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 其他化学成分 研究者指出,当归中包含19例氨基酸(如天门冬氨酸、色氨酸、亮氨酸、苏氨酸等)和 23 种微量元素(如铁、钾、镁、锌、锰等),此外随着医学界对当归化学成分研究的日益深入,还发现当归中存在 13 种呋喃香豆素衍生物。 2.2. 药理作用 近年来,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医学界进一步加强对中药的研究,当归很多新的药理作用逐渐被发现出来,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当归不仅有活血、补血等药理作用,还具有抗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氧化等药理作用。具体如下图所述: 16 图2-1 当归药理作用 2.3. 开发利用 2.3.1. 临床应用 当归是医药学的珍宝,在中成药处方中广泛使用,有“十方九归”之说,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临床应用 具体说明 17 当归既能补血活血,又善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症,不论是血虚或是血瘀均为实用。临床上当归常与熟地、川芎、白芍等配伍。气滞血瘀时与香附、红花、桃仁等行气祛瘀药同用。偏寒时则配肉桂、艾叶等温经之品。偏热时,配丹参、赤芍、地骨皮等清热凉血之味;瘀血内停之调经止痛 癥积,可配三棱、莪术等破血逐瘀药同用。与生地、白芍、艾叶炭、阿胶珠同用,来治疗月经过多,崩漏等证。总之,当归善能补血活血,调理冲、任、带三脉,为“妇科良药”。 当归为良好的补血药,凡由血虚引起的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心悸,健忘,肢麻乏力等证,均可用当归为主药,或配熟地、白芍、阿胶等药,则血虚诸证 补血之力益彰。兼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芪、白术、甘草等补气药相伍,有补气血之效。 当归补血活血,善止血虚血瘀之痛,且有散寒之功。用于虚寒腹痛、瘀血作痛、跌打损伤、痹痛麻木等。如,血痢腹痛与大黄、黄芩、白芍、木香驱瘀散寒之类同用。若久痢伤阴,湿热稽留,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脐腹疼痛,可配黄连、干姜、阿胶有寒热并调,化湿坚阴之效。跌打损伤可配大黄、桃诸证 仁、红花等活血汤。风湿痹痛或肌肤麻木,配桂枝、桑枝、路路通、丝瓜络、鸡血藤等,均有良好的疗效。 血虚肠燥当归富油性,味甘而质润,能养血滋燥润肠。如老年人体弱,血虚肠燥之便秘,多配首乌、苁蓉、火麻仁等润肠药同用。用治阴虚血燥,大便秘结便秘诸证 而兼瘀滞者,亦当归湿润养血,润肠通便之功。 当归补血活血,能起到消肿止痛,排脓生肌之功。为外科常用药,痈肿疮痈疽疮疡疡初起,可与银花赤芍、甘草、炮山甲等清热解毒溃坚同用,既能活血消肿止痛,又利于肿疡之消散,方如活命饮。对痈疡脓成而不溃,或溃而脓诸证 少,出而不畅,可配黄芪、熟地、肉桂等益气补血,托毒排脓。 2.3.2. 民间应用 我国人民认识使用当归具有悠久的历史,应用范围很广泛。人们使用当归非常普遍,在配伍治病的同时,在牛、猪、羊肉汤锅中经常能见到当归的影子,运用得当,既能起到药食同补作用,口感也较鲜美。 18 2.3.3. 保健应用 当归被称为“血家圣药”、“美容珍品”、 “妇人面药”,其美容功效也是得到验证,并非言过实在。具有抗衰老和美容功效作用,且有助于使人青春常驻等,加之使用方便突显当归在美容领域的优势。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当归含有大量的挥发油、维生素、有机酸等多种有机成分及微量元素,对皮肤科、妇女美容保健、改善头发等方面均有独到的功效。 第三章 当归发展情况 3.1. 药食同源之说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其根在我国有一千余年的用药历史,其应用非常广泛。医家喻为“群药之首”,病家称为“治补两益冶”。《本草述》曰:当归味苦、温、无毒。中医认为,当归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为血中之要药。用于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血虚或兼有瘀滞的月经不调、闭经、痛经;虚寒性腹痛、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痛证;肠燥便秘;久咳气喘。 日常生活中,当归可煎汤、浸酒、煎膏滋、入菜肴。我国民间就有用当归、冬虫夏草、天麻、山药、枸杞子等药物熬汤、炖鸡、煮粥的习惯。东汉杰出医家张仲景在经典著作《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将“当归生姜羊肉汤”作为典型的19 食疗处方。中医学著作如《济生方》《千金要方》《内外伤辨惑论》等都列出了一些当归食疗配方。2014年国家卫计委将人参、当归等临床常用的中药材纳入药食两用的品种目录中,当归将正式成为食品原料进入人们的日常饮食中。 3.2. 历史行情变化 1950年~2007年间,当归每公斤的价格因种植面积的增减而有所波动,但基本在保持在10元以内,2005年,行情开始出现大的变化,售价为13元左右。2006年,受春寒因素的影响,当归的供应开始出现严重短缺,价格大幅上升,市场上草把货30元也难寻大货,这对于一个年销量三万多吨的大品种药材来说是从没出现过的现象。2007年春节前后,在产区形成了轰轰烈烈的抢购风,行情也步步攀高。到2007年6、7月份,市场上草把货最高达到了70多元,箱归突破百元大关,形成的天价维持了几个月后,一方面由于价高抑制了需求,另一方面大量的假货充斥其中,到新货上市时,价格回落到了30多元,到2008年底价格跌回了10元以内,出现历史罕见的暴跌,导致当归种植面积大幅缩减,到2010年~2011年,出现连续两年的“大牛市”,当归价格一路回升到25元左右, 2011年下半年,随着政策调控,药材市场降温,当归回落到15元左右。 2012年5月,当归主产地岷县局部地方遭受洪涝灾害,商家闻风而动,推动当归价格由15元涨到21元。由于2012年当归苗受灾影响,2013年价格由21元上涨到45元左右,并一直保持到年底。2014年,受2013年高价刺激,次产区大量扩种,使当归价格从2014年初的45元左右快速下降,年底跌至22元。2015年,当归再次受旱情抽薹等因素影响,价格又开始不断上涨,至11月,价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