钣 金 成 形 性 能
一 概论 1 .钣金成形性能研究课题的范围和性质
金属变形的两个明显不同的范畴,弹性与塑性。 金属成形,必须在塑性范围内进行,才可以得到 永久变形,其定义不像弹性那样精确,然而也有 一些解析方法和试验结果,并诞生了塑性理论。 钣金成形必须超过弹性极限,但不应超过缩颈阶 段,因为超过缩颈阶段,特别是出现局部缩颈后 纵然可以得到所要求的形状,但在后续成型工序 及使用中横容易招致破坏。
所以研究的范围主要是限于弹性极限到局部缩 颈点之间的塑性区。对象限与3mm以内的薄板料
1)应力与应变虽然是一个统一体的两面,但 用塑性理论解决问题时,主要是考虑受力及应力状 态,故叫塑性力学。成形性能主要考虑变形及应变 形态,尤其是最大的极限变形状态。
2)由于以上关系,塑性理论解决问题必用的平 衡方程,考虑成形性能时就不见得用到,因为成形 性能主要考虑变形的过程及结果,不是某一个平衡 状态。体积不变条件,是这方面唯一经常用到的条 件
3)工艺参数如极限压延比,是一种工艺的综合
极限指标,成形性能考虑的是各个局部的(极限)变形,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2 .钣金成形性能研究的内容和问题
1)材料加工性能和钣金的成形性能
实践证明,改善材料的加工性能,常常比改进加工方法本身能收到更大的经济效益。图1-2所以,为一个钣金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希望能具备的各种加工性能。 钣金加工阶段所需要的加工性能,可叫做冲压性,一般包括冲剪性,成形性和定性性三个方面。
冲剪性是指板材适应冲裁与剪裁加工的能力。80% ~ 90%钣金件的毛料是经冲剪提供的
成形性是指板材适应各种成形加工的能力。大多数钣金零件都需要成形工序,使平板毛料变成具有一定形状的零件。
定形性是指在成形外力卸去后,板料保持其已得形状的能力。由于塑性变形中总包含有弹性分量,外力卸除时,已成形的板料会产生一定的回弹。由于回弹的互相牵制,还会出现残余应力,零件在储存和使用期间,这些残余应力还可能引起零件变形和开裂。
在上述三个方面中,成形性国外研究得最早,最多,也最有实际效果,故我们也首先抓成形性的研究。
按材料在成形过程中所承受的变形方式来分类,一般可分为:
(1) 弯曲成形(包括拉弯) (2) 压延成形
(3) 胀形(还包括拉形、局部成形)
(4) 拉深成形(包括单向拉深、翻孔、凹弧翻边等) (5) 收缩成形(包括收边、管子缩颈、收口、凸翻边等)。 (6) 体积成形(包括旋薄、变薄压延、喷丸成形、压印等)
当前所谓板料的成形性,一般是指板料对前四类成形方法的适应能力。剧统 计,形状复杂,成形难度较大的钣金件,绝大多数属于压延或胀形,或这两者不同的复合成形。
成形性中最为重要的是成形极限的大小。钣金在成形过程中存在两种成形极限,一是起皱,另一是破裂。成形极限可以用“发生起皱或破裂之前,材料能承受的最大变形程度”来表示。薄钣金很容易起皱,对应不起皱的允许变形程度常常很小。在实际生产中,起皱可用压边圈(或类似的机械夹持)等方法来预防,故起主导作用的的极限经常是破裂。材料的破裂是在受拉的情况下,经过弹性变形—均匀塑性变形—分散性失稳—集中性失稳几个阶段才发生的。故在成形性研究中,板料抵抗拉伸失稳的能力,是个重要的内容。
对汽车钣金来讲,更换材料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成形性的问题。下面是日本冶金公司对他们的几百中钢、铝、铜等薄板提供六个方面15项成形性能方面的数据,供
订货者选择。
A 板厚
B 单向拉深试验的数据 ① 抗拉强度бb ② 屈服点 бs
③ 屈服比бs / бb ④ 极限伸长率еp ⑤ 均匀伸长率δ ⑥ 应变刚指数n值 ⑦ 厚向异性系数γ值 ⑧ 平面异性系数△γ值 C 弯曲试验的数据
R/t(弯曲内半径与厚度比,弯角180°) D 硬度试验的数据——硬度值 E 成形试验的数据
① 埃利克森值——IE(A),IE(B)
② 斯威弗特压延比值——L.D.R(或βk) ③ 福井试验值——C.C.V
F 显微组织试验的数据——晶粒度 2)成形性能研究的问题
成形性能中最为重要的是成形极限的大小。成形极限可理解成为钣金在发生破裂前能够得到的变形程度,也就是我们说的“塑性”。塑性不是金属的本性,而是金属的一种状态。一种金属的塑性大小,不仅与其成分、组织有关,还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 变形方式——材料在变形过程中所受的应力应变状态 ② 变形条件——变形温度、速度、外摩擦等条件 ③ 变形经历——(变形历史) ④ 附近材料的应变剃度
再者,在具体生产中,一种牌号钣金的塑性,还与以下具体生产条件有关 ① 尺寸效应(因尺寸的增大或缩小而引起的成形性差别) ② 边缘状况 ③ 模具参数
④ 机床工作参数 ⑤ 摩擦润滑情况 ⑥ 工人操作情况
故同一种牌号的钣金,即使对同一种成形方式,因具体生产条件不同,其适 应能力还可能不同,因此评定一重钣金成形性能的指数,如要求能与各种具体生产工艺参数定量地相对应,则非常的繁琐,指数过分繁多了,就失去评定的意义。但如评定的指数过少,则将有很多因素的影响不能得到反映。用尽量少的指数,把各种主要因素的影响都包括进去。此外,钣金的成形性能在成形过程中,还是随变形程度的增加而变化的,需要找到变化的规律,并统一规定用多大变形程度的成形性能指数,来代表材料的成形性能。所以,钣金成形性能研究的问题可概括为“四多一变”。即零件形状多,成形方法多,材料牌号多,影响因素多,而且一种牌号材料成形性能,在成形过程中还是变化的。
3.鉴定钣金成形性能的指数与试验
1)概述
① 基本成形性能指数及试验 ② 模拟成形性能指数及试验 ③ 成形性能曲线及试验 ④ 特定成形性能指数及试验 ⑤ 金属学的成形性能指数及试验
A 基本成形性能指数及其试验
ⅰ. 单拉试验求得的成形性能相关指数
从单拉试验求得的使用性能数据,可找到下述与成形性相关的定性关系: ① 屈服点бs和抗拉强度бb高,所需要的成形力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