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系2穴,均位于正中线上,前隐珠穴在涌泉穴(体穴)前0.4寸,后隐珠穴在涌泉穴后0.6寸处。
【主治】前后隐珠穴均用于治疗高血压、精神分裂症、癫痫、高热昏迷等病症。
15、肾穴
【定位】涌泉穴旁开1寸处,与小肠穴对直。共2穴。
【主治】高血压、精神分裂症、急性腰痛、尿潴留等症。
16、癌根1穴
【定位】肝穴前1寸,与肝穴对直。
【主治】本穴对胃、贲门、食道下段恶性肿瘤,有镇痛及改善症状的作用。刺激时宜透向涌泉、然谷、公孙等穴。
17、大肠穴
【定位】共2穴。左大肠穴位于后隐珠穴内侧1.2寸向后位于后隐珠穴外侧2寸向后0.2寸处。
寸处,右大肠穴
【主治】腹痛、肠功能紊乱症、慢性结肠炎等。
18、膀胱穴
【定位】涌泉穴前1寸,在正中线上。
【主治】遗尿、尿潴留等症。
19、生殖器穴
【定位】膀胱穴前0.3寸,在正中线上。
【主治】月经不调、白带、睾丸炎、尿潴留等。
20、癌根2穴
【定位】位于膀胱穴内侧2寸前0.1寸处。
【主治】本穴对脐部以下的内脏肿瘤及淋巴转移癌有镇痛和改善症状的效果。刺激时宜透向公孙、涌泉、癌根1穴等。
21、肛门穴
【定位】在里陷谷穴前0.6穴;位于正中线上。
里陷谷穴位置为陷谷穴掌侧面对应点。
【主治】脱肛、痔等肛门疾患。
22、癌根3穴
【定位】在里侧肺穴前0.6寸处。
【主治】本穴对食道上、中段与肺、颈、鼻、咽部等处恶性肿瘤;有镇痛、解痉和改善症状的作用。
三、新增足穴
新增足穴颇多,现择常用且与前述穴位不重复者予以介绍,共25穴,均以编号命名。
1、2号穴
【定位】足底后缘中点直上3寸,内旁1寸处。
【主治】三叉神经痛等。
2、3号穴
【定位】位于正中线上,外踝与内踝连线之中点。
【主治】神经衰弱、癔病、失眠、低血压、昏迷等。
3、4号穴
【定位】足底后缘的正中点直上3寸,外旁开1寸。
【主治】肋间神经痛、胸闷、胸痛。
4、5号穴
【定位】足底后缘的中点直上4寸,外旁开1.5寸。
【主治】坐骨神经痛、阑尾炎、胸痛等。
5、6号穴
【定位】足底后缘中点直上5寸,内旁开1寸。
【主治】痢疾、腹泻、消化道溃疡病等。
6、7号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