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 新编第一版 曲目讲解第七级 下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5 0:49:2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七级(下) 第项内容是乐曲 一共四首,自选一首 第一首《山娃》张朝曲

这首作品描写了云南少数民族的孩子,他们生活在深山老林里,生活非常自由自在,性格非常活泼开朗。他们光着脚,在山里跑来跑去,感觉非常自如愉快。

乐曲一开始的2个小节就要给人一种在山上远望的旷远意境与感觉。四次延长音的先后出现都要很好地加以想象,才能恰如其分地加以延长,整个人仿佛置身于南方的山林之中。开始两个小节两次的一低一高,营造出很好的音乐空间感,2个小节的一强一弱也很仔细的做出来的话,更会增强其色彩的反差与对比。

紧接着是一句快速的从上向下的跳动句好像孩子们活跃的、欢天喜地的从山上跑下来。这一句听起来很难的,是快速两只手的交叉。但实际上大家只要把两只手的规律找到的话,不但有助于视谱,还有助于准确地弹奏。首先要把左手的减五度(e----降b)找好了,用整体的感觉来弹,再加上右手的a-----g-----e,这个句子就会弹奏得非常顺利了。

第6小节开始进入乐曲的主体部分我们把它当作A段,两个小节的过门要适当地强调每一小节第一个音,并认真地弹好连-----跳------跳-------跳的处理,让人从一开始就感受到主题的活泼性质。从乐谱上,大家也可以看到一个渐弱的记号,但是渐弱不能降低连跳处理的棱角,而是作为伴奏必须比右手的活泼曲调轻一点才行。

从第8小节是乐曲的主题出现,这个八小节的主题展现要弹得非常生动活泼,倚音要感觉很调皮的,连,断,保持音等都要弹得很分明。

第16小节开始,主题升高了十一度,音量变为mf,音乐的性质和第一遍的主题是一样的,但更明亮。

从第24小节开始是B段,曲调明显与A段有了不同,触键可以稍微的温柔和有一些控制的感觉。

接下来的乐句在前一句的下方五度,好像有人响应了前一句,这四个小节的后两小节和前面的第26、27小节比,音的进行是反向的。

下面的8个小节,和前面8个小节基本是一样的,只不过在第32、33、37小节的第一个音上加了一个倚音,音乐比前面8个小节显得更活跃和调皮。

后面是两只手的跳进,要抓住中心音降d并把不同高度的降d要看得很清楚才能弹得准确。

接下来的3个小节又是一个两只手的交叉跑动句,视谱和开头第3至5小节类似,左手要抓住减五度的距离(a---降e)其中加进右手的跑动,位置的感觉才能比较牢靠,只不过这里与曲首不同的是从下面跑到上面此处需做一个渐强引出主题的再现。

这一次主题的再现不仅比第一次主题的出现提高了八度还进行了一些变奏,加了一些倚音、加花、并把第24小节的音乐曲调也运用在第55小节的左手部分,好像更多的人聚在一起,比前面更加热闹,声音也更丰富了。

第63小节到67小节的连接句把减五度放在了右手(第63、65小节的a----降e,第64、66小节的e----降b),后面又是开头引子那样加倚音和延长音的高低音区对比,最后3个小节一次比一次轻,画面好像又渐远去了,大山又恢复了宁静和深远。

这首作品在全国的钢琴比赛中得过一等奖,是一首非常成功的作品。大家在弹奏的时候要把握好音乐表现的情景,好像是一幅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活小景,要弹奏得很生动。

第二首《e小调奏鸣曲第一乐章》()海顿曲

这是一首海顿的非常着名的奏鸣曲,在原来的“跨世纪新版”考级中也先用了。尤其在第一乐章中,有着非常丰富的音乐表现。

乐章的开始是两个形象的交织,两种性格的人物。左手是生动的跳音,右手是温柔的连线,如相像为孩子和母亲的话,孩子非常活泼,母亲则是非常爱护孩子、安慰孩子、的一种对话与互动。

从上面谱例中,大家可以看到,右手的双音应看作两个声部,在弹奏的时候,高声部应该稍微突出一些。练习时,可以先两个声部分别弹奏来体会一下,再合起来,这样有助于更加清楚声部的区别走向。另外,右手旋律一定要把小连线的表情做好,如果连线的最后一个音弹得太重、太愣的话,就没有音乐的语气了。

第4小节到第5小节右手的双音连线比较难做到连,这个时候可以首先全力把高声部(c---a----升f)保持连贯而中声部(a---升f---升d)如不能绝对连就尽量贴键弹出。

在第8小节的右手装饰音的第一个音,应该在拍子上和左手对齐一起弹出,并对齐。

在延长记号以后,主题又一次出现,但 这次和前面有所不同,直接发展到了第14小节的强,左手出现肯定有力的八度,右手则是很温柔的、出自肺腑的弹奏快速音符。在这里一定不要强调技术的感觉,而要想象是歌唱性地弹奏,把连线的最后一个音轻轻用手腕带起来。2小节以后,也就是16小节开始,忽然变成了p,左手也是连奏并每个音都分别保留,最后成为一个和弦。在第17、18小节右手的前两个音是加以两音小连续的,在两音的后一个音上,有一个顿音记号,但不要弹得太短促,因为这里如果太跳的话,容易出现不合适的重音,此处最好柔和一些才有说服力。

