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档案文献编纂学 E、电子文件管理
90、就目前我国档案学发展的现状和档案管理需要而言,研究档案应用技术的任务主要应由以下几门学科来承担:(ABCD)
A、档案保护技术 B、档案缩微复制技术 C、档案计算机管理技术 D、档案信息化和数字档案馆技术
91、目前与档案学科交叉比较明显,而且有比较明确边界的分支学科有: (AB)
A、信息资源管理学 B、 政务信息管理
92、从具体业务操作环节进行认识分析,把档案管理划分为八大环节,即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编目与检索、提供利用、编研等,这种方法比较传统,但目前看,也占着主导地位,绝大多数的教材都这样区分档案管理内容。(√)
从信息流角度,把档案管理理解为输入、存储、处理、输出、反馈等五大功能。(√)
中国档案界一般是将上述两种角度、方法结合起来,将档案管理工作划分为“八项环节”、“五大功能”,八项环节的划分比较适合对于档案实体管理的描述,而五大功能的认识方法比较适合描述档案信息的有序管理。(√)
93、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形成,标志着现代档案学的成熟。阿根廷档案学者曼努埃尔·巴斯克斯评价。(√)
94、全面系统论述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代表作。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阿根廷档案学者曼努埃尔·巴斯克斯。他出版的两部专著《文件的选择》(1982)和《文件生命周期研究》(1987)。(√)
95、1940年,美国档案学者菲利普·布鲁克斯最早提出了“文件生命周期”概念,后来其他国家采用了类似的表述形式。(√)
96、1950年,英国伦敦大学教授罗吉尔·艾利斯在第一届国际档案大会上提出了文件运动的“三阶段论”,认为文件的三个阶段——现行阶段、暂时保存阶段和永久保存阶段正好与文件的保管场所——办公室、文件中心和档案馆是相吻合和相对应的。(√)
97、1999年9月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的何嘉荪、傅荣校著的《文件运动规律研究——从新角度审视档案学基础理论》一书,标志着中国化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形成。
9
98、文件连续体理论的兴起,由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面临着电子文件的挑战,以澳大利亚档案学者弗兰克·阿普沃德为代表的档案学者,提出了一种名称全新的“文件连续体理论”(Records Continuum),试图取代传统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99、澳大利亚档案学者苏·迈克米希和英国档案学者萨拉齐·弗林也对连续体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00、文件连续体理论的主要内容是构建了一个多维坐标体系来描述文件的运动过程。这一多维坐标体系包括四个坐标轴——文件保管形式轴、价值表现轴、业务活动轴和形成者轴。(√)
文件连续体理论的主要内容是构建了一个多维坐标体系来描述文件的运动过程。这一多维坐标体系包括四个坐标轴,其中核心轴是 ( A )
A、文件保管形式轴 B、价值表现轴 C、业务活动轴 D、形成者轴
101、来源规定为“向文件中心或档案馆移交文件之前,在事务活动过程中形成、保管和利用文件的组织或个人” (√) 102、来源原则的基本内容 (ABC)
A、尊重来源 B、尊重全宗的完整性 C、尊重全宗内的原始整理体系
定义:来源原则就是档案馆按照档案的来源进行整理和分类,要求保持同一来源的档案不可分散、不同来源的档案不得混淆的整理原则。(√)
103、1985年美国档案学者理查德·莱特和戴维·比尔曼在加拿大档案工作者协会会刊《档案》上发表了著名论文《来源原则的力量》,呼吁重新认识来源原则。(√) 104、谢伦伯格开始对文件形成和利用主体与文件自身属性之间的关系作了事实上较为细微的研究,对文件价值作了较全面的阐述,并因此成为“美国档案鉴定理论之父”。 (√)
105、原始机关的第一价值(初始价值)和对其他机关及非政府方面使用者的第二价值(从属价值)。其中,第一价值包括行政管理价值、法律价值、财务价值和执行价值,第二价值称之为档案价值,其又分为证据价值和情报价值两种类型,并阐述了鉴定这两方面价值的原则和方法。(√)
106、所谓保管费用,是指对以后保管档案过程中所需各种费用的估计,它包括(ABCD)
A、库房费用 B、处理费用 C、保护费用 D、参考费用
