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60多年来,世界银行历届行长均由美国人担任,而其姊妹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则一直由欧洲人把持”本质上反映了美欧等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控制世界经济规则制定的主导权。
6.阅读战后世界关税与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世界关税平均水平在不断下降 ②世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 ③各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 ④经济全球化在逐步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从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①②是正确的,而关税平均水平在不断下降说明各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世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说明经济全球化在逐步形成。
7.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 ) A.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 B.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 C.实现了自由贸易 D.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 答案 B
解析 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故A不正确;只能说体现自由贸易精神,故C说法不正确;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反映了世界向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故B正确。
8.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的三大支柱,对其历史地位相同点的概括,最全面的是( )
①美国经济势力膨胀的产物 ②美国都占有特殊地位 ③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④抑制了贸易保护主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战后形成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是美国经济势力膨胀的产物,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贸易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①②正确。同时也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③正确。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缺乏解决争端时的法律强制措施,因此无法从根本上抑制贸易保护主义。④错误。故A项为最佳答案。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到二战之间,各国货币基本上没有遵守一个普遍的汇率规则,处于混乱的各行其是的状态。主要发达国家把一些在贸易、金融上与其有密切联系的国家以及国外殖民地联在一起组成货币集团并相互对抗,使外汇交易向有利于这些大国的方向发展。——《世界通史资料汇编》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初,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一些国家出台了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措施。欧洲各国的许多人一度拒收美元。——《经济发展史》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为改变这一局面,西方大国作出了什么努力?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答案 (1)现象:各国货币汇率混乱,各货币集团无序竞争。努力: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影响: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使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发展;形成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
(2)问题: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原因:日本、西欧崛起;美国实力相对削弱;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提炼材料即可作答。第二小问结合时间信息“一战到二战之间”,显然大国们在二战后为改变货币汇率混乱而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再回答第三小问影响就可迎刃而解。第(2)问,第一小问从“20世纪70年代初,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上得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信息。第二小问即可结合所学知识轻松作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