求进其中有创建规则表格的方法也有直接创建不规则表行做题 格的方法即绘制表格的方法,也通过该方法制作了学生预习下一节内课程表,那么想一想,对已创建好的表格还可以再容 修改吗?答案显示是肯定的,那么,有哪些编辑操作呢? 二、陈述阶段及训练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45分钟) (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练习法) 1、编辑表格【重点】 (1)选定 1)表格 2)单元格 3)行 4)列 (2)行列操作 1)插入行列2)删除行列3)移动行列 4)交换行列 5)行高列宽 练习:按照“4-4要求.jpg”所示要求对文档“tf4-4.docx”中的第1-2小题(8分钟) 练习:按照“4-10要求.jpg”所示要求对文档“tf4-10.docx”中的第1-2小题(8分钟) (3)表格的属性设置 1)表格的尺寸2)表格的对齐方式3)表格环绕方式 (4)表格的格式设置 1)字体格式设置 2)单元格内容对齐方式 3)单元格内容方向 4)表格的底纹 5)表格的边框 6)表格的样式应用 练习:按照“4-4要求.jpg”所示要求对文档“tf4-4.docx”中的第3小题(5分钟) 练习:按照“4-10要求.jpg”所示要求对文档“tf4-10.docx”中的第3小题(5分钟) 三、课堂作业(45分钟)(讲解法) 完成“综合实例”的所有要求 四、成就阶段(5分钟) 教师结合学生练习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强调重点、难点和学生操作中的普遍错误. 收取作业,抽样点评。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2分钟)(激趣法)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地点 职称 讲师 名称 授课 ○教室?实训室 ○企业 课程 计算机基础 时 总学 主题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或任务 学习 掌握表格知识,解决生活日常所需 理念 1. 掌握表格中数据的计算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3.4.编排表格(2)——数据计算与排序 学习 目标 2. 掌握表格中数据的排序 3.了解特殊需要的计算 ?1. 表格数据计算(SUM、AVERAGE) ?2. 表格数据计算(MAX、MIN) 学习 ?3. 表格数据排序(单标题行) 内容 ?4.表格数据排序(单标题行) ○5.不连续的数据计算 ○6. ?1.给学生每台机子发送一个该知识点的习题 ?2.让学生先按要求做该习题 学习 ?3.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活动 ?4.观看微课,进行讨论 ?5.完成练习,相互点评 ○6.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方法 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评价)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评价) 3.1试做老师下发的习题 3.2 观看微课,进行讨论 3.3 完成错误习题的修改 3.4 练习其他相关习题 3.5 小组点评 学习 程序 1.1 给学生每台机子发送一个该知识点的习题 1.2 让学生先按要求做该习题 1.3 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1.4 1.5 2.陈述阶段(主体、评价) 2.1 要求观看微课,完成练习 2.2 讲解特殊表格的计算操作 2.3 2.4 2.5 4.成就阶段(结束、评价) 4.1总结本节课知识点 4.2点评学时作业 4.3 4.4 4.5 学习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评价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3.4 表格编辑(2)——数据计算与排序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练习导入 观察学生反映(对一、准备阶段(5分钟)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启发法、练习法)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表格的创建方法及内容的录导入是否产生兴入及文本格式设置,那么我们想一下,如果表格中某趣) 一行或者某一列的内容需要通过其他行或其他列数查看学生动手操作据的运算获得,如屏幕表格所示,我们该怎么做呢?情况 再或者我们如何对该表格中的数据按照某一列进行提问1-2学生试做排序呢? 结果 下面我把该习题发给大家,你们先动脑想想,动此部分由老师陈手试试,看自己能不能解决,五分钟后带着你的问题述,说明这节课将学习以便更好的接受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要学习的知识点,二、陈述阶段(5分钟) 指明重点和难点。 学生观看微课 教学方法:(讲解法) 1、表格中数据的计算【重点】【难点】 (1)常用函数(SUM、AVERAGE、MAX、MIN)的用法 (2)快速计算所有单元格的方法(F9) 2、表格数据排序 (1)单标题行的排序方法 (2)双标题行的排序方法 【难点】 3、讲解特殊表格的数据计算 三、训练阶段(35分钟)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探究学习法) 1、观看微课 微课:表格数据计算,完成相关习题。 微课:表格数据排序,完成相关习题。 2、讨论 小组内部对微课知识点进行交流。 3、练习 1)准确完成刚上课老师发放的试做习题 学生讨论 学生练习 指导学生练习 班长汇总每组评价结果 2)计算“商品销售记录”表格中“总计”一行的数填写小组作业评价据 单 3)计算“员工工资统计表”表格中“平均值”一行学生观看演示 的数据 4)计算“某图书馆2009年图书销售情况统计表”表格中“最高销售量”一行的数据和“合计”一列的数据 5)以“销售额”为关键字对“某商店销售表”进行升序排序 鼓励学生总结 6)以“年终总分”为关键字对“恒大中学教师评分表”进行降序排序 4、小组点评 (1)小组内部讨论,给出正确结果。 (2)小组互评。 四、成就阶段(5分钟) 教学方法:(讲解法) 1、点评 老师根据小组评价,演示错误点。 2、课堂小结 教师结合学生练习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强调难点和学生操作中的普遍错误.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主题 河北省一级考试系统——word模块中表格练习 课程 职称 讲师 名称 授课 计算机基础 总学 时 ○教室?实训室 ○企业 地点 或任务 学习 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应用于案例 理念 1.熟练运用所学知识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习 目标 2. 