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伸着地前,用脚背外侧推拨球(见下图),随后脚顺势落地。
教学重、难点:运球时脚接触球的部位与力量,身体重心随球移动;运球时协调用力
脚接触球的部位:
练习方法: (1)直线运球练习
方法:单人练习,确定行进路线自主练习时进行。 提示:运球时,脚触球和小腿及脚踝的发力是柔和的,尤其脚与球接触瞬间的细微缓冲动作是控制好球的要领。初学时常常因为腿部肌肉和关节过于紧张,动作僵硬,出现‘踢球’发力的
7
错误。
(2)运球绕杆练习
方法:见图4-27。在做变向时交换运球脚。
提示:绕杆运球涉及到变向,在支撑脚落地时应考虑身体重心的控制、球的运行速度和运球脚的动作空间变向前的步伐调整。运球脚大跨步踏在球的侧面偏前位置,距球稍远,为变换运球脚完成动作留出空间,同时屈膝制动降低重心,缓冲助跑冲力。(见下图)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低头看球,无法观察场上情况。
用眼睛的余光观察,兼顾球和周围情况。 (2)用力方法不当,成踢球发力。
8
注意脚踝的放松,触球时踝关节稍加缓冲。 (3)脚跟未提起,成勾脚触球,将球挑起。 保持脚背与地面角度基本垂直。
4、脚背内侧运球:动作的特点是控球稳,运球速度较慢,适用于掩护性运球或运球变向。
动作要领:(1)跑动中,身体自然放松,步幅稍小。(2)运球腿屈膝提起,脚尖稍外转,使脚背内侧正对运球方向。(3)运球脚落地前用脚背内侧推拨球,使球随身体前进。
教学重、难点:运球时脚接触球的部位与力量,身体重心随球移动;运球时协调用力 练习方法: (1)直线运球练习
方法:单人练习,确定行进路线自主练习时进行。 提示:运球时,脚触球和小腿及脚踝的发力是柔和的,尤其脚与球接触瞬间的细微缓冲动作是控制好球的要领。初学时常常因为腿部肌肉和关节过于紧张,动作僵硬,出现‘踢球’发力的
9
错误。
(2)运球绕杆练习
方法:见图4-27。在做变向时交换运球脚。
提示:绕杆运球涉及到变向,在支撑脚落地时应考虑身体重心的控制、球的运行速度和运球脚的动作空间变向前的步伐调整。运球脚大跨步踏在球的侧面偏前位置,距球稍远,为变换运球脚完成动作留出空间,同时屈膝制动降低重心,缓冲助跑冲力。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身体重心过高或侧倾不够,影响运球变向;
运球过程中,要保持重心稍下沉、躯体略侧倾的状态。 (2)推拨球动作不稳定,影响控球效果。
推拨球动作的相对稳定,才能有效地控制推拨球力量与方向。
(3)脚跟未提起,成勾脚触球,将球挑起。 保持脚背与地面角度基本垂直。
5、脚背正面运球:动作的特点是直线推拨,速度快,但路线单一,运进时前方需有较大的纵深距离,技术多用在运球前方一定距离内无对手阻拦时。
动作要领:(1)运球时身体持正常跑动姿势,上体稍前倾,步幅不宜过大。(2)运球腿提起,膝关节稍屈,髋关节前送,提踵,
10
脚尖下指。(3)在着地前用脚背正面部位触球后中部将球推送前进。
教学重、难点:运球时脚接触球的部位与力量,身体重心随球移动;运球时协调用力
练习方法:
(1)直线运球练习
方法:单人练习,确定行进路线自主练习时进行。 提示:运球时,脚触球和小腿及脚踝的发力是柔和的,尤其脚与球接触瞬间的细微缓冲动作是控制好球的要领。初学时常常因为腿部肌肉和关节过于紧张,动作僵硬,出现‘踢球’发力的错误。
(2)规定距离的运球练习
方法:教师规定脚背正面运球距离,两人合作,运用正确动作完
成练习。
提示:运球身体自然放松,控制重心,球的运行速度和运球
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