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2(第二章)
根据教材第二章内容,填写下列表格。请归纳出不同阶段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并整理出相应的语言教育活动策略。 特 点 教育活动 0—3个月:1、听觉敏锐,对语音较敏感具有一0—4个月阶段:1.用各种定的辨音水平;2、与成人面对面进行“交谈”时语音和声音来刺激婴儿,婴儿会产生交际倾向;3、能发出一些简单的音节,培养婴儿有意倾听的习多为单音节。 惯;2.经常和婴儿进行面4—8个月:1、经常发出连续的音节;2、与成人对面语言交流的发声感交往中出现学习规则的雏形;3、能辨别一些语调、染;3.开展有趣的游戏活语气和音色的变化;4、懂得简单的词、手势和命动,训练听音和发音能力。 令,理解具有情境性;5 、出现小儿语,会用语4—10个月阶段:1.继续音来吸引别人的注意。 用语言刺激婴儿,进行模9—12个月:1、不同的连续音节明显增加,近似仿发音练习;2.用强化、词的发音增多;2、开始真正理解成人的语言;3、鼓励方法进行相互模仿,语言交际功能开始扩展;4、开口说话,出现有意诱导婴儿发音;3.开展语义的单词。 言游戏,提高听力和发音1岁—岁半:1、理解语言迅速发展;2、会给常水平。 见的物体命名(语言泛化、窄化 、特化);3、继10—18个月阶段:1.鼓励婴儿掌握新的语音,并反语续讲“小儿语” 常用省略音替代音和重叠音 音 岁半—2岁:1、能理解的词汇数目和种类“与日复练习和强化;2.用语言俱增”;2、语言理解逐步摆脱具体情境的制约词与婴儿交往,尽量让婴儿语理解能力不断提高;3、喜欢提问,语言上出现多说话。 0“反抗行为”;4、掌握新词的速度猛进,处于词2—3岁阶段:1.在听说游语爆炸阶段;5 、处于双词句为主阶段,双词句戏中发展婴儿听音、辨音至增长速度加快。 能力;2.及时发现问题,32岁—2岁半:1、基本上能理解成人所用的句子;纠正发音错误。 岁 2、语音逐渐稳定和规范,发不出的语音逐渐减少; 3、能运用多种简单句句型,复合句也初步发展;4、疑问句逐渐增多;5、语言常常使用接尾策略。 2岁半—3岁:1、词汇量迅速增加,对新词感兴趣;2、能抽象句子规则,常表现出系统整合的语言内化能力;3、能说出完整的句子,出现了多词句和复合句;4、说话不流畅,表达常有“破句现象”;5、言语功能呈现出越来越丰富、准确的趋势。 1、从9个月开始真正理解语言。 1.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2、1岁至1岁半阶段:头脑中关于词和具体事物帮助婴儿掌握新词,扩大情景的联系越来越多,能理解更多的词和简单的词汇量。 句子。 (1)用动作、实物配合法,词3、1岁半至2岁阶段:词汇量的迅速增加,出现建立语词和实体之间的联。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能摆脱具系。 汇 “词语爆炸现象”体情境制约理解词语。 (2)经常与孩子“交谈”,4、2岁至2岁半阶段:词汇迅速增长,对词义的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 理解日益加深,词的概括程度进一步提高。求知(3)运用强调和重复的方欲强烈,对新词感兴趣。 法,帮助婴儿掌握新词。
第 5 页 共 5 页
2.开展语言游戏,发展婴儿学习词汇兴趣。 1、1岁—1岁半后出现单词句。 1、为婴儿提供良好的言语2、1岁半到2岁后出现双词句。 示范和榜样。 3、2岁以后能运用多种简单句,并不断增加;有2、培养儿童多看、多听、时也出现复合句,但数量少,比例小。 多说、多练的好习惯。 4、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说话所用的句子有延伸趋3、开展早期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语势,句中含词量增加。 随时帮助婴儿正确使用法 5、2岁左右,婴儿开始使用疑问句,并呈迅速增4、长趋势。 语言。 6、在1岁半至2岁半学会接尾策略。 7、用原有的规则去解释、同化,对句子规则进行系统整合。 8、说话不流畅,表达常有“破句现象”。 1、发音水平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提高。 1.开展游戏活动,提高儿32、儿童发声母比发韵母困难,错误较多(z、c、 童辨音、发音能力。 至s、zh、ch、sh、r、n、l) 。 2.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练习63、儿童语音发展受到方音的干扰与影响。 发音。 岁 4、发生语音意识。 3.组织念儿歌童谣、绕口语令等活动训练发音。 音 4.开展集体训练,纠正方言影响。 5.养幼儿的言语表情。 6.培养幼儿语言交往的素养。 1. 词汇数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1. 