缆的铺设,海上风机的设计、施工和安装,并网,环保,甚至国防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考查海洋能的开发前景,难度不大,解题关键是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海洋能的开发前景,并能根据材料获取信息,提高读图、析图能力综合解决问题。 17.【答案】C
【解析】解:世界著名新能源汽车公司上海,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劳动力成本价格较高也不是劳动力丰富,因为汽车生产需要科技做支撑;上海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低和其年轻人比重较大,而是因为这里的汽车产业基础较好,产业配套体系较完善,利于新能源汽车公司的生产,C项符合题意。 故选:C。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工业的主导因素,获取文字材料中信息即可。 18.【答案】B
【解析】解: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减少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量,③对;
我国主要从国外进口石油资源,因此,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可以减轻对进口能源的依存程度,②对。 故选:B。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以新能源汽车为背景,该题目难度较小,解答此题,关键在于读图,要求学生较强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 19.【答案】BC
【解析】解:根据材料可知,目前德清已有超过200家地理信息企业,因此,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在德清举办和大量地理信息企业入驻德清,说明该地环境质量良好,基础设施完善。 故选:BC。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自然因素:普通影响因素如原料、能源、土地、水源等;特殊影响因素如某些工业对矿产、水能、空气或气候等有特殊要求;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政府、科技等。
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影响工业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 20.【答案】AB
【解析】解:遥感技术属于地理信息系技术,A选项正确。
基于5G通信的无人驾驶技术是要利用到地理信息技术,B选项正确;
医疗设备制作属于重工业和传统产业,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C选项错误;
大飞机制造属于传统产业和重工业,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D选项不符合题意,错误。 故选:AB。 地理信息技术(3S技术)属于高新技术,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该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范围,熟练掌握课本知识并结合材料信息,才能正确解答。
第17页,共22页
21.【答案】AD
【解析】解:A、由图中经纬度,结合洋流的分布规律可以判断,沿岸为寒流流经,附近海域多海雾,正确;
B、由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地位于亚热带地区,全年高温多雨指的是热带雨林气候,错误;
C、由图中经纬度,结合洋流的分布规律可以判断,沿岸为寒流流经,没有形成世界著名渔场,错误;
D