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微观经济试卷模拟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6 7:34:2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五、分析讨论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企业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总是将价格定在市场所能承受的最高的点上”,请判断正误,并利用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理论加以说明。

答:企业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要将其产量(价格)调整到该企业的边际收益MR等于它的边际成本MC的水平。边际收益是指企业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收入增量,边际成本是指企业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成本。当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每增加一单位的产量所带来的收益大于成本,企业的利润就会增加;当产量达到一定水平,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时,则意味着继续增加产量会引起利润水平的下降,这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就会降低产量使利润增加。只有当MR=MC时,企业处于它的最大利润的产量水平,此时对应的价格为企业的最优价格。

2、何谓消费者剩余?请结合图形简要说明

答: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数量和实际支付的总数量之间的差额。用图形表示如上:根据需求曲线Q=f(p)可得到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p=g(Q),表示消费者对每一单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假定市场价格为P0,消费者的购买量为Q0,则在产量0到Q0区间需求曲线下的面积表消费者为购买Q0数量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总数量(=SOPBQ0),而消费者实际支付的总数量为P0?Q0(=SOP0BQ0),二者之间的差额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即为消费者剩余。 3、为什么“在丰收年份,农民的收入反而减少了”,请结合图形运用供求原理加以解释。 答:在丰收年份农民的收入之所以减少,其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

D S2

P 弹性的商品。如图所示,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是缺乏弹性的。农产品丰收使供

S1

给曲线由S1向右平移至S2,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市场均衡点由E1P2

E2

移至E2,农产品均衡价格由P1大幅下降至P2,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

P1 E1 大于农产品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致使农民的总收入减少,其减少量相当于矩形

OP1E1Q1和OP2E2Q2的面积之差。 O Q Q2 Q1

微观经济学考试卷A

三、简答题

1、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答: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为了保持产量不变,每增加一单位的某种要素(如劳动)所能够替代的另一种要素(如资本)的数量不断减少。 2、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的区别 答:(1)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是利润最大化这个一般原则在要素使用问题上的具体化,它可以简单地表述为: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和相应的“边际收益”相等。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等于要素价格W,而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产品价值VMP(VMP=MP·P),因此,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可以表示为:VMP=W,或MP·P=W。 (2)完全竞争消费者的要素供给原则是效用最大化这个一般原则在要素供给问题上的具体化,它可以简单地表述为:“要素供给”的资源的边际效用与“保留自用”的资源的边际效用相等。用公式表示为:

dU dU dU/dl

—— = W·—— 或:—— = W dl dY dU/dY

3、AC、AFC、AVC与MC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可借助图形说明)

答:AC表示平均成本,它等于总成本与产量之比,或者说平均成本等于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之和,即:AC= TC/ Q= AFC+AVC,其形状见下图。

AFC表示平均固定成本,它等于总固定成本与产量之比,即:AFC=FC/Q。由于固定成本是不变的,所以产量越大,每单位产量的平均固定成本就越低(如下图所示)。

AVC表示平均可变成本,它等于可变成本与产量之比,呈U字形状(如下图所示),这是由生产函数的性质所决定的。

MC表示边际成本,它表示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量,即:MC=ΔC/ΔQ,去极限则为:MC=dC/dQ。由于边际成本与固定成本无关,所以,边际成本也可以表示为:MC=ΔVC/ΔQ,取极限则为:MC=dVC/dQ,其形状见下图。

9

在上述各成本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下图予以说明:

从图中可以看出,对于AFC和AVC都下降的产量水平来说,AC也必然下降。然而,AC是在AVC之后达到最低点的,这是因为AVC的增加在一定阶段内尚不能抵消AFC的下降。

从图中还可以看出,当产量水平处于较低的阶段上,MC可能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但达到一个最低点后,则随着产量的进一步增加而增加。之所以如此,是由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所决定的。

另外,从图中也可以看出MC与AC的关系,当MC位于AC之下时,AC是下降的;当MC位于AC之上时,AC是上升的;当AC最低时,MC=AC。

4、垄断者实行三级价格歧视的条件

答:当完全垄断厂商将市场划分为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子市场,并将同一种商品在不同的子市场上按不同的价格销售的时候,我们称该厂商实行的是三级价格歧视。在现实经济中,三级价格歧视是较为常见的销售策略,但厂商要成功地实行三级价格歧视,必须满足两个必要的条件:(1)是市场必须充分隔绝。(2)是各子市场的需求弹性不相同。

5、要素市场的供求与产品市场供求的区别

答:与产品市场相类似,投入要素的价格是由要素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但是,生产要素市场的供求与产品市场的供求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1)从需求角度看,产品市场的需求来自于消费者,消费者购买产品是为了直接满足自己的需要,因而,产品的需求是直接需求;而要素市场的需求来自于厂商,厂商购买生产要素却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是为了生产物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因此,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属于引致需求。(2)从供给角度看,产品市场上的物品都是生产出来的产品;而要素市场上的物品,有些是生产出来的,有些则是要素所有者所天然拥有的(如劳动、自然资源等),因此,生产要素市场的供给还要考虑到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偏好(如收入与闲暇的选择等)。

四、计算题

1、已知生产函数Q=20L+50K-6L2-2K2,PL=15元,PK=30元,TC=660,其中,Q为产量,L与K分别为不同的生产要素投入,PL和PK分别为不同的投入价格,TC为总成本。试求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解:已知,Q=20L+50K-6L2-2K2,于是,MPL=20-12L,MPK=50-4K。

