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的民间歌谣(春夏篇)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二天,上半年六 、廿一,下半年八、廿三。
——自《1800—2099万年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P294
阳历月份与节气的对照:
2月:立春、雨水;3月:惊蛰、春分;4月:清明、谷雨;5月:立夏、小满; 6月:芒种、夏至;7月:小暑、大暑;8月:立秋、处暑; 9月:白露、秋分;10月:寒露、霜降;11月:立冬、小雪; 12月:大雪、冬至;1月:小寒、大寒。
长五月,短十月,不长不短二八月。老怕冬冷,少怕秋凉。
【以下歌谣谚语整理自2009年台历,歌谣中的月份指阴历,阳历另外说明。】
春日节气综合:
1. 节气不等人,春日胜黄金。
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 2.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3. 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4. 清明忙种菜,谷雨种大田。 初一:
5. 初一有风多疾病,更逢大雪有灾祸。 6.风雨相逢初一头,沿村瘟疫万民忧。 7.初一东风六畜灾,倘逢大雪旱年来。
若然此日天晴好,下岁农夫能发财。
8. 初一飞霜侵损民,重阳无雨一冬晴。 9.岁朝蒙黑四边天,大雪纷纷是旱年。
但得立春晴一日,农夫耕田不用力。 10.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 11. 顶看初三,下看十八,有雨继续下。 12. 一个雨一点灯,落到明朝也不晴。 13. 正月十五雪打灯,一个谷穗打半斤。
阳历2月上旬: 立春
太阳黄经为315度,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表示春季的开始。 14. 年前立春过年暖,过年立春二月寒。 15.一年打俩春,黄土变成金。 16.正月施肥长花,七月施肥长果。 17.立春节日露,秋来水满路。
18.立春落雨至清明,一日落雨一日晴。 19. 岁朝蒙黑四边天,大雪纷纷是旱年。
但得立春晴一日,农夫耕田不用力。
阳历2月下旬:雨水
太阳到达黄经为330度,雨水表示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
20. 二月初一雨雪大,芒种前后有一怕。 21. 二月二打雷,稻尾似重锤。 22. 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 23. 雨水前后,插树种柳。
2
阳历3月上旬:惊蛰
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 24. 雷打惊蛰前,高山好种田。 25. 惊蛰闻雷米似泥,春分有雨病人稀。
月中但得逢三卯,到处棉花豆麦挂。 26. 惊蛰种麦堆满仓,清明种麦一把糠。27.过了惊蛰节,耕田不能歇。
雨点如钱大,有雨也不下。
28. 惊蛰不刮风,冷到五月中。(阳历6月)
清明不见风,麻豆好收成。
阳历3月下旬:春分
太阳黄经为0度,春分日太阳在赤道上方,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这一天南北半球昼夜相等。
29. 春分一到昼夜平,耕田保墒要先行。 30. 春分早,立夏迟,清明种田正当时。 31. 春分有雨病人稀,雨打五更日晒水。 32. 春分前后怕春霜,一见春霜春苗伤。
阳历4月上旬:清明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清明这天,民间有踏青、寒食、扫墓等习俗。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华南气候温暖,春意正浓。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所以水稻播种、栽插要避开暖尾冷头。在西北高
3
原,牲畜经严冬和草料不足的影响,抵抗力弱,需要严防开春后的强降温天气对老弱幼畜的危害。信息来源:中华农历网。33. 清明麻,谷雨花,立夏点豆种芝麻。 34. 清明不见风,麻豆好收成。 35. 清明风若从南起,预报丰年大有收。
清明风若从南起,定然田禾大有收。 36. 清明要明,谷雨要淋。
37. 清明北风十日寒,春霜结束在眼前。 38. 麦怕清明连夜雨,稻怕寒露一朝霜。
阳历4月下旬:谷雨
太阳黄经为30度,就是雨水生百谷的意思,降水明显增多,雨水滋润大地,有利于谷物生长。
39. 清明要明,谷雨要淋。
40. 谷雨雨不休,桑叶好伺牛。谷雨天气晴,养蚕娘子要上绳。
阳历5月上旬:立夏
太阳黄经为45度,是夏天的开始,万物旺盛。炎热降临,雷雨增多。 41. 立夏不干,干死鱼虾。 42. 立夏晴,蓑衣满田勝。
立夏落,蓑衣挂檐下。 43. 立夏东南风,四五十天张渔网。 44. 立夏东风少病遭,时逢初八果生多。 45. 清明麻,谷雨花。立夏点豆种芝麻。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