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小测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 )。 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
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
2.(2011·山东滨州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体从距透镜较远的地方逐渐移近焦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像越来越大,且为正立的实像 B.像越来越大,且为倒立的实像 C.像越来越小,且为正立的实像 D.像越来越小,且为倒立的实像
3.(2011·浙江杭州中考)小王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的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 )。
A.将凸透镜往上移 C.将蜡烛往上移
B.将光屏往下移 D.将蜡烛往下移
4.如图所示,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还需要调整的是________,调整后烛焰能在光屏上成________立的实像,若想使像变大,应将蜡烛向________移。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5.(2011·江苏徐州中考)如图所示,在发光的灯泡附近放置一凸透镜,在远处的墙上出现了灯丝清晰的像。关于此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像是正立的 C.像是虚像
B.像是放大的 D.像比灯丝亮
6.(2011·山东菏泽中考)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从高空向地面照相,若使用的相机镜头焦距为50 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 )。
A.大于100 mm B.等于50 mm C.小于50 mm
D.介于50 mm和100 mm之间
7.如图是物体M通过凸透镜(透镜未标出)成像的示意图。当凸透镜放在哪点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M′( A.A点 C.C点
)。
B.B点
D.D点
参考答案
1. 答案:C 改变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可以得到大小、正倒、虚实不同的像,因此提出的问题应是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2. 答案:B 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由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的“一倍分虚实”及“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知: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外成的是实像,实像总是倒立的;当物距减小时,像距变大,像也变大。
3. 答案:C 将凸透镜往上移或将光屏往下移,则蜡烛的像会向上移动,A、B错;凸透镜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所以要想使像向下移,应将蜡烛向上移动,C对,D错。
4. 解析:从题图可以看出,光屏的高度过高,所以应降低光屏的高度,因为烛焰在焦距以外时,在光屏上将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且烛焰越靠近焦点,所成倒立的实像越大。
答案:光屏 倒 右
5. 答案:B 墙壁相当于光屏,灯泡的像成在墙壁上,这个像一定是实像,并且是倒立的;观察可知,像距显然大于物距,成像条件是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6. 答案:D 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照相机的原理是物体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之外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在一倍焦距之外二倍焦距之内;相机镜头焦距为50 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介于50 mm和100 mm之间。
7. 答案:C 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从题图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像距小于物距,凸透镜应放置于C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