解决实际问题 3. 完成WORD模块的考核 ○1.word模块F套表格练习 ○2.word模块H套表格练习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内容 ○3. ○4. ○5. ○6.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学习 ?3. 小组讨论 活动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学习 程序 1.1任务导入 1.2 1.3 1.4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简要说明该模块考核中的知识点 2.2 2.3 2.4 2.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点评学生考核结果 4.2 4.3 4.4 4.5 学习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成就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河北省一级考试系统——word模块中表格练习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学生活动 学生观看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2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学生按教师要求进观看2015年河北省计算机一级考试系统——行做题 word模块,简要说明该模块的考核内容及用时建议,学时练习 继而进入今天要完成的作业。 二、陈述阶段:(讲解法) 新课教学(总计6分钟) 1、提示该模块的难度为中度,要求15-20分钟内完成一套 2、要求做F和H套中的表格部分 2、下发模拟系统 三、训练阶段:(任务驱动法、练习法) 学生按试题要求完成作业(40分钟) 四、成就阶段: 提交作业,抽样点评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2分钟)(激趣法)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学生提交作业 学生预习下一节内容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主题 案例制作:求职简历 课程 职称 讲师 名称 授课 计算机基础 总学 时 ○教室?实训室 ○企业 地点 或任务 学习 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应用于案例 理念 1.熟练运用所学知识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习 目标 2. 满足生活、工作只需 3. 独立制作求职简历 ○1.分析案例“求职简历”的知识点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2.制作案例“求职简历” 学习 内容 ○3. ○4. ○5. ○6.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学习 ?3. 小组讨论 活动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学习 程序 1.1回顾所学内容 1.2 1.3 1.4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简要说明案例中的知识点 2.2 2.3 2.4 2.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点评学生作业 4.2 4.3 4.4 4.5 学习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成就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案例制作:求职简历 2学时 学生活动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学生查看所学内容创设意境,导入新课(2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的笔记 同学们,目前为止我们学习了文本几符号的输学生按教师要求进入,格式的设置,表格的应用,也到了检验咱们学行做题 习成果的时候了,下面我们来制作一个综合案例—指导学生练习 —“求职简历”。 二、陈述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5分钟) 1、提示案例中格式所在,及相关的知识点 2、下发案例要求与效果图 三、训练阶段: 学生按老师分配的任务制作(85分钟) 四、成就阶段:(5分钟) 提交作业,抽样点评。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3分钟)(激趣法)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学生提交作业 学生预习下一节内容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地点 职称 讲师 名称 授课 ○教室?实训室 ○企业 课程 计算机基础 时 总学 主题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或任务 学习 掌握图片处理技巧,提高图文混排效率 理念 1.掌握自选图形的绘制方法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3.5图文混排——自选图形、SmartArt图形 学习 目标 2.掌握SmartArt图形的插入及设置方法 3. 了解图形的组合设置 ?1. 自选图形的绘制 ?2. 自选图形的编辑及修饰 学习 ?3. SmartArt图形的绘制 内容 ?4. SmartArt图形的编辑及修饰 ○5. ○6.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3. 小组讨论 活动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方法 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学习 程序 1.1 放映一个“奶茶店宣传单”的文档 1.2 找学生从中找出插入的元素 1.3 引入本节课知识点 1.4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演示自选图形的绘制方法 2.2 演示自选图形的编辑及修饰 2.3演示 SmartArt图形的绘制 2.4 演示SmartArt图形的编辑和修饰 2.