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球棒对垒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360N B. 球棒对垒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720N C. 球棒对垒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1260N D. 无法判断
考点: 动量定理.
专题: 动量定理应用专题.
分析: 对球棒击球的过程运用动量定理列方程求解作用力. 解答: 解:根据动量定理:F?t=mv2﹣mv1
得:F==﹣1260N,符号表示力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故选: C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动量定理的简单运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8.(3分)一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有一质量为m的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v0从木块的左端开始向木板的右端滑行.滑块和木板的水平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作出如下判断正确的是()
A. 滑块始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 在t1时刻滑块从木板的右端滑出 C. 滑块的质量大于木板的质量 D. 滑块在木板滑动过程中,滑块和木板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保持不变
考点: 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
专题: 动量与动能定理或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综合.
分析: 滑块滑上木板后,滑块做减速直线运动,木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知在t1时刻一起匀速运动.
解答: 解:A、由图象可知,滑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木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最终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错误
C、从图线的斜率可知,滑块的加速度大小小于木板加速度的大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a=,知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可知滑块的质量m大于木板的质量M.故C正确 D、由于摩擦力的作用,滑块在木板滑动过程中,滑块和木板组成的系统机械能部分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图象题是2015届高考的热点问题,关键从图象中获取信息,能够通过图象得出物体的运动规律.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9.(4分)为了减少输电线路中电力损失,发电厂发出的电通常是经过升压变电站升压后通过远距离输送,再经过降压变电站将高压变为低压.某降压变电站将电压U0=11000sin(100πt) V的交流电降为220V供居民小区用电,则变电站变压器() A. 原、副线圈匝数比为50:1 B. 副线圈中电流的频率是50 Hz C. 绕制原线圈的导线比副线圈的要粗 D. 输入原线圈的电流等于居民小区各用电器电流的总和
考点: 远距离输电;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 专题: 交流电专题.
分析: 根据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等于电压比求出原副线圈匝数比,根据原副线圈电流的大小判断线圈导线的粗细.
解答: 解:A、降压变压器输入电压的最大值为V,则有效值为11000V,则
.故A正确.
B、交流电的频率f=,经过变压器后,交流电的频率不变.故B正确.
C、降压变压器中副线圈的电流大于原线圈的电流,则副线圈导线比原线圈导线粗.故C错误.
D、副线圈的电流等于居民小区各用电器电流总和,而原副线圈的电流不等,所以输入原线圈的电流不等于居民小区各用电器电流的总和.故D错误. 故选:AB.
点评: 本题考查电压的瞬时表达式以及变压器的运用,能够从瞬时表达式中获取最大值、角速度是本题的关键,知道峰值和有效值的关系.
10.(4分)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副线圈接两个相同的灯泡L1和L2.输电线的等效电阻为R.开始时,电键S断开,当S闭合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副线圈两端的输出电压减小
B. 通过灯泡L1的电流减小
C. 原线圈中的电流增大 D.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减小
考点: 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 专题: 交流电专题.
分析: 和闭合电路中的动态分析类似,可以根据接通s后电路电路电阻的变化,确定出总电路的电阻的变化,进而可以确定总电路的电流的变化的情况,再根据电压不变,来分析其他的原件的电流和电压的变化的情况.
解答: 解:A、理想变压器的输出电压是由输入电压和匝数比决定的,由于输入电压和匝数比不变,所以副线圈的输出的电压也不变,所以A错误;
B、当S接通后,两个灯泡并联,电路的电阻减小,副线圈的电流变大,所以通过电阻R的电流变大,电压变大,那么并联部分的电压减小,所以通过灯泡L1的电流减小,所以B正确;
C、由于变压器的输入的功率和输出的功率相等,由于副线圈的电阻减小了,输出的功率变大了,所以原线圈的输入的功率也要变大,因为输入的电压不变,所以输入的电流要变大,所以C正确D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D.
点评: 电路的动态变化的分析,总的原则就是由部分电路的变化确定总电路的变化的情况,再确定其他的电路的变化的情况,即先部分后整体再部分的方法. 11.(4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动量发生改变,则合外力一定对物体做了功 B. 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其动量一定改变 C. 物体的动量发生改变,其动能一定发生改变 D. 物体的动能发生改变,其动量一定发生改变
考点: 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的应用. 专题: 动量定理应用专题.
分析: 动量是矢量,动能是标量,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动量的变化是力对时间的积累效应,动能的变化是力对空间的积累效应
解答: 解:A、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可能是速度的大小、方向中有一个量或两个量发生了变化,物体肯定受到了力的作用,但此力不一定做功,故A错误
B、运动状态的标志是速度,运动状态改变,则动量一定变化,故B正确
C、物体的动量变化,可能是速度的大小、方向中有一个量或两个量发生了变化,若仅是速度的方向改变,则动能不变,故C错误
D、物体的动能改变,则其速度的大小一定改变,故动量一定发生改变,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C
点评: 注意动量的矢量性,考虑一个模型“匀速圆周运动”可迅速解决此种题目 12.(4分)下列属于反冲运动的是() A. 汽车的运动 B. 直升飞机的运动 C. 火箭的运动 D. 反击式水轮机的运动
考点: 反冲.
专题: 动量定理应用专题.
分析: 本题考查反冲运动的应用;明确反冲运动是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产生的效果.
解答: 解:A、汽车的运动是利用摩擦力而使汽车前进的,不属于反冲;故A错误; B、直升机是利用的空气的浮力而使飞机上升的;不属于反冲;故B错误; C、火箭的运动是利用喷气的方式而获得动力,利用了反冲运动;故C正确;
D、反击式水轮机是利用了水的反冲作用而获得动力,属于反冲运动;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反冲的原理,并且要知道反冲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13.(4分)一颗子弹水平射入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A中,并留在其中,A、B用一根弹性良好的轻质弹簧连在一起,如图所示,则在子弹打中木块A及弹簧被压缩的过程中,对子弹、两木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
B. 动量不守恒
A. 动量守恒 C. 机械能守恒 D.机械能不守恒
考点: 动量守恒定律. 专题: 动量定理应用专题.
分析: 根据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判断动量是否守恒.根据是否是只有弹簧的弹力做功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
解答: 解:A、在子弹打击木块A及弹簧压缩的过程中,对子弹、两木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系统所受外力之和为零,系统的动量守恒,故A正确,B错误.
C、在子弹击中木块的过程中,系统要克服阻力做功,系统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系统机械能减少,系统机械能不守恒,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点评: 本题考查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的判断和应用能力.动量是否守恒要看研究的过程,要细化过程分析,不能笼统. 14.(4分)向空中发射一枚炮弹,不计空气阻力,当此炮弹的速度恰好沿水平方向时,炮弹炸裂成a、b两块,若质量较大的a的速度方向仍沿原来的方向,则() A. b的速度方向一定与原来速度方向相反 B. 从炸裂到落地的这段时间内,a飞行的水平距离一定比b的大 C. a、b一定同时到达水平地面 D. 在炸裂过程中,a、b受到的爆炸力的大小一定相等
考点: 动量守恒定律. 专题: 动量定理应用专题.
分析: 当物体的速度沿水平方向炸裂成a、b两块时,质量较大的a的速度方向仍沿原来的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判断可知b运动方向一定沿水平方向,a、b均做平抛运动,高度相同,运动时间相同,同时到达地面.在炸裂过程中,a、b间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作用时间相等,冲量大小一定相等.
解答: 解:A、在炸裂过程中,由于重力远小于内力,系统的动量守恒.炸裂前物体的速度沿水平方向,炸裂后a的速度沿原来的水平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判断出来b的速度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