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国际经济学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15:48:1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国际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

1.要素禀赋:亦即要素的丰裕程度,是指在不同国家之间,由于要素的稀缺程度不同所导致

的可利用生产要素价格相对低廉的状况。

2.比较优势:

3.生产者剩余;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和实际接受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4.产品生命周期:新产品经历发明、应用、推广到市场饱和产品衰落,进而被其他产品所替代

四个阶段

5.斯托尔珀—萨谬尔逊定理:自由贸易不仅会使商品价格均等化,而且会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以致两国的所有工人都能得到同样的工资率,所有的土地都能得到同样的土地报酬率,而不管两国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模式如何。

6.生产可能性边界:它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或劳

务的最优产量组合。

7.社会无差异曲线:指通过个体无差异曲线的加总,来构造一条可反映整个社会需求条件与

福利的无差异曲线,即社会无差异曲线。

8.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是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要素

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9.机会成本:指在一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为生产一单位的某一种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其他

产品的生产数量。

10.边际转换率:企业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这种产品,会使另一种

产品的产量减少多少。它就是产品转换曲线的斜率。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起作用,产品的边际转换率会随该产品的增加而递增。 严格的定义是生产一单位某产品必须先减少另一产品的数量.是经济学的一个概念。

11.要素价格均等化:指国际贸易通过商品价格的均等化,会导致要素价格的均等化,从而

在世界范围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由于要素价格的变动,国际贸易会影响一国收入分配格局,即相对丰富要素的所有者会从国际贸易中获利,而相对稀缺要素的所有者会因贸易而受损。

12.罗伯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

素的部门的生产的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会下降。

13.要素密度逆转:在某些要素价格条件下,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但是在另外一些要素价格下,X变成劳动密集型产品,Y变成资本密集型产品,这种现象被称为“要素密度逆转”。

二.简答题

1.试述绝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2.试述幼稚产业的选择标准(M-B-K标准)。 答:①穆勒标准。(3分)②巴斯塔布尔标准。(3分)③肯普标准。(2分) 3.简述规模经济与差异产品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1)规模经济是指单位的要素投入量所耗费的成本比由这种投入所带来的产出量或收

益少。差异产品是指在设计、品牌等方面明显不同于同质产品且被消费者认可的产品。

(2)差异产品的生产和需求与规模经济存在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途径是国际贸

易。一方面,国际贸易扩大了市场规模,使大规模生产有了市场保障;另一方面,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分散投放到各国市场上,从而在每一个具体市场上都表现为各

1

种产品的小批量供应。(2分)

(3)只要各国之间产品有差异,无论这种差异表现为何种形式,都可以称为国际贸易

的载体。(1分

4.简述国际收支项目中经常项目的基本内容。

答:经常项目是国际收支统计中最基本的项目,主要记录商品贸易收支,劳务贸易收支和单 方面转移三方面的经济交易的项目。其中商品贸易收支包括有形商品贸易和无形商品(劳务)的贸易。

三.论述题

1.试用图形进行小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 答:①小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4分)②小国进口关税的经济效应分析。(4分)③

小国进口关税对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影响。(4分)④小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的政策含义。(4分)

2.试述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并予以评价。

(1)基本内容: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

相对成本的差别。即使一国处于全面的劣势地位,但只要存在成本上的相对差异,国际贸易仍会发生,每国都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而且贸易可以使所有国家获利。 (2)评价:

贡献:①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具有其内在的合理内核,分析了国际贸易具有的各个方

面利益。②丰富和完善了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以及古典贸易理论,从劳动生产率或成本的相对优势来探讨国际贸易的起因,为自由贸易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局限性:①虽然解释了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如何引起国际贸易,但没有进一步解释造成各国

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原因;②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各国将进行完全的专业化生产,与现实各国实际情况相违背;③该学说的假设过于苛刻,并不符合国际贸易的实际,如市场要求是完全竞争的、要素在国际间完全不能流动等假设。

3.叙述罗伯津斯基定理的内容,并作图分别说明在大国和小国的情况下,出口部门所密集使用的要素增长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答:罗伯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由于小国是价格接受者,贸易条件无变化 大国会影响Pw ’ 时消费点由C*移至C ’ 可见贸易条件恶化抵消了部分经济增长(C、C*平行) 4、如何根据罗伯津斯基定理,来解释要素禀赋不同的两个国家生产可能性边界之间的差别?(可以附加图表)

2

答:罗伯津斯基定理是在商品价格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

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如果两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不一样,则某种要素多的国家,会产生更多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品,反之亦然。所以,两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就出现了差别。 5、结合重叠需求理论和产品周期理论,试解释为什么美国始终是世界汽车生产和出口大国? 答:如果创新国研制的是相同产业中的更新品种并获得成功,则创新国将和其更新产品的(潜

在)模仿国之间出现产业内贸易,因为此时其模仿国生产的是此产业产品的旧品种。创新国将向其模仿国出口新产品,而从模仿国进口相同产业中的旧品种。 6、试述幼稚产业的选择标准 答:(1)穆勒标准是从内部规模经济和产业本身的角度提出,是最基本优势;

(2)巴斯塔尔布标准是从国家总体福利的角度提出的,是比较优势; (3)凯普标准是从外部规模经济的角度提出的,是竞争优势。

7、进口配额与关税在保护本国产业方面有什么异同?如果让国内生产者来选择的话,他们会选择哪种措施?

