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六
能力风暴WER能力挑战赛—“史前时代”竞赛规则 一、任务
史前时代一般是指人类产生到文字出现之间的时代。由于各地人类发明文字的时间都有不同,所以史前时代没有一个适用于各地的特定时间。不过,作为一个泛称,史前时代通常指公元前4000年以前的时期。举例,尚未发现
文字记载的石器时代(前250万年-前4000年)是史前时代,青铜器时代(前4000年-各地不同时期完结)以后有文字记载之起就可称为信史时期。中国夏朝就是史前时代。商朝人使用甲骨文,故商朝是信史。
广泛地说,史前时代可以追溯到自宇宙诞生以来至信史时期之前的整个时期,但实用上通常只用来描述自地球上有生命开始后的时期,甚至只描述类人生物出现后的时期。对于人类的史前时代的划分,史前史学家通常使用由丹麦考古学家克里斯蒂安?朱金森?汤姆森提出的“三代法”,根据人类对工具的使用程度将史前时代划分为三个时期,分别称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而研究人类出现前历史的学者则喜欢使用地质年代来划分时段。
而至于史前时代的结束,则取决于人类开始使用文字来记载的早晚。在不同的文化中,书写工具的产生有先后之分,但一般都是在青铜时代的晚期或铁器时代早期。
2014年,智能的WER机器人在一次调查埃及胡夫金字塔之谜的任务中,通过图像和机关暗示,打开了一个五彩的闪光通道,没想到这通道尽然是时光隧道!勇敢的WER机器人进入隧道后被传送到了石器时代。通讯联系已经中断,WER机
器人依据帮助人类的本能程序帮助当地的原始人类生产和生活。最终
1
WER机器人在时光隧道关闭前回到了2014,将这一惊世发现带回了2014。
二、场地
图1场地效果图
1.场地框架
二楼:104×116cm,距离底楼约65cm,有55 ×43cm缺口为楼梯口。 二楼地板由透明亚克力板拼成,上面贴好线条和模型位置标记 楼梯斜度30°,宽度为 40cm,上面铺有白板,中 宽黑线。 间有2cm 底层204×240cm,地面由木板拼成,上面铺喷绘布。
图2 场地框架图
底楼 横梁高度:横梁下表面距离底楼上表面35cm。图中使用的均为2×2cm铝合金型材。
2
图坛层)图
3
3、祭(二示意
图4、石器时代(一层)示意图 图5、时光隧道(斜坡)示意图
场地框架是由型材和板材搭建而成,分为:祭坛(二层)、石器时代(一层)、时光隧道(斜坡)。
如图1所示:祭坛与石器时代由时光隧道连接,搭建步骤参考图2(注:底层地板不是必须的,只要平整即可)。场地框架搭建好后,祭坛(二层)的地板是透明的,上面已经粘贴好白线和任务模型的摆放位置标记,白色线宽2厘米(±0.1厘米)(详见图3);石器时代(一层)铺设喷绘纸,上面有黑线和一些任务模型的摆放位置标记,黑色主线宽3厘米(±0.1厘米),黑色辅助线宽2厘米(±0.1厘米)(详见图4);时光隧道(斜坡)上面有黑线,一端有垂直线,黑色线宽2厘米(±0.1厘米)(详见图5)。
2.任务模型
使用场地器材中包含模型组件搭建任务模型,搭建完成后放在场地内标记好的位置上。任务模型的简要介绍见下表: 启示录(初始) 4
启示录(完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