又已知,PL=15,PK=30,根据生产者均衡的条件 MPL MPK 20-12L 15

—— = —— ,则:———— = —— ,整理后得到:K=6L+5/2, PL PK 50-4K 30

又根据已知条件,有:15L+30K=660。将K=6L+5/2代入该式,得到: 15L+30(6L+5/2)=660,解得:L=3(单位),K=20.5(单位)。 即:最优生产要素组合为3单位L和20.5单位K。

2、假定某厂商的需求曲线为Q=10000-100P,其中,Q为产量,P为价格,用元表示。厂商的平均成本函数为AC=30000/Q+50。求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与价格是多少?最大化利润水平是多高? 解:已知,Q=10000-100P,于是,P=100-1/100Q,

则:TR=P·Q=(100-1/100Q)·Q=100Q-1/100Q2,MR=dTR/dQ=100-1/50Q。

又已知,AC=30000/Q+50,于是,TC=AC·Q=(30000/Q+50)·Q=30000+50Q,

则:MC=dTC/dQ=50。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则有:100-1/50Q=50, 解得:Q=2500(单位),P=100-2500/50=75(元)。此时,最大化的利润为:

2

π=TR-TC=(100×2500-2500/100)-(30000+50×2500)=32500(元)。

即: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为2500单位,利润最大化的价格为75元,最大化的利润为32500元。 3、假定某寡头在P=$8的价格水平销售产品,如果该寡头提价,他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q=360-40P,如果他降价,他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q=120-10P。其它情况如下表:

10

q 20 30 40 SMC1($) 3 4 4 SAC1($) 4.50 4.00 4.50 SMC1($) 4 5 6 SAC2($) 5.50 5.00 5.50 问:(1)如果寡头的成本状况由SMC1与SAC1表示,该寡头的最大利润是多少? (2)如果寡头的成本状况由SMC2与SAC2表示,该寡头的最优产量与价格又如何? (3)根据(2)计算该价格下的总利润。

360-40P P≥8 解:根据已知条件:q =

120-10P P<8

9-1/40q q≤40 9-1/20q q≤40

可得:P = 所以,MR=

12-1/10q q>40 12-1/5q q>40

将上述分析及已知的成本状况可画图如下: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该寡头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属于拐折的需求曲线(即斯威齐模型),图中的拐点E即为均衡点,此时,均衡价格为P*=8(元),均衡产量为q*=40(单位)。

(1)当寡头的成本状况由SMC1和SAC1表示,即该寡头厂商的成本正处于边际收益的缺口范围内,此时,该寡头的最大利润为:

π1=P*q* -TC1= P*q* –AC1·q*=8×40–4.5×40=140(元)。 (2)当寡头的成本状况由SMC2和SAC2表示时,,即该寡头厂商的成本亦处于边际收益的缺口范围内,所以,该寡头的最优产量与价格仍然分别为:40(单位)和=8(元)。

(3)根据(2)计算的总利润为:

π2=P*q* -TC2= P*q* –AC1·q*=8×40–5.5×40=100(元)。 五、分析讨论题(每题10分,共20分)(注:任选其中两题作答) 1.何谓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请结合图形简要说明。

3.成本函数与生产函数之间的对偶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图形说明之。

微观经济学试卷B 一、判断题(每题1分,正确的写T,错误的写F,共10分)

1、陡峭的线性需求曲线的弹性小,平坦的线性需求曲线的弹性大。( √)

11

2、正常品与低档品的区别在于:正常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反方向变化,而低档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同方向变化。 (× )

3、需求曲线是从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来的。( √) 4、边际产量递减时总产量一定也是递减的。 (× )

5、af(L,K)

7、LTC与STC具有相似的特征,它们都随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并且先以递减的速率上升,后以递增的速率上升(×) 8、无论采取边际成本定价法还是平均成本定价法,政府对垄断厂商实行管制的结果都是降低了市场价格和扩大了产量,因而对消费者是有利的。( √) 9与产品市场一样,生产要素市场上对要素的需求同样是为了直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10某厂商每年从企业的总收入中取出一部分作为自己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报酬这部分资金被视为经济利润(×)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上移动了,下列哪一个结果是真实的?( A )。 A、价格上升,而数量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B、价格上升而数量下降 C、价格下降而数量上升 D、数量上升,而价格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2、有些消费者在收入低时购买普通轿车,而在收入提高时则购买高级轿车,普通轿车对他们来说是( A )。A 低档商品 B、吉芬商品 C、必需品 D、正常品

3、当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时,预算线的位置会发生( A )。 A、平行移动 B、不变 C、斜率的变化 D、截距的变化

4、某月内,X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与互补品的价格均上升,且分别引起该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40单位和70单位,则在它们共同作用下该商品需求数量( C )。 A、减少110单位 B、增加110单位 C、减少30单位 D、增加30单位

5、当两种商品中的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两种商品的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为( C )。 A 0 B、1 C、负 D、正

6、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 B )。

A 为正值且不断增加 B、为正值但不断减少 C、为负值但不断增加 D、为负值切不断减少 7、正常物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量减少的原因在于( C )。

A、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B、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C、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D、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8、当生产函数Q=f(L,K)的APL为正且递减时,MPL可以是( D )。 A、递减且为正 B、递减且为负 C、为0 D、上述任何一种情况 9、等成本曲线围绕它与横轴(代表X)的交点逆时针转动表明了( C )。

A X的价格上升了 B、X的价格下降了 C、Y的价格上升了 D、Y的价格下降了 10、下列行业中最接近于完全竞争模式的是( D )。 B、 飞机 B、香烟 C、汽车 D、农业

12

搜索更多关于: 微观经济试卷模拟 的文档
微观经济试卷模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cckh1s4r52nsft0jg63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