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2020年01月06日-8176)
1:个体在3~6岁处于()
A、童年期B、幼儿期C、少年期D、青年期
2:柯尔伯格的分类,中学生的道德主要处在()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他律水平 3:问题行为与差生、后进生等问题学生的()。
A、对象不同B、概念不同C、都是对学生的总体评价D、都是一个教育性概念
4:道德评价能力是道德认识发展的标志,中学生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趋势表现为() A、从他律到自律B、从结果到动机C、从片面到全面D、从态度到行为E、从对人到对己
5:人际吸引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及()。 A、态度一致B、行动一致C、观点趋同D、相互理解与扶持
6:教学目标对教学行为具有“引火线”式的引发作用,表明教学目标具有() A、聚会功能B、导向功能C、激励功能D、启动功能
7:下列有关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事件中,属于初创时期发生的事件是()。
A、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B、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的成果,大大扩充其内容C、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教育心理学自此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D、计算机辅助教学(CAT)的研究与应用
8:定势只可以成为正迁移的心理背景。() 对错
9: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
A、维持动机作用B、促进和维持功能C、思想教育作用D、培养纪律功能 10:问题解决的试误说的奠基人是()。
A、桑代克B、苛勒C、布鲁纳D、纽厄尔和西蒙 11:迁移的图式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里德B、贾德C、苛勒D、罗斯
12: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都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对错
13:在学校学习中,技能的学习以()的掌握为前提。 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陈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
14:()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B、道德C、态度D、情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