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总结本节课知识点 4.2 点评作业 4.3 4.4 4.5 学习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成就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3.5 图文混排——自选图形、SmartArt图形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5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学生活动 观察学生反映(对导入是否产生兴趣): 找1-2名学生回答 问: 下面大家观看老师演示的这个“奶茶店宣传单”老师演示 文档,从中找出它的组成元素,都有哪些? 学生观看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文档中会说话的文字指导学生练习 元素:图形——自选图形。 二、陈述及训练阶段 老师演示 新课教学(总计4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学生观看 练习法) 1、插入自选图形 【重点】 指导学生练习 收取课堂作业 1)绘制图形 2)调整图形大小 3)图形变形 4)抽样点评 图形填充 练习:按“奶茶店宣传单”样文所示,根据“奶茶店宣传单任务要求”中的操作点绘制其中的三个图形,并调整大小、变形、填充。(15分钟) 2、插入SmartArt图形 1)插入SmartArt图形 2)布局更改3)颜色更改 4)样式更改 5)图形添加 练习:在“奶茶店宣传单”文档的第二页,插入一个“关系”分类中“漏斗”SmartArt图形,并输入随意饮料名称,适当调整大小,颜色设置,样式设置。(10分钟) 三、成就阶段(5分钟)(讲解法、演示法) 抽样点评学生作业 小结: 教师结合学生完成实例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强调难点和学生操作中的普遍错误.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地点 职称 讲师 名称 授课 ○教室?实训室 ○企业 课程 计算机基础 时 总学 主题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或任务 学习 掌握图片处理技巧,提高图文混排效率 理念 1.掌握艺术字的插入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3.5图文混排——艺术字、文本框 学习 目标 2.掌握文本框的插入 3. 掌握艺术字和文本框的编辑 ?1. 艺术字的插入 ?2. 艺术字的编辑及修饰 学习 ○3. 普通文本框的绘制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3. 小组讨论 活动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内容 ?4. 内置文本框的插入 ?5. 文本框的编辑及修饰 ○6.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方法 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学习 程序 1.1 案例导入 1.2 1.3 1.4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演示艺术字的插入方法 2.2 演示艺术字的编辑及修饰 2.3演示文本的绘制 2.4 演示文本框的编辑和修饰 2.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总结本节课知识点 4.2 点评作业 4.3 4.4 4.5 学习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成就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3.5 图文混排——艺术字、文本框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5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学生活动 观察学生反映(对导入是否产生兴趣): 找1-2名学生试做 上节课我们绘制了“奶茶店宣传单”案例中的图形,观察学生听课状态 该案例中还有其他的元素,都有哪些?怎么制作?有会指导学生练习 的同学吗?可以尝试一下。 二、陈述及训练阶段 观察学生听课状态 指导学生练习 新课教学(总计4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收取课堂作业 练习法) 1、插入艺术字 【重点】 抽样点评 1)插入艺术字 2)调整图形大小、位置及环绕方式3)艺术字样式应用 4)艺术字填充及线条颜色设置 5)艺术字文本效果 练习:按“奶茶店宣传单”样文所示,根据“奶茶店宣传单任务要求”中的操作点插入所有艺术字。(15分钟) 2、插入文本框 【重点】 1)绘制文本框 2)插入内置文本框3)调整大小、位置及环绕方式4)样式设置 5)边框、底纹设置 练习:按“奶茶店宣传单”样文所示,根据“奶茶店宣传单任务要求”中的操作点绘制所有文本框,并输入内容。 (15分钟) 三、成就阶段(5分钟)(讲解法、演示法) 抽样点评学生作业 小结: 教师结合学生完成实例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强调难点和学生操作中的普遍错误.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地点 职称 讲师 名称 授课 ○教室?实训室 ○企业 课程 计算机基础 时 总学 主题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或任务 学习 掌握图片处理技巧,提高图文混排效率 理念 1. 掌握图片的插入方法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3.5图文混排——图片 学习 目标 2. 掌握图片基本编辑的相关操作 3. 掌握图片的高级处理 ?1. 图片的插入(剪贴画、来自文件) ?2. 图片的基本编辑(尺寸、环绕方式、位置等) 学习 ?3.图片的高级处理(图片删除背景) 内容 ?4. 为文章的图片手动添加题注 ○5. ○6.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3. 小组讨论 活动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方法 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评价)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评价)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学习 程序 1.1 案例导入 1.2 发放微课 1.3 1.4 1.5 2.陈述阶段(主体、评价) 2.1 要求观看微课,完成练习 2.2 演示图片相关操作 2.3演示为图片添加题注的操作 2.4 2.5 4.成就阶段(结束、评价) 4.1提交课堂作业 4.2 总结作业问题 4.3 4.4 4.5 学习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评价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3.5 图文混排——图片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2分钟) 学生活动 观察案例 回答老师问题 此部分由老师陈述,说明这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点,指明重点和难点。 