10
《档案工作实务》“电子文件管理”
1、下列属于记录电子文件载体的是:(ABCD)
A 磁盘 B 优盘 C 光盘 D 磁带
2、构成电子文件的三大基本要素中,结构信息是电子文件的核心要素。(×) 3、电子文件可以再不同载体上同时存在和互相转化. (√) 4、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一样可以长久存储和读取。(×) 5、按信息格式划分,电子文件包括哪些种类。(AC)
A、文本文件B、数字化文件 C、命令文件 D 、支持性文件 6、下列属于文本型文件的是:(AB)
A、TXT文件 B、PDF文件 C、TIFF文件 D、WAV文件
7、对电子文件而言,没有主文件,支持性、辅助性、工具性文件就不能行使文件的功能。(√)
8、按文件的生成方式分,下列属于数字化文件的是:(BC)
A、语音录入文件 B、OCR识别文件 C、扫描缩微胶卷 D、传感设备自动采集文件 9、电子文件管理的原则有:(ABCD)
A、全程管理原则 B、前端控制原则
C、风险管理原则 D、技术与管理手段结合原则 10、机构内部电子文件管理模式主要有:(ABD)
A、分散式管理 B、集中式管理 C、分布式管理 D、文档一体化管理
11、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分布式保管方案的国家是:(A)
A、美国 B、澳大利亚 C、法国 D、英国
12、电子文件法规由__B_或__A__按照一定的__D_制定并依靠_C_保证实施的关于电子文件及其管理活动的行为规范。
A、行政机关 B、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C、国家强制力 D、立法程序 13、电子文件涉及的法律问题主要有:(ACD)
A 电子文件管理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B 电子文件的易传播性问题 C 电子文件的法律证据效力问题 D 电子文件管理与隐私权保护问题 14、以下不是电子文件法规特点是:(AC)
A、完整性 B、分散性 C、配套性 D、模糊性 15、世界上第一个文件管理国际标准是:(A)
11
A 、ISO15489 B、AS4390 C、ISO14721 D、ISO23081 16、数字信息资源长久保存领域最重要的标准是:(A)
A、开放档案信息系统参考模型
B、《电子图像信息电子化存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建议技术报告》 C、《电子图像:扫描文件图像的压缩方法选择指南》 D、《基于电子文档信息的长久保存》
17、我国电子文件管理标准中属于电子科技文件标准的有:(B)
A、《电子文件归档光盘技术要求和应用规范》
B、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 第一部分:电子文件归档与档案管理》
C、《建设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D、《信息技术 文件描述和处理语言 超文本置标语言(HTML)》
18、电子文件政策偏向于微观、以操作层面内容为主,指南则偏向于宏观,在实践中往往两者配套使用,甚至有时两者并不作区分。(×)
19、电子文件考虑到文件的复杂程度和文件的管理要求,以保证被采集文件的完整性。(√)
20、下列不属于电子文件通用格式的是:(C)
A、XML B、WAV C、DOC D、RTF
21、技术鉴定是指对电子文件的各方面技术状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ABCD):
A、真实性鉴定 B、可读取性鉴定 C、完整性鉴定 D、介质状况鉴定
22、电子文件归档的以后,相同的纸质文件不需要再归档。(×)
23、逻辑归档可以实现电子文件的集中管理,保证电子文件的安全性。(×) 24、电子文件归档应分两步进行,对实时进行的归档先做逻辑归档,然后定期完成物理归档。(√)
25、物理归档中的网络归档既可实时进行,又可与介质归档一样,借鉴纸质文件归档的经验并遵照有关规定定期完成。(√)
26、把带有归档标识的电子文件集中,拷贝至耐久性好的载体上,一式3套,一套封存保管,一套供查阅使用,一套异地保存.(√)
27、电子文件归档推荐采用的载体按优先顺序依次为:(D)
A、硬磁盘、磁带、只读光盘、一次写光盘、可擦写光盘 B、可擦写光盘、只读光盘、一次写光盘、磁带、软盘 C、软盘、磁带、只读光盘、一次写光盘、可擦写光盘 D、只读光盘、一次写光盘、磁带、可擦写光盘、硬磁盘 28、电子文件著录具有以下特点:(ACD)
A、全要素 B、单一性 C、综合性 D、全过程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