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出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课程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1:50: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

第十课时

课题2 溶解度(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

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重点和难点

重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难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点评 教师: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你知道为什么吗? 在前面的活动与探究中,所用的水均为20 mL,其中溶解NaCl与KNO3的质量是否相同?我们如何来定量地描述KNO3与NaCl在水中的溶解性强弱呢? 学生:溶解度。 教师:这位同学回答得不错。什么叫溶解度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溶解度的概念。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通常溶剂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教师:在教材P36,表9-1,给出了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大家查一查20 ℃时NaCl的溶解度。 教师:溶解度有单位。“在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 g。”这句话所表达的含义是什么呢? 学生:(踊跃发言)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都不错,溶解度的概念包括四个要素:①指明一定温度;②溶及时小结,纠剂为100 g;③必须达到饱和状态;④单位为g。 教师: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易溶”“微溶”“难溶”等一些概念,它表正偏差。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让学生体验成功后的喜悦。 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示什么意思呢?学生通过阅读P36“资料”寻找答案。 我们知道,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同一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关系可以用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来表示。 活动与探究:学习绘制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方法。 教师简单介绍方法,学生结合表9-1分组绘制NaCl、KCl、KNO3的溶解度曲线,教师巡回指导,然后展示交流,分享快乐,结合学生绘制的溶解度曲线及教材中图9-12,分组讨论、交流。 ①你所绘制的溶解度曲线有何特点,为什么?②从你绘制的溶解度曲线图上能否找亲自动手,自出上述几种物质在25 ℃、85 ℃时的溶解度?如果能,请找出,你是怎样查找的?③从图主参与,乐于9-12中,你能比较出45 ℃时KCl、KNO3的溶解度大小吗?④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能获得探究。 哪些信息? (学生汇报展示,教师小结归纳) 教师:通过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情况,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溶解度的大小,也可以查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教师:除了固体物质能溶解在水中外,生活中气体溶解在水中的现象也很多,你能举出一些实例吗? 学生甲:鱼儿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有O2。 乙:烧开水时,水未沸腾时也冒气泡。 丙:把汽水瓶打开,有大量气泡产生。 教师:同学们都很善于思考,以上现象均说明了气体能溶解在水中的事实。(展示两瓶汽水,取其中一瓶不打开,摇晃,然后打开,学生观察现象) 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受压强的影响。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增大;压强减小,溶解度减小。 刚才一位同学说汽水中冒出的气体为CO2,你能用实验方法将其检验出来吗? 教师:(加以肯定,给予激励性评价)烧开水时,水未开时就看到水中冒气泡,这些气泡是什么?(贴近生活) 学生:水中溶解的空气。 教师: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变小。 教师小结: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与压强的影响。 鼓励学生动手实践。 联系生活实际,引出新知,气氛活跃。

-/

第十一课时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及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课时安排 共2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点评 教师:同学们,你们在夏天喜欢游泳吗?你们到水里后,是漂浮在水面上,还是沉在水下呀? 学生:(七嘴八舌,有的说沉入水里,有的说漂在水面上,但大数人认为会沉到水下) 老师:请同学们看下面几幅图片:(死海图片) 用死海图片导入,简明扼要。 学生自主探究,在探究老师:说得好!下面我们来做下面的实验,来具体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奇景! 活动与探究 分小组进行探究实验。(在下面两个方案中自选一个进行探究并填写表格) 中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老师:这是死海里的景象,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人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吗? 学生:盐份多,浓度大。 -/

①鸡蛋在水中漂浮 取一个烧杯,加入250 mL水后放入一只鸡蛋。按下面的步骤进行实验并如实填写下表。分析,在此过程中所得的几种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次序 1 2 3 4 … 清水量 250 g 250 g 250 g 250 g … 加入的食盐量 不放食 1匙(约5克) 2匙(约10克) 3匙(约15克) … 鸡蛋 沉?浮? 沉?浮? 沉?浮? 沉?浮? … 小结 ②硫酸铜溶解于水 在三只试管中各加入10 mL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5 g、1.0 g、1.5 g固体硫酸铜。比较三种硫酸铜溶液的颜色。分析,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编号 1 2 3 溶液颜色 清水量 硫酸铜的质量 溶液质量 师生一起归纳小结: ①对于有色溶液,可以根据颜色来粗略的区分溶液是浓还是稀:一般来说,颜色越深,溶液越浓。 ②但对于像实验1中形成的无色溶液来说,显然就不能用颜色来判断溶液的浓与稀了,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知道这种溶液的组成呢? 教师:其实,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有很多,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的是溶质的质量分数。什么是溶质的质量分数呢?请同学们看教材P42,找出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学生:(一下子就找到,并大声念出来)(教师跟着板书: 师生共同归纳,课堂气氛融洽。 溶质的质量分数= 教师:同学们归纳得不错,这正是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刚才在同学们实验中出现了多组数据,请你在表中任选1~2组数据来计算对应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学生:尝试练习,并很快顺利完成。 教师:同学们完成得非常不错。其实,溶质的质量分数这个概念,在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贴近生活,的。如这个例题,同学们可以先尝试着做一做:冬天,人们常给皮肤抹上一点甘油溶液,使皮肤保体现了化学-/

持湿润。用400克甘油溶解在100克水中,配制的甘油溶液效果最佳。该甘油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学科的实用数是多少? 教师板书讲解解答过程 解:甘油的质量是400克,水的质量是100克, 所得溶液的质量为:400 g+100 g=500 g 性。 溶质的质量分数= 灵活处理教答:所得甘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0%。 教师小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用到了另一个等式: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如果我们能将这两个等式熟练运用,那么只要知道了“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四个量中的任何两个,我们就可以求出另外两个。 下面同学们再做这样一个练习:在一次探究活动中,小江同学收集到如下标签: 葡萄糖注射液 规格:250 mL 内含:12.5克葡萄糖 5% 医疗用葡萄糖注射液 请你利用标签中的数据设计一个简单的关于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题目,设计好后与同桌交换练习。完成后交由同桌批改。 教师(在教室巡回指导后):好,刚才我看到同学们设计的题目以及同桌同学的批改后,发现同学们的想像力真是超出了我的想像,看来,同学们这节课还是挺有收获的。现在我们一起闭上眼睛,好好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有哪些收获? 师生共同叙述:进行本课小节。 教师:(布置练习)生活中你们都见到了哪些溶液,请你找到溶液标签、记录的内容并计算其中各种溶质的含量。 材“学完本课你应该知道”,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

人教出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课程教案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d4aa8tczq9d31q9p63i6j6mw9sjow00dp2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