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围手术期输血共识(全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6 14:31:0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围手术期输血共识(全文)

目录 术前评估 术前准备

围手术期输血及辅助治疗 自身输血

围手术期输血不良反应 围手术期输血不良反应的防治

围手术期输血是指在围手术期输入血液(包括自体血以及异体全血、红细胞、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等)。成分输血是依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输入有关的血液成分;成分输血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节约血液资源以及便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辅助治疗是指为避免或减少失血或输入异体血所使用的药物和技术。本指南不具备强制性,亦不作医学责任认定和判断的依据。 一、术前评估

1、了解过去有无输血史,有输血史者应询问有无输血并发症; 2、了解有无先天性或获得性血液疾病;

3、了解有无服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令、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

4、了解有无活动性出血或急、慢性贫血情况;

5、运用临床结构化问卷法了解患者出血史、家族史及详细用药史; 6、一般体格检查;

7、了解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肝功能、血型鉴定(包括ABO血型和Rh血型)、乙肝和丙肝相关检查、梅毒抗体以及HIV抗体等,对有出血史的患者应进行术前血小板功能评估; 8、术前重要脏器功能评估;

9、告知患者及家属输血的风险及益处。 二、术前准备

1、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签定《输血治疗同意书》; 2、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3、停止或调整抗凝药物,可预防性给药改善凝血功能(如氨甲环酸和6-氨基乙酸等)。择期手术患者可推迟手术直至抗凝药物的效力消失; 4、既往有出血小板功能检测,并判别血小板功能减退是否因使用抗血小板药所致;

5、了解患者贫血的原因(慢性出血、缺铁、肾功能不全、炎症等),并根据病因治疗贫血,首先考虑拒绝输血的患者术前可考虑铁剂治疗,排除缺铁因素,术前可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

6、血液病患者术前应进行病因治疗和/或全身支持治疗,包括少量输血或成分输血、补铁、加强营养等;

7、如患者选择自体输血且条件许可时,可在术前采集自体血; 8、Rh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术前应备好预估的需要血量。 三、围手术期输血及辅助治疗 1、围手术期输血相关监测

(1)失血量监测:密切观察手术失血量(如吸引器和纱布计量); (2)重要脏器灌注或氧供监测:包括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尿量、血红蛋白量或红细胞压积(Hct),必要时监测血气和酸碱平衡、电解质、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pHi;

(3)凝血功能监测:包括实验室诊断项目如血小板计数、PT、APTT、INR、纤维蛋白原等,必要时应进行床旁及时凝血监测如血栓弹性图(TEG)、Sonoclot等; (4)监测原则

A、除常规监测外,术中出血患者应在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和凝血功能的监测下指导成分输血;

B、围手术期应维持患者前负荷,但应避免全身血容量过高;严重出血时,应考虑动态评估液体反应性和无创测量心排量的测定,而不仅仅依赖中心静脉压和肺动脉楔压作为唯一判断血容量的标准;

C、出现急性出血时,建议反复测量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血清乳酸水平以及有无碱不足,以监测组织灌注、组织氧合及出血的动态变化; D、活动性出血者,在避免高氧血症的同时,吸入氧浓度应该足够高,以预防动脉低氧血症的发生[PaO2<26.7kPa(200mmHg)]。 2、输红细胞

(1)红细胞制品:浓缩红细胞、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少白红细胞、辐照红细胞等,每单位红细胞制品中红细胞含量相当用于200ml全血中红细胞含量。

(2)输入的指征:建议采用限制性输血的策略,血红蛋白>100g/L的患者围手术期不需要输红细胞,血红蛋白在70~100g/L之间,根据患者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有无活动性出血等因素决定是否输红细胞。

以下情况需要输红细胞: A、血红蛋白<70g/L;

B、术前有症状的难治性贫血患者:心功能III~IV级,心脏病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绞痛)及对铁剂、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无效者;

C、血红蛋白低于80g/L并伴有症状(胸痛、体位性低血压、对液体复苏反应迟纯的心动过速或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应考虑输注红细胞; D、术前心肺功能不全和代谢率增高的患者应保持相对较高的血红蛋白80~100g/L;

E、对于围手术期严重出血的患儿,建议血红蛋白维持高于80g/L的水平。

(3)临床工作可按下述公式大约测算浓缩红细胞补充量。成人:浓缩红细胞补充量=(Hct预计×55×体重-Hct实际测定值×55×体重)/0.60。小儿:红细胞补充量=(Hct预计-Hct实际测定值)×体重×5(Hb单位为mg/dl)。 (4)注意事项

A、不能依赖输红细胞替代容量治疗; B、少白细胞用于产生白细胞抗体患者;

C、洗涤红细适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和对血浆蛋白有过敏反应的患者; D、对于行心脏手术的患者,建议输注去白细胞的红细胞; E、高原地区酌情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和放宽输血指征。

F、急性大失血无同型血源时,可适量输入0型血浓缩红细胞,并密切监测溶血反应。 3、浓缩血小板

搜索更多关于: 围手术期输血共识(全文) 的文档
围手术期输血共识(全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dc580ngc14zk8m0hvkq6k2tg1xu6l00s76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