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课时4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
考点二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
[示向题组]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会使溶液浓度偏高
( )
(2014·全国大纲,6C)
(2)因为Ca(OH)2能制成澄清石灰水,所以可配制2.0 mol·L-1的Ca(OH)2溶液
( )
(2014·广东理综,9D)
(3)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
( )
(2014·新课标全国Ⅰ,12A)
(4)配制溶液 ( )
(2014·山东理综,10A)
(5)配制0.100 0 mol·L-1氯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
( )
(2013·福建理综,10C)
(6)用固体NaCl配制0.5 mol·L-1的溶液,所用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 )
(2013·山东理综,11C)
(7)用
配制100 mL 0.100 0 mol·L-1 K2Cr2O7溶液( )
(2012·天津理综,4D)
(8)在50 mL量筒中配制0.100 0 mol·L-1碳酸钠溶液
( )
(2012·福建理综,6C)
(9)用10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pH=1的盐酸配制100 mL pH=2的盐酸
( )
(2012·安徽理综,10B改编)
(10)用量筒量取20 mL 0.500 0 mol·L-1 H2SO4溶液于烧杯中,加水80 mL,配制成0.100 0 mol·L-1 H2SO4溶液
( )
(2011·江苏,7B)
(11) ( )
(2010·安徽理综,8B)
(12)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
( )
(2010·山东理综,14B)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考向揭示】
由以上题组训练,可得出本考点的基本命题方向如下: 1.溶液的配制步骤及仪器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
[跟进题组]
1.(2015·淮北模拟)配制100 mL 1.0 mol·L-1 Na2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称取10.6 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定容 B.称取10.6 g无水碳酸钠置于烧杯中,加入100 mL蒸馏水,搅拌、溶解 C.转移Na2CO3溶液时,未用玻璃棒引流,直接倒入容量瓶中
D.定容后,塞好瓶塞,反复倒转、摇匀
解析 溶质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A错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应在容量瓶中进行,所配溶液的体积是100 mL,而不是溶剂为100 mL,B错误;应用玻璃棒引流,直接倒入容量瓶易漏出液体,产生误差,C错误。 答案 D
2.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误差,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 )。
①用天平(使用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 ②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 ③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④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⑤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解析 用天平(使用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物质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溶质质量偏小,浓度偏低;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溶质质量偏小,浓度偏低;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没有影响;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溶液体积小,浓度偏高;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溶液体积大了,浓度偏低。 答案 A
3.(2015·南昌高三检测,17)实验室需要配制0.50 mol·L-1 NaCl溶液480 mL。 按下列操作步骤填上适当的文字,以使整个操作完整。
(1)选择仪器。完成本实验所必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等质量的两片滤纸。 (2)计算。配制该溶液需取NaCl晶体______ g。 (3)称量。
①天平调平之后,应将天平的游码调至某个位置,请在下图中用一根竖线标出游码左边缘所处的位置:
②称量过程中NaCl晶体应放于天平的________(填“左盘”或“右盘”)。
③称量完毕,将药品倒入烧杯中。
(4)溶解、冷却。该步实验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5)转移、洗涤。在转移时应使用玻璃棒引流,需要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是为了_________。
(6)定容。向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________处,改用________加水,使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7)摇匀、装瓶。
解析 配制480 mL 0.50 mol·L-1的NaCl溶液,必须用500 mL的容量瓶,另外还需要胶头滴管和玻璃棒。m(NaCl)=0.50 mol·L1×0.5 L×58.5 g·mol1≈14.6
-
-
g(托盘天平精确到0.1 g)。用托盘天平称量时,物品放在左盘。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
答案 (1)500 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玻璃棒 (2)14.6 (3)①
②左盘
(4)搅拌,加速NaCl溶解 (5)保证溶质全部转入容量瓶中 (6)1~2 cm 胶头滴管 【归纳总结】 误差分析的理论依据
nB根据cB=V可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nB和溶液的体积V引起的。分析误差时,关键要看溶液配制过程中引起了nB和V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若nB比理论值小,或V比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nB比理论值大,或V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