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红桥区2019-2020学年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校模拟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豆腐是营养丰富的食物,每100 g豆腐中平均含磷119 mg。这里的“磷”指的是 A.磷元素 B.磷单质 C.P2O5 D.磷的化合物 【答案】A
【解析】这里的“磷”指的是磷元素,元素属于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A。
2.用滤纸做成的无色小花喷洒某无色溶液后放在烧杯口上方,片刻后变成红色。请推测喷洒液和烧杯中溶液可能是( ) A.石蕊试液和浓盐酸 B.酚酞溶液和小苏打溶液 C.石蕊试液和溶液硫酸 D.酚酞溶液和浓氨水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石蕊溶液呈紫色,题干中无色小花喷洒上喷洒无色溶液,不符合题意;
B、酚酞为无色溶液,小苏打溶液是碳酸氢钠溶液,不具有挥发性,小花不会变红,不符合题意; C、石蕊溶液呈紫色,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小花不会变红,不符合题意;
D、酚酞为无色溶液,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气溶于水呈碱性,会使酚酞变红,小花会变红,符合题意。故选D。
3.已知:CaCO3?CO2?H2O?Ca?HCO3?2,且Ca (HCO3)2易溶于水。按如图进行实验,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当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先发生反应:Ca(OH)2+CO2═CaCO3↓+H2O,当氢氧化钙完全反应后,碳酸钙与遇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易溶于水的碳酸氢钙。
A、由上述分析可知,沉淀的质量不可能增大到一定值时不再变化,故A错误; B、由题意可知,开始时沉淀的质量应为0,故B错误;
C、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是固定不变的,故C错误;
D、由上述分析可知,随着二氧化碳的通入溶液的导电能力逐渐减弱,当氢氧化钙完全反应时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小到最小,随着二氧化碳与碳酸该的反应,溶液的导电能力又增强,当碳酸钙完全反应后,不再增强,故D正确。 故选:D。
4.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B.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气体生成,则有气体生成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C.原子核是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则所有原子核中都含有质子和中子 D.有氧气参加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中一定有氧气参加 【答案】A 【解析】 【详解】
A、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一定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故A正确;
B、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之一是有气体生成,但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B错误;
C、原子核是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原子核中不一定都含有质子和中子,如氢原子中不含中子,故C错误; D、有氧气参加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中不一定有氧气参加,如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氢气发生了氧化反应,故D错误。故选A。
5.食品包装袋的制造材料聚乙烯属于下列物质中的 A.天然纤维
B.含成纤维
C.合成橡胶
D.塑料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天然纤维是天然存在的纤维,而聚乙烯则由人工合成,故A错误; B、合成纤维是有机高分子材料的一种,聚乙烯不属于合成纤维,故B错误; C、合成橡胶是有机高分子材料的一种,聚乙烯不属于合成橡胶,故C错误;
D、塑料的种类较多一般为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聚乙烯是其中的一种,故D正确;故选D。 6.分类可以使我们有序地研究物质,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A.盐:AgCl、Na2CO3、Mg(NO3)2 B.氧化物:NO、H2O2、C2H5OH
C.碱:KOH、Fe(OH)2、Cu2(OH)2CO3 D.酸:HNO3、H2CO3、K2CO3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AgCl、Na2CO3、Mg(NO3)2都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选项正确;
B. NO、H2O2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C2H5OH由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选项错误;
C. KOH、Fe(OH)2是由金属阳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属于碱,Cu2(OH)2CO3含有酸根离子,属于盐,选项错误;
D. HNO3、H2CO3溶于水产生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属于酸,K2CO3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选项错误。 故选A。
7.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A.无磷洗涤剂的推广使用,能有效减小水体污染 B.长期饮用蒸馏水,有利于人体健康
C.炒菜时加入适量的加碘盐,可预防大脖子病 D.生活中可用食醋除去铁锈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无磷洗涤剂的推广使用,能有效减小水体污染,正确;
B、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含有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不利于人体健康,错误;
C、炒菜时加入适量的加碘盐,可预防大脖子病,正确;
D、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故生活中可用食醋除去铁锈,正确; 故选:B。
8.向Cu(NO3)2、AgNO3、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充分反应后过滤。关于滤渣和滤液有以下四种说法,正确的有( )
①滤渣的组成有三种可能 ②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和Al(NO3)3 ③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④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可能相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C 【解析】 【详解】
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银强,比铝弱,不能与硝酸铝溶液反应;向Cu(NO3)2、AgNO3、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锌首先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锌溶液和银,AgNO3反应完,若还有锌粉,锌才能与Cu(NO3)2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锌溶液和铜;
①滤渣的组成有三种可能,可能只含有银,也可能含有银和铜,也可能是银、铜和过量的锌,故①正确; ②硝酸铝没有参加反应,反应后生成硝酸锌,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和Al(NO3)3,故②正确; ③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不一定有气泡产生,滤渣中可能不含锌,故③错误; ④锌与硝酸银、硝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Zn+2AgNO3═Zn(NO3)2+2Ag、Zn+
Cu(NO3)2═Zn(NO3)2+Cu,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每65份质量的锌反应生成216份质量的银,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小于生成银的质量,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每65份质量的锌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铜,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大于生成铜的质量,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大;所以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可能相等,故④正确。正确的是①②④有3个。故选C。 【点睛】
用同种金属置换不同的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后的金属首先被置换出来。本题要考虑锌的质量对反应后的溶质成分、过滤后的滤渣成分的影响。
9.烟道气中含有大量CO2,CO2经“捕捉”后可用于生产甲醇(Z),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等于生成的Z和W中氢元素的质量之和 B.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Z的分子数之比为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