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古代抒情散文 4 归去来兮辞 并序课时作业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6 7:50:3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归去来兮辞 并序

第一课时 基础巩固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荒芜.(wú ) 惆怅.(chànɡ ) 稚.子(zhì ) 轻飏.(chànɡ ) B.倚.靠(yǐ ) 装载.(zǎi ) 僮仆.(pú ) 熹.微(xī ) C.窈窕..(yǎo tiǎo ) 东皋.(ɡǎo ) 出岫.(xiù ) 矫.首(jiǎo ) D.遑.遑(huánɡ ) 斟酌.

(zhuó ) 怡.颜(yí ) 翳.

翳(yì ) 解析:A项“飏”读“yánɡ ”,B项“载”读“zài ”,C项“皋”读“ɡāo”。答案:D

2.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B.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C.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D.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解析:“衡”通“横”。 答案:B

3.下列加线的词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B.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C.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D.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解析:扶老,古义是竹制的拐杖,今义指搀扶老人。 答案:A

4.以下句子与“而君幸于赵王”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乐夫天命复奚疑 C.遂见用于小邑 D.问征夫以前路

解析:A、B两项均为宾语前置句,C项与例句是被动句,D项为状语后置句。 答案:C

5.下列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园日.涉以成趣 ②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③善.万物之得时 ④眄庭柯以怡.颜 ⑤范增数目.项王 ⑥吾得兄.事之 ⑦项伯杀人,臣活.之 ⑧乐.琴书以消忧 ⑨策.扶老以流憩 ⑩携幼.入室 A.①⑥/②⑤⑨/③⑧/④⑦/⑩

1

B.①⑥/②⑤⑨/③⑩/④⑦/⑧ C.①⑥/②⑤/③⑨/④⑦/⑧⑩ D.①⑥/②⑤/③⑧/④⑦⑩/⑨

解析:①⑥为名词作状语,②⑤⑨为名词作动词,③⑧为形容词作动词,④⑦为使动用法,⑩为形容词作名词。 答案:A

6.下列各句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请息交以绝游。 息交:断绝交游 B.悦亲戚之情话。

亲戚:包括父母在内的内外亲,范围比现代汉语广 C.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有事:耕种之事

D.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行休:将要得以休息一下

解析:“行休”意为“将要结束”。 答案:D

7.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可追:可以补救 B.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征夫:出征的人 C.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情话:知心话 D.聊乘化..

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乘化:顺随自然

解析:“征夫”意思是“行人”。 答案:B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会.有四方之事?恰逢???寻.

程氏妹丧于武昌?不久?

B.???悟已往之不谏.?劝止,挽回???恨.晨光之熹微?痛恨?

C.???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就要???审.容膝之易安?深知?

D.???善.万物之得时?羡慕???临.

清流而赋诗?面对?

解析:“恨”意思是“遗憾”。 答案:B

2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归去来兮 来:助词,无义?.A.? ?兮焉求 言:助词,无义?复驾言.

?欣载奔 载:一边?载.B.?

?引壶觞以自酌 觞:酒杯?.

? 耔:培苗?或植杖而耘耔.?C.?景翳翳以将入 景:风景,景物?.?以流憩 扶老:拐杖?策扶老..D.?

?感吾生之行休 行:将要?.

解析:景:日光。 答案:C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10.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亲故多劝余为长吏 故:有老交情的人,老朋友 .B.求之靡途 途:门路,途径 .C.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 惮:期盼 .D.眷然有归欤之情 情:情绪,想法 .

解析:“惮”意思是“害怕、担心、忧虑”。 答案:C

11.对“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耕植不足以自给'②诸侯以惠爱为德'③家叔以余贫苦 ...④足以为酒 .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④相同,②③不同。 C.①④不同,②③相同。 D.①②③④全不同。

解析:①用来,②把,③因,④用来。 答案:B

12.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A.陶渊明做官单纯是为了养家糊口。他做彭泽令,仅以“有酒可饮”为理由。

B.陶渊明去做官,既有家贫、求生无术的原由,也有亲故劝告、诸侯惠爱、家叔引荐、彭泽县离家不远的因素。

C.陶渊明辞官罢去最根本的理由应是质性自然,感到官场拘束,出仕违背平生志向。 D.当然其妹新亡,前去奔丧也应成为辞官因素之一。

解析:“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原因是多方面的。 答案:A

13.把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所赖以维持生活的,又没有本领解决。 (2)仍然希望任职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 三、语言表达

14.在下面文字的画线处补写出相应内容,作为语段的结论句。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不超过30个字。

陶渊明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境中觅得了闲适淡远;王维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优美意境中找到了精神归宿;李乐薇在“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里构建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我们离不开大自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大自然不仅是我们的生存环境,也是我们的精神依托 15.语文老师上课时曾解释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中的“五斗米”是薪俸少,而王栋梁同学在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则认为,“五斗米”是日薪,是指薪俸高,这么高的薪俸却不为之折腰,更能体现陶渊明的节操。王栋梁觉得杂志上说得有道理,他想找老师交流一下。 请你为他代拟一段话,既要说明自己的观点,又不至于让老师听后感到尴尬。 注意:语言要得体,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老师,关于“五斗米”的解释,我曾在一篇文章里看到过,不过,与您的解释有些出入,它认为“五斗米”是日薪,是指薪俸高,这么高的薪俸却不为之折腰,更能体现陶渊明的节操。我不知道这样的解释是否有道理,您能帮我解释一下吗? 解析:语言的得体包括说话的对象、场合、称谓、敬谦辞的使用等。 16.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 (2)舟遥遥以轻飏,______________。

(3)悦亲戚之情话,______________。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4)______________,时矫首而遐观。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

(5)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悟已往之不谏 (2)风飘飘而吹衣 (3)乐琴书以消忧

(4)策扶老以流憩 云无心以出岫 (5)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 第二课时 能力拓展

4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古代抒情散文 4 归去来兮辞 并序课时作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ctjl23n7c25ui618i3j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