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重要的电压值:
①一节干电池U=1.5V ②家庭电路U=220V ③对人体的安全U≤3 6、电压的测量:电压表;电路符号:—V— ○
7、使用规则:
①并联在电路中; ②“+”进、“-”出; ③必须选择正确量程;
注:电压表可以直接连到电源两极,测出电源的电压。
电压表相当于一段断开的导线,不会对所测的电路产生影响。
表示字母 单 位 测量工具 测量工具 的使用 不同点 相同点 电流 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I 安(A) 电流表 串联 电压 推动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U 伏(V) 电压表 并联 1.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2.正确选择量程。 8、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分压)。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的电压(等压)。 串联电路:等流分压; 并联电路:等压分流。
第6节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材料、粗细相同的导体,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2、材料、长度相同的导体,横截面积越大(越粗),电阻越小。
3、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长度、粗细相同,但材料不同的导体电阻不同(导电能力是材料的一种特性)。 4、与温度的关系--金属导体的温度升高,电阻增大。(金属导体随温度升高,原子热运动加剧,起导电作用的定向运动电子在运动过程中碰撞金属原子的几率增大,因此电子的定向运动的阻力增大,导致电阻增大。)
5、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6、某些材料的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电阻会突然消失,这就是超导现象(如水银在-269℃时,电阻会突然消失)。
利用超导原理,出现了磁悬浮列车。
7、人体电阻的平均值是1000~2000欧;不同的人电阻是不同的;
当气温高或人体出汗时,电阻较小;
在气温低、空气干燥的冬天,人体皮肤很干燥时,电阻较大。
8、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分担电压,保护电路;
调节电阻R两端的电压。
当导体的电阻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9、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数学表达式:I=U/R U=IR R=U/I
注:I、U、R必须是对同一段导体的三个量。
10、欧姆:德国物理学家,热心于电学研究。
第7节 电路分析与应用
1、电路中并联的电灯(或其他用电器)过多,电源输出的电流过大,会引起电源超载而损坏电源,或导线过热而发生火灾。
2、并联电路中,某条支路上的电阻越小,则该条支路上的电流越大。
3、串联电路中:通过各电阻的电流相等;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两端电压之和;总电阻等于各用电器电阻之和。
4、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各电阻上的电压相等(总电压与各支路电压相等);总电阻的倒数等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 流 I=I1=I2=…=In I=I1+I2+…+In 电 压 U总=U1+U2+…+Un U总=U1=U2=…=Un 电 阻 R=R1+R2+…+Rn 1/R=1/R1+1/R2+…+1/R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