答:进口配额与关税都能通过限制进口在保护本国产业方面发挥作用,不过,进口配额是比

关税更加严厉的限制措施。关税将导致进口产品价格一定幅度的上升,但在消费者对此种产品的需求上升以后,进口量仍会增加;配额也会导致进口产品价格的上升,但在消费者对此种产品的需求上升以后,由于配额已经确定,进口不会增加,本国生产厂商将从中获得更大收益。所以,对消费者有利的是关税而非配额,而厂商将更倾向于采用配额措施。

8、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区别是什么? 答:(1)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于国与国之间商品的相对价格差,而这种价格差是

由国家之间技术水平的差异造成的。在只有劳动一种生产要素的情况下,技术水平的差异体现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绝对优势论强调引发国际贸易的是国与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基于绝对优势的国际贸易可以使贸易参与国从贸易中获利。

(2)比较优势理论仍然认为国际贸易产生于国与国之间技术水平差异带来的商品价格相 对差异,但是在这里技术水平的差异体现为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而不是绝对差异。据比较优势所决定的国际贸易仍然会对各贸易参与国带来福利的改进。一国即使在某商品上不具有绝对优势,但是只要在该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那么该国也可以生产并出口该产品,从而使贸易发生,并且在贸易中获益,整个国家的福利水平得到提升。 9、以小国为例,在下列两种情况下,试比较关税与配额对国内生产、消费及进口的影响效果的变化。(1)由于某种外来冲击,进口商品世界市场价格突然下跌;(2)由于收入水平的提高,国内需求增加。 答:(1)关税情况下,进口国进口价格也将随世界市场价格下降,这有利于消费者福利提高,

不利于国内生产商的福利。在配额情况下,进口国的价格不会变化,这实际上增加了对国内生产商的保护,不利于消费者的福利。

(2)国内总需求水平上升,在关税措施下,国内生产和进口都会同时增加,在配额下则

完全由国内厂商的生产扩张来满足(此时价格上涨幅度更高、均衡需求量更低)。

四.计算。

1、假设中美两国都生产大米和小麦,且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两国有相同的劳动力资源,都是100人。由于生产技术的不同,产出是不同的。如果两国所有的劳动都用来生产大米,假设中国可以生产100吨,美国只能生产150吨。如果两国的劳动都用来生产小麦,假设中国能生产50吨,而美国能生产100吨。

(1)请判断中国和美国分别在生产那种产品上有优势

3

(2)如果发生自由贸易,中美两国会分别出口哪种产品,请确定大米的世界市场相对价格

的范围?

(3)画图说明自由贸易发生前后中美两国的福利变化。 解:依题意可知,两国劳动生产率为:

大米劳动生产率 小麦劳动生产率 中 1 0.5 美 1.5 1 以下均用A表示中国,B表示美国,X表示大米,Y表示小麦,a、b分别表示中美两国生产率。(1)美国在大米与小麦生产上均占绝对优势

因为

所以中国在生产大米上具有比较优势,美国在生产小麦上占有比较优势。 (2)若自由贸易则发生专业化分工,中国将出口大米,美国将出口小麦。

1.5axax?11?2>bxbx1.5?1.5??2>???1.50.5ayay0.5byby11由于未贸易前:中国

pxay1pxay12?????pyax2美国:pyax1.53

则贸易后世界市场价格介于1/2~2/3之间。 (3)

中国 美国 X+2Y=100 2/3X+Y=100

可见无差异曲线均向上移动,福利水平得到改善(注:画图时 Pw线要平行)

2.如果假定法国生产葡萄和汽车,资本是特定要素(生产葡萄所用的资本不能流动到汽车生产行业)。工人可以在这两个部门之间自由流动。在特定要素模型的框架内,如果世界市场上葡萄的价格上升5%,讨论国内要素的报酬怎样变化。

解:依题意可知劳动力为流动要素,资本为特定要素,葡萄生产部门密集使用劳动力,汽车

生产部门密集使用资本,以下用X代表葡萄,Y代表汽车。

4

搜索更多关于: 国际经济学 的文档
国际经济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d0ll7qk9u6o2vt5ky96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