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今天上课之前想在咱班来一次计算的竞赛,想参加吗?这样,我们把全班分成两大组,每组先派一名代表到前面进行比赛。 280÷7÷5 280÷(7×5) 7200÷(25×4) 7200÷25÷4 师:我出题的时候可是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的,其实第二组题也能像第一组一样简便,你们想知道方法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板书课题(除法的简便计算) 二、学习1、出示例(2):王老师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买了新知 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 2、怎样列式? 方法一:330÷5÷2 方法二:330÷(5×2) =66÷2 =330÷10 =33(元) =33(元) 3、比较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 330÷5÷2=330÷(5×2) 4、像这样两个算式相等的例子你还能举出来吗?能举完吗? 5、猜想一下,像这样的算式可能存在着什么规律吗?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 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就等于一个数连续除以这两个数。 6、这条规律有什么用呢?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 280÷(7×5) 7200÷25÷4 7、应用规律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应用规律可以使计算变得既简便又有趣。 三、实践 1、下列各组算式相等吗? 应用 ①680÷2÷5 680÷(2×5) ②390÷39×5 390÷2÷5 ③360÷(36÷2) 360÷36÷2 ④810÷18 810÷9÷2 ②、④左右两个算式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2、怎么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480÷(5×48) 2000÷125÷8 8100÷5÷81 540÷45 四、全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还有什总结 教学 后记 教学课题 教学课时 1 么疑问? 练习八 主备教师 1、通过整理与复习,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对加法、乘法运算定律的理解,能运用教学目标 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培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重点:运用运算定律准确、熟练进行简便运算。 与难点 教学准备及手段 教学流程 一、巩固旧知,引入练习 1、复习旧知。 (1)运用运算定律填空: 36 + ( )= 64 + ( ) 2.难点:灵活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多媒体课件 初备 课型 练习课 修改部分 (28 + 47)+ 53 =28 +( )+( ) 13 × 26 = 26×( ) 二、探究整理,形成系统 63 ×25 × ( )= 63 ×(25 ×4) (2)简便计算。 25 × 7 × 4 17 × 23 -23 × 7 2、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练习八。 1、知识梳理。 师:说一说你都学习了哪些运算定律和性质,它们是怎样表示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三、巩固知识、训练能力 2、小组合作、小结方法。 小组长从学习袋中拿出一张白纸,四人小组将黑板上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整理。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八”。 1、完成教材第30页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四、课堂小结 2、完成教材第30页第4题。 题目出示后,让学生判断算式分别运用了哪些乘法运算定律。 3、完成教材第31页第6题。 题目出示后,让学生进行判断。 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判断的理由,正确的算式分别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4、完成教材第30~31页第2、3、5、7、8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集体订正。 1、巩固知识。 (1)你是如何正确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 教学 (2)你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2、师生共同小结。 后记
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有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和性质(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这些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五、【教学措施】
说明与建议
1、简化小数的意义的叙述。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其依据是十进制位值原则。
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淡化十进分数为什么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用小数来表示的道理,着重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来说明小数的意义,使学生明确“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2、重视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要涉及十进分数,由于学生没有系统学习分数的知识,理解分数的十进关系有困难,为此教材除了在正式教学小数的意义时,借助计量单位的十进关系(如,长度单位)来帮助学生理解外,在练习中还安排了很多根据十进制计量单位理解小数的实际意义的练习。 改变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中“扩大……倍”“缩小……倍”的说法。“扩大……倍”与“缩小……倍”在小学数学阶段约定俗成的理解是:扩大几倍就是乘几。缩小几倍就是除以几。但是一些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数a扩大n倍,应是a+na倍,而不是na。也有人认为:“倍”只适用于数的扩大,不适用于数的缩小。考虑到上述问题以及
与中学的衔接,我们在本套教材中进行了尝试性的改变。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中,将“扩大……倍”“缩小……倍”修改为“扩大到……倍”“缩小到……分之一。 教学课题 教学课时 1 小数的意义 主备教师 1、在生活情境中了解小数的产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教学目标 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2、通过探究小数与分数、整数的内在联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3、通过分析、对比、概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初步渗透对应思想和分类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准备及手段 重点、难点:在学生初步认识一位和两位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认数范围扩展到三位小数,使学生明确小数表示的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并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课型 新授课 一、谈话引入: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些数量不一定都能用整数表示,例如商品的价钱,就不一定都是整元钱,在进行测量的时候,往往不能正好得整数的结果,常常用小数表示.我们上学期已初步认识了小数,你能以元作单位,把下面数先写成分数,再写成小数吗? (1)1角=(——)元=( )元 (2)3角=(——)元=( )元 (3)9分=(——)元=( )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数。(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 二、学习新课 师: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商品标价不够整元可以用小数外。在量屋子的高度时,它不够整米时,以米作单位也常用小数表示。 1、教学小数的意义。 (1)教学一位小数 把刚才的题目稍作更改:(出示米尺) 把一条长1米的线段平均分成10份,这样1份是 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 板书: 1分米 3分米 7分米 1/10米 3/10米 7/10米 0.1米 0.3米 0.7米 X K b1.C om 小结: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写在小数点右面的第一位,表示十分之几。 小练:如果8分米呢?以米为单位,怎么写成分数和小数?9分米呢? (2)教学两位小数 把刚才的题目再做更改:(出示放大的1分米)题目和上面哪里不一样?答案一样吗? 把一条长1米的线段平均分成100份,这样1份是 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 板书: 1cm 4cm 8c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