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时 教 案
课题: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练习一 第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 课型: 练习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3、4、5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熟练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算理与算法。 2.会运用小数乘整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小数乘整数的练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体现数学知识的运用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和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教学重点:巩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小数乘整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设置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练习;练习体验,小组交流讨论。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学生自己回忆,个别提问,其他同学补充,师生共同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乘整数,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导入:同学们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算法,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巩固练习小数乘整数。(板书课题) 二、基础练习 1.口算练习。 ⑴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6.5×10= 0.56×100= 3.78×100= 3.215×100= 0.8×10= 4.08×100= ⑵4.1×9= 1.2×3= 5×5.8=
6
批 注 0.28×3= 16.5×4= 0.796×7= 教师出示算式卡片,指名口算。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说一说 4.8+4.8+4.8+4.8用加法的简便算法表示是( )×( ).表示求( )是多少,求积时可看成( )×( ),先得出积( ),再从右起点出( )位小数,得( )。 3.笔算练习。 0.32×47= 1.6×52= 64×0.25= 1.37×21= 教师指名板演,学生独立练习,然后集体订正。 三、拓展提高 1.大家在逛商店遇见特卖会时是不是都有点心动?小刚也遇见了特卖会,那你帮他算算他至少要带多少钱才够? 某商店牛奶搞特卖活动,每盒牛奶1.4元,买四赠一。小刚要买20盒牛奶,至少要带多少钱? 分析:“买四赠一”的意思就是买5盒牛奶付4盒的钱数,求买20盒需要多少钱,就是求实际应付的钱数。 方法一:先求出20盒里有多少个(4+1)盒,再求出买4盒多少钱,最后求出一共需多少钱。 20÷(4+1)=4(个) 1.4×4×4=22.4(元) 方法二:先求出20盒中一共有多少盒是需付钱的,再求出买20盒一共需多少钱。 20÷(4+1)×4=16(盒) 1.4×16=22.4(元) 2.运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巧计算 根据24×25=600,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1)240×25=( ) (2)2.4×25=( ) (3)( ) ×25=0.6 思路导引
7
(1)24 × 25 = 600 (1)24 × 25 = 600 ↓×10 ↓不变 ↓×10 ↓÷10 ↓不变 ↓÷10 240 × 25 = (6000) 2.4 × 25 = ( 60 ) (3) 24 × 25 = 600 ↓÷1000 ↓不变 ↓÷1000 ( 0.024 ) × 25 = 0.6 小结:两个数相乘时,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那么积也会随着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 3.出示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4题。组织学生先独立填一填,再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小组同学共同探索归纳出因数与积之间的规律。 4.出示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5题。指名学生朗读题目。 组织学生分析题意,引导学生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列出算式。 组织学生列出竖式,0 33×4= (千米)求出结果。 教师强调:在计算过程中,先观察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再核对计算的结果中小数部分的小数位数。 四、课堂小结 通过练习课的巩固,同学们对小数乘整数是否有更深的了解? 作业: 1.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3题。 2.用竖式计算。4.6×6= 8.9×7= 15.6×13= 0.18×15= 0.025×14= 3.06×36= 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 “买四赠一” 两个数相乘时,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那么积也会随着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 教学(后记)反思: 8
课 时 教 案
课题: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小数乘小数 第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 课型: 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教材P5~6例3、例4及练习二第1、9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笔算,并且会运用该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小组讨论中探究、发现、感悟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提高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在理解小数乘法和小数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地进行笔算。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比较。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0.7×5 9×0.8 1.2×6 0. 23×3 14×3 1.4×3 口算后提问:从14×3和1.4×3的口算中,你有什么发现? 2.列竖式计算。26×7 1.36×12 30.8×25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3.引入新课。我们已经掌握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那么小数乘小数又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二、自主探究 1.创设情境,引入问题。出示教材第5页例3的主题情境图。 师:观察图片,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校有一个长2.4米、宽0.8米的宣传栏。现在学校要给它刷油漆,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 师:给宣传栏刷油漆,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该怎样计算呢? 全班交流,然后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9
批 注 师:我们该如何解决问题呢? 生:要算出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需要先求出宣传栏的面积。 师:那么怎样求宣传栏的面积呢?如何列式呢?生:2.4×0.8 师:这个式子中,两个因数都是小数,该如何计算呢? 2.4 生1可以用竖式计算: ×0.8 1.9 2 生2:也可以把它们可作整数来计算(下左)。 2.4 × 0.8 1.9 2 师:那么如何求一共需要多少油漆呢? 生:算式是1.92×0.9,可以仿照上面同样的方法计算。(上右) 所以一共需要1.728千克油漆。 师:同学们能说说我们在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时,要注意什么吗?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老师加以总结。 小结:所有小数右边的数一律对齐,其他小数位从右往左依次对齐。 师:看一看算式的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呢? 生:两个因数中一共有2位小数,积也有2位小数。 2.探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完成P6例4上面的填空。 (l)组织学生尝试完成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 (2)学生独立计算后,指名板演并汇报自己是怎样计算的,然后集体订正。 (3)教学例4。 0.56×0.04 师:这个算式中的两个因数都是两位小数,通过列竖式计算,我们能发现一个问题,即这个算式中,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那么如何点小数点呢? 学生讨论,教师板书。 师: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0.5 6 ……两位小数 0.5 6 ×0.0 4 ……两位小数→×0.0 4 2 2 4 ……四位小数 0.02 24 师:观察黑板上各题,小组讨论。(出示讨论提纲。) 讨论提纲:①小数乘小数,我们首先怎样想? 10 ×10 ×10 ÷100 2 4 1.9 2 ×10 10 × 8 × 0.9 ×÷100 1 9 2 1.7 2 8 1 9 2 × 9 1 7 2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