第22小节至24小节的右手有三个装饰音,可以直接从上方音开始,按指法弹奏四个音作为回音处理即可。

除此之外,大家还要注意到这3个小节虽然在音符和节奏上完全一样,但是第一次是mf,第二次是和第一次的对比,音量变为了p,第三次是开始逐步渐强,一直到第27小节两只手一起精神饱满、肯定地结束这个段落。

从第30小节是副部(即第二主题)的开始,右手全是双音,都要处理成两个声部,尤其到了第32小节以后,更是要把两个声部分开练清楚了,各自有各自的线条和走向。在两个声部同时弹奏的时候,要把高音突出并很好地保留每个音的时值,不能因为下面声部的进入而听不清楚高音的线条了。后面还有一些类似的地方,比如第97小节到第108小节,大家都要很好地把两个声部分清楚。

第36小节开始,副部主题第二次出现,和第一次相比,只在最后两小节进行了扩展,以连接到后面第42到45小节以干净利落十六分音符,作为段落的结束句。

从第46小节开始是这个乐章的展开部。展开部的开始还是运用了主部的这两种形象的对比,但调性转到了a小调。

从第51小节开始后的13个小节,在呈示部中的连接部基础上进行了丰富的发展变化,有很多的变化音,视谱要非常仔细。另外,还有很重要的是这里的

小连线有着非常丰富的音乐内涵,一定要仔细地把快速的音符弹得非常旋律化,两个音的小连线,要弹得非常有由强到弱的证据感,使得整个段落更加委婉,好似语重心长的叮嘱,音乐性是很强的,大家要仔细体会。

从第64小节起,音乐开始活跃起来,右手高声部的下行和左手曲调的下行相隔十度或六度,互相呼应,所以在弹奏的时候右手的这些曲调音可以稍微强调。

从第67小节的后半部分,音乐的感觉又和前面稍有不同,左手和前面右手呼应的跳音变为伴奏性质的、流畅、柔和的连音,右手的旋律是两个音上有一个小连线,需要认真地做出来,而是在音乐的感觉上,在这里可以稍微平缓些,应该是四个小连线构成一个大句子。

从第71小节开始,呈示部的主部动机又出现了,只还过在这里,右手和左手反过来了,从中音区逐渐向两边扩展,音量从p,一直发展到f.

从第79小节开始是乐章的再现部,其演奏要领和前面是同样的,但要注意在音乐的进行和发展上有所不同以及在调性上的变化。

最后,很有特色的是这个乐章的结尾是采用了“退台式”。音乐发展到第123小节的时候已经是ff了,但最后的四个小节一次比一次轻,到最后三个八度音是很轻但声音又很集中、很有余音绕梁的感觉,听起来似乎意犹未尽。

这个奏鸣曲的音乐变化是很丰富的,大家要仔细地体会并做出来,尤其是其中多次的两个音小连线要每一次都能把音乐的语气弹出来。

第三首《小奏鸣曲第三乐章》巴托克曲

巴托克只写了一首小奏鸣曲,所以,一般我们说到巴托克的小奏鸣曲,指的就是这首小奏鸣曲了。我们在此选用的是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的速度把握很重要。这个乐章有很多渐慢、加紧的地方,如何在这些变化后还回到原速,就是不容易的,需要很多的练习和感受。首先是对原速,也就是第一速度,要有很好的把握。作曲家原来标出的速度是在每分钟154----146拍,对于考生来说,稍微会感觉有点急。在并把版考级中,选定的速度是每分钟132拍,这是给大家的一个参考速度,考生如果能弹奏得很清楚、音乐特性很明确,保持音乐的整体风格,那么稍微慢一点也是可以的,但不能脱离“活泼的快板”范围。

这个乐章是一个热烈的民间舞蹈,所以音乐的节奏性是很强的,我们在弹奏的时候首先要有一个基本的节奏,并感受开头伴奏音型切分音的节奏性。

开头左手的切分节奏是从mf开始的,一次一次的渐弱,渐弱到第4小节,出现了右手的曲调。在右手的曲调中,有很多的重音以及连跳的处理,在处理好的同时,还要注音到节奏不是那么的一板一眼的,基本的节奏掌握牢靠了,其中会有一点伸缩和自由。这个曲调是8个小节的,在第一次结束的时候(第十二小节就出现了“poco rit。”意思是就是要有一点渐慢。第12小节最后出现了“a tempo”,意思是要回原速。

第二次曲调的出现左手的伴奏音型变成连线的八分音符,围绕着d音两边在变化着的音都要有一些强调,同时,弹奏这种音型时手腕要有一些左右的灵活调节。曲调和第一次出现时是一样的,但加了渐强和渐弱,在句尾的位置渐慢以后,渐慢还延续了3个小节,直至下一次曲调出现时再回原速。