帮助幼儿丰富词汇。 2. 词类范围不断扩大。 2. 帮助幼儿正确理解词义。 词3. 词义理解的深化。 3. 帮助幼儿准确运用词汇 4. 不同词类词义的发展各有特点。 汇。 1. 句型的发展:从不完整句向完整句;从简单句1.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到复合句;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从陈述句到非儿清楚完整的表达能力 陈述句。 2. 用口头造句的形式培2. 语句结构的变化:从混沌一体到表达内容、词养幼儿表达能力。 语性、结构层次的逐渐分化;从松散到逐步严谨;3. 用竞赛、游戏等多种形法 由压缩、呆板逐渐扩展和灵活。 式提高幼儿说完整句、修3. 句子含词量的增加 饰句等不同句型的积极4. 语法意识的出现 性。 1、幼儿已经具备阅读能力,阅读材料不是文字材1.选择适龄的读物。 料而是图画材料,阅读的方式除了自己看以外,2.以身作则培养家庭的阅前还可以借助成人的帮助来阅读。 读氛围。 阅2、分析阶段:儿童对图画的理解往往是单个的局3.读书给儿童听,唤起儿读 部的,对图画内容的表达常常是出在“给事物命童的情感共鸣。 名”阶段,即说出“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4.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共
第 6 页 共 6 页
3、综合阶段:儿童开始能够把图上的内容经过组织后表达出来,能够表达图画中事物之间的联系,表达开始带有情境性,但还不连贯。 4、分析综合阶段:儿童阅读画报时,开始能够完整地理解画面的内容,能够把看到的和说出的统一起来,把看到并理解了的图画内容准确而迅速地说出来。表达不仅具有情境性,而且具有了连贯性和流畅。
读。 5.善用故事录音带。 6.采用多种参与形式。 第 7 页 共 7 页
作业3 (第四章)
归纳整理教材第四章内容,填写下列表格。请描述各类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基本特征、主要类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 基本特征 主要类型 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 1.围绕文学作品展开学文学欣赏:1.文学欣赏1.初步感知文学作品 习活动。 作品的传递。2.多通道2.理解体验作品经验 2.包含感受、理解与表地参与,相互作用。3.通3.迁移作品经验 过形象的解释帮助儿童4.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文学作现的审美目标。 品学习 3.整合相关的学习内理解作品。4.采用适宜述 容。 的提问方式。 4.提供多种与文学作品文学创造:1.复述和朗相互作用的途径。 诵。2.表演。3.创编 1.谈话活动应拥有一个1.日常生活中的谈话。 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幼儿感兴趣的话题。 2.有计划的谈话活动。 谈话话题。 2.谈话活动注重多方的3.开放性的讨论活动。 2.鼓励幼儿围绕话题自信息交流。 由交谈。 谈话 3.谈话活动拥有宽松自3.引导幼儿围绕中心话由的交谈气氛。 题逐步拓展交谈内容。 4.谈话活动中教师起间4.教师隐性示范新的谈接指导作用。 话经验。 1.讲述活动需要有一定从讲述内容:1.叙事性1.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的讲述对象。 讲述。2.描述性讲述。2.运用已有经验自由讲2.讲述活动是培养独白3.说明性讲述。4.议述。 语言的主要途径。 论性讲述。 3.引进并学习新的讲述讲述 3.讲述活动具有相对正从讲述对象:1.看图讲经验(讲述思路的指导、式的语言情境。 述。2.实物讲述。3.情讲述全面性的指导、讲述4.讲述活动中需要调动景表演讲述。 基本方式的指导)。 幼儿的多种能力。 1.在游戏中蕴含着语言1.语音练习的游戏。 1.创设游戏情景,引发教育目标。 2.词汇练习的游戏。 幼儿兴趣。 2.将语言学习的重点内3.句子和语法练习的游2.交待游戏规则,明确听说 容转化为一定的游戏规戏。 游戏玩法。 游戏 则。 4.表述能力练习的游3.教师指导幼儿游戏。 3.在活动过程中逐步扩戏。 4.幼儿自主游戏。 大游戏的成分。 1.早期阅读活动需要丰1.阅读区活动 1.幼儿自己阅读 富的阅读环境。 2.有计划的早期阅读活2.师幼共同阅读 早期阅读活动与讲述动 3.围绕阅读重点开展活早期 2.动 阅读 活动紧密相联。 3.早期阅读活动应具有4.归纳阅读内容 整合性的特点。
第 8 页 共 8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