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高考物理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6分)如图所示,A、B、C三个同心球面是同一个点电荷周围的三个等势面,已知这三个球面的半径之差相等.A、C两个等势面电势分別为φA=6V和φC=2V,则中间B等势面的电势是( )
A.一定等于4V B.一定低于4V C.一定高于4V D.无法确定
2.(6分)一个物体在一条直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经过直线上的A、B两点,已知AB间的距离为4m,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m/s2,则物体到达B点的速度大小可能为( ) A.2m/s
B.3m/s
C.4m/s
D.5m/s
3.(6分)如图所示,某钢制工件上开有一个楔型凹槽.凹槽的横截面是一个直角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是∠A=30°,∠B=90°,∠C=60°.在凹槽中放有一个光滑的金属球,当金属球静止时,金属球对凹槽的AB边的压力为F1、对BC边的压力为F2,则
的值为( )
A. B. C. D.
4.(6分)某轰炸机在演习轰炸地面目标时,将炸弹以某一速度水平射出,地面
监视系统显示出炸弹从B点飞出后的运行轨迹,如果只考虑炸弹的重力作用,已知物体从B点到C点与从C点到D点的时间相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从B到C和从C到D重力做功之比为1:1
B.物体从B到C和从C到D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之比为1:3 C.物体运动到C点和D点重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1:3
D.物体从B点到C点与从C点到D点的动能改变量之比为1:2
5.(6分)某发电站用交变电压远距离输电,在输送功率不变的前提下,若输电电压降低为原来的0.9倍,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因I=,所以输电线上的电流减为原来的0.9倍 B.因I=,所以输电线上的电流增为原来的C.因P=
,所以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原来的0.92倍
D.若要使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不变,可将输电线的电阻减为原来的0.9倍 6.(6分)1876年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罗兰在亥姆霍兹的实验室中完成了著名的“罗兰实验”:罗兰把大量的负电荷加在一个橡胶圆盘上,然后在圆盘附近悬挂了一个小磁针,使圆盘绕中心轴高速旋转,就会发现小磁针发生了偏转.忽略地磁场对小磁针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小磁针发生转动的原因是电磁感应 B.使小磁针发生转动的原因是电流的磁效应
C.当小磁针位于圆盘的左上方时,它的N极指向左侧 D.当小磁针位于圆盘的左上方时,它的N极指向右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