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利用身体的掩护强行过人:当持球者接近对手时双方速度减慢,持球者侧身用身体靠住对手以另一侧脚将球拨出,同时转身将对手倚在身后并随球越过对手。这种方法一是要求持球队员有能力倚住对手而不被对方挤开;二是将球控制在远离对手一侧,对手伸脚时不能触及球;三是在抵住对手时不可将重心偏离支撑面,否则一旦对手闪开时自己也失去平衡。
3、利用变速运球过人:对手在持球者侧面,持球者用另一侧脚运球,利用运球速度的变比达到甩掉对手或越过对手的目的。这
6
种方法主要针对防守者是被动的,容易被运球者甩掉达到过人的目的。有时则采用突停突起甩掉对手,运球者必须能很好地控制球与自己的身体,做到球随人来,人随球走,才能达到过人的目的。
4、恰当地组合推、拨、挑、扣、拉、颠等动作过人:以单脚或双脚轮流选用上述动作,使组合起来的动作适时地变化运球的方向与速度,使对手难于判断过人的方向与时机,或造成对手重心出现错误的移动,运球者抓住其漏洞而越过对手。
5、利用穿裆球过人:当运球者遇到对手从正面阻拦时,发现对手两脚开立较大,而且重心在两脚之间,运球者应侧身运球接近对手,抓住时机将球从对手两脚之间推(拨)过,身体也随着从防守者侧面越过并控制球。这种过人的方法有时可以收到奇效。因为一般防守运球队员时,多把注意力放在防止运球者从身体侧面越过,加之防守者使用左右开立的站法,脚下站得较死,转身比较困难,妨碍了转身、起动的速度。当防守者两腿左右开立并不大时,可以用假动作引诱防守者使其两腿分开较大,然后再使球穿档而过。
6、人球分路过人: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防守者注意力集中在球上,并认为可以触到球的心理,达到过人的目的。因此当防守者出脚抢球时,运球者抢先将球推(拔)到前方,而防守者的抢球脚未触到球着地时,身体重心也移过来了,这时运球者迅速从防守的另一侧越过去控制球,防守者再转身起动很难迫上。若在推球
7
时使用“蹭”的方法,蹭出弧线球来,就更有利于运球者越过防守者后控制球。
7、运球假动作过人:这种方法是运球者利用腿部、上体的晃动使对手产生错觉,在对手做枪球动作时,使其重心产生错误的移动,运球者则抓住时机从另一方向越过对手。
比赛中运球过人的方法很多,只有熟练地掌握上述各种运球方法和动作,并注意掌握下列诸因素,才能在比赛中较有把握地完成运球过人。
(1)注意观察对手所处的位置,然后再决定自己所采取的过人方法。运球者应根据临场防守者所处的位置及状态来决定自己应采取的过人方法。例如:当运球者高速运球接近对手时,若对手快速迎上来抢球,就可以利用速度强行过人。
(2)掌握好过人时机。过人的时机要根据临场防守者的情况而定。如运球行进速度很快时,则应离对手距离移近些再实施过人动作,否则对手将有时间转身起动将球追上。用假动作过人时,应善于利用对手因判断错误而造成重心移动的时机实施过人动作,这样,对手再调整重心时已为时过晚。
(3)掌握好过人时的距离。除利用速度强行过人外,其他方法都应是在距离对手一大步的地方并应大于运球者与球的距离,对手勉强可以触到球,但不会先于运球者触及球。另外,这样的距离也便于运球者在做出动作使防守者重心发生错误移动时越过对手,而对手难于再进行成功的回追抢截。
8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眼睛只盯着球,不能随时观察周围情况,因而不能根据临场情况及早采取措施。这主要是由于控球能力不强而造成视野狭窄。
(2)身体僵硬影响了动作的协调自如,造成不恰当的触球或触球时力量过大。其原因是运球技术生疏,心理紧张以致动作失误。 (3)运球技术运用不合理,造成脚尖捅球。
(4)运球时步幅过大,重心偏高,不能随心所欲地触球控球。 (5)由于触球部位不恰当,运球时球不能按照运球者的意图运行。
二、踢球动作方法:
踢球技术可从不同角度分为多种动作方法。但不论哪一种踢球技术,其完整的动作过程都包括助跑、支撑、摆腿、击球和随前动作这五个技术环节。 1.
助跑。
助跑是指运动员踢球前的几步跑动。根据跑动与击球目标的方位关系,助跑可分为直线助跑和斜线助跑。助跑的作用,一是使队员在踢球前获得一定的前移动量,通过动量传递,增加援腿击球的力量和速度;二是调整人、球、目标三者的对应关系,通过步幅和
9
角度的调整,保证支撑脚能够进行合理的选位。
助跑的最后一步速率要加快,步幅要增大,从而为增大踢球腿的摆幅、制动身体前冲和提高击球的准确性创造有利的条件。 2.支撑
支撑动作贯穿于整个踢球过程,它包含支撑脚的选位、落位方法,脚的指向和关节支撑等因素。支撑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身体在踢球过程中的平衡,保证踢球腿充分的踢摆发力。 (1)支撑脚的选位:指支撑脚与球的方位关系,它对踢球动作的质量和出球状态都有一定的影响。一般说,支撑脚在球左、右侧的站位距离,会影响踢球腿的摆速和击球的准确性,而前后的站位距离则影响踢球腿的摆幅以及出球的角度和高度。在一定范围内,站位越靠后,踢球腿的摆幅越大,出球角度越大,球易踢高,反之相反。因此,支撑脚的选位,应根据选用的踢球方法、球的起始状态以及出球的目标与目的所确定。
(2)落位方法:支撑脚一般采用积极跨步的落位方法,支撑脚由脚跟滚动式支撑过渡为全脚掌支撑,着地时膝关节应微屈,以缓冲身体前移的冲力,保证身体重心有一个稳固的支点。因此,支撑脚的选位,应根据选用的踢球方法、球的起始状态以及出球的目标与目的所确定。
(3)脚的指向:支撑脚落位时脚趾应指向目标方向,以保证击球瞬间身体能转对目标方向,带动踢球腿向目标方向踢摆,从而有效地控制出球方向。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