第三次曲调在高一个八度出现,左手的音型又变了,加上了双音。右手曲调上的一些重音,不仅加了保持音记号,还加上了sf,可见情绪比前面更为激烈。第30小节开始对曲调的后两小节与后一小节进行了重复模仿,音域更低,力度更增强了。

经过第36至39小节渐慢、渐弱的过渡后,从第39小节最后开始了新的段落。新的段落开始五个小节有一个“poco a poco accel”.的标记,意思是在已慢下来的速度上一点一点地渐快。左手的音型也是很有意思的,特别强调d的低音,会有很好的效果。渐快直到第45小节回到原速,右手曲调此时有两个声部,在下方声部中,出现了一些保留音,和高声部的跳音、持续音、连线做对比。要仔细地练习,精确的做出来。

音乐进行到第53小节的最后半拍,左手旋律进来,两个声部是相距六度、相互呼应的,舞蹈性很强,从乐谱上我们可以看到低声部是更为重要的,跳音和持续音的短与长要弹奏得很分明。

从第69小节的后半拍,与第40小节相仿的两声部曲调又出现了,左手伴奏是音型第四个音的第一个音(升g----a-----c-----b)弹奏得非常清晰而有弹性,表现火热的舞蹈场面。

在第84小节最后到第89小节的稍事休息后,又从轻开始发展出很大的渐强、渐快,音乐进行到最尽兴,最热烈的高潮,在情绪的顶点结束。

第四首《塔兰泰拉舞曲》皮埃松卡曲

塔兰泰拉舞曲是意大利南部的一种快速的6\\8拍子的舞曲。据说在意大利南部有一种毒蜘蛛,人被它咬了以后就会疯狂地跳舞。因此这种舞蹈非常热烈、红火,甚至疯狂。意大利南部天气很火热,人的性格也是非常地热情,因此这种舞蹈也是非常地火热。很多作曲家都写过塔兰泰拉舞曲比较有名的有李斯特的《塔兰泰拉舞曲》,普罗科菲耶夫也写过,“布格缪勒”中也有塔兰泰拉舞曲,这首皮埃松卡创作的曲子也一样是很热烈的一首。作为一首中等程度的乐曲,非常的好听。

乐曲从一开始就把人带入一种神秘的气氛,好像从很远的地方席卷过来。弹奏时手指要很贴键,手腕要左右的适应键盘,声音很连贯,音量在pp的范围,只有右手1指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强调出来。第7小节要轻轻地结束,再休止两个小节后主题出现。

热烈的舞蹈从第10小节拉开帷幕,主题性质很果断,右手的声音很明亮。中间有很多小连线,弹奏时既要分开,又要注意四个小节一句的大连线。第一个段落有四个大句子,在C大调上终止。

第26小节是华丽的音流,热烈、豪放。右手的位置一伸一缩,尤其是高音要弹出非常明亮的声音,5指的触键要快速、敏捷。

在音乐达到非常白热化的时候,在第42小节的后半忽然变轻,之后稍事休息,从pp一直渐强到第50小节的fff.第52小节曲调又出现,忽然变轻到p。这里如果能够把渐强的幅度和强后突弱做得足够明显的话,就会很有效果。

乐曲的中段是非常歌唱的,并且在A大调上出现,和前面的a小调不同,A大调更为优美。在弹奏上,这段尤其要注意曲调和伴奏的强弱对比,右手小指上的曲调要突出出来,并且加上踏板帮助曲调连贯好。这里用连音踏板要更换得很好,用耳朵仔细地听,不能因加上跳板而使声音混在一起了,这里基本上是每一个旋律音就要更换一次。把曲调刻画得明媚歌唱。

从第85小节的最后三拍开始和前面又不一样了,音乐转到了a小调,大家要注意调号的变化。这里与前一段的明媚不同,a小调变为浓郁的、悲痛的,声音弹奏时要深一些,多结合一些手臂的重量。

从第101小节后三拍开始,又回到了A大调,又变回前面的清新优美,演奏时曲调音要弹得透亮一些。这次A大调的曲调到了最后的地方120至121小节,由一个渐强直接引入主题。

从第179小节的后半拍开始进入了尾声,这时虽然舞蹈已到了很热烈的时候,但节奏一定要稳住,从pp开始一点一点地渐强,一直要把速度稳住到196小节再开始加速。

从第196小节开始,速度也不要一下子加得很多,要把余地留给结束的几个小节。在这里并不是速度越快越有效果,而是在最后几个小节,还有余地,速度增加的幅度越大才越有效果,把布局安排好了,似乎演奏者有及大的余地和能量把气氛渲染到高潮。使整个乐曲在急速的漩流中结束。这是非常过瘾的。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 新编第一版 曲目讲解第七级 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cx510tzpe0wacw0f2p46m3qp9xkwe00yqb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