学生观看微课 学生讨论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启发法、案例导入法) 上节课我们绘制了“奶茶店宣传单”案例中的艺术字和文本框,该案例中还有一个元素,这个大家比较熟悉,找一找,它是什么?在哪里呢?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档中会说话的文字元素:图片。 二、陈述阶段(8分钟) 教学方法:(讲解法) 1、插入图片【重点】 (1)插入剪贴画 (2)插入图片 2、编辑图片【重点】 (1)图片旋转及裁剪 (2)图片尺寸 (3)图片位置及文字环绕 (4)图片样式 3、图片高级处理【难点】 (1)标记要保留的区域的删除方式 (2)标记要删除的区域的删除方式 4、为图片插入题注 1)手动插入题注(适合图比较少的情况) 三、训练阶段(35分钟) 教学方法:(视频教学法、讨论法、探究学习法) 1、观看微课 观看微课——图片基本操作,以完成相关习题。 观看微课——图片背景删除,以完成相关习题。 2、小组讨论 小组内部对微课知识进行交流。 3、练习 1)在文档中插入“music 音乐”的剪贴画 2)在文档中插入“c:\\图片\\KSWJ2-8.JPG”的图片 3)“奶茶店宣传单”文档中图片的编辑 4)图文混排练习 5)“图文混排练习”的图片添加图注(使用简单文本框)“大脑”,适当设置文本框的大小,无边框和无填充,并和图片左右居中对齐然后组合。 4、小组点评 (1)小组内部讨论,给出正确结果。 (2)小组互评。 四、成就阶段(5分钟) 学生练习 指导学生练习 班长汇总每组评价结果 填写小组作业评价单 学生观看演示 鼓励学生总结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 1、点评 老师根据小组评价,演示错误点。 2、课堂小结 教师结合学生练习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强调难点和学生操作中的普遍错误.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主题 案例制作:奖状 课程 职称 讲师 名称 授课 计算机基础 总学 时 ○教室?实训室 ○企业 地点 或任务 学习 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应用于案例 理念 1.熟练运用所学知识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习 目标 2. 满足生活、工作只需 3. 独立制作奖状 ○1.分析案例“奖状”的知识点 ○2.制作案例“奖状”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内容 ○3. ○4. ○5. ○6.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学习 ?3. 小组讨论 活动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学习 程序 1.1回顾所学内容 1.2 1.3 1.4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简要说明案例中的知识点 2.2 2.3 2.4 2.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点评学生作业 4.2 4.3 4.4 4.5 学习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成就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案例制作:奖状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学生活动 学生按教师要求进创设意境,导入新课(2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行做题 同学们,通过三节课学习,我们已经把图形相学生提交作业 关知识学习完毕,下面我们来制作一个案例,特别学生预习下一节内的是这个案例没有具体要求,只有效果图,大家以容 美观为重点。 二、陈述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10分钟) 1、演示“奖状”案例中图形的制作方法 2、下发“奖状”案例效果图 三、训练阶段: 学生按老师分配的任务制作(36分钟) 四、成就阶段: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2分钟)(激趣法)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地点 职称 讲师 名称 授课 ○教室?实训室 ○企业 课程 计算机基础 时 总学 主题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或任务 学习 提高排版技能,适应岗位需要 理念 1.掌握页面布局设置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3.5.图文混排——页面、页眉、注释、打印设置 学习 目标 2.掌握文字注释的设置 3.掌握页眉和页脚设置 ?1.页面布局的相关设置 ?2.页眉和页脚及页码 学习 ○3.脚注、尾注及批注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3. 小组讨论 活动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内容 ?4.打印设置 ○5. ○6.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方法 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学习 程序 1.1问题导入 1.2 1.3 1.4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页面布局设置的相关知识 2.2讲解页眉和页脚及页码脚注 2.3讲解、尾注及批注 2.4讲解打印设置 2.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总结这节课的相关知识 4.2 点评学生作业 4.3 4.4 4.5 学习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成就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搜索更多关于: 计算机基础教案课程(完整版) 的文档
计算机基础教案课程(完整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c9dq062aq6o2vt5lzj67d82u9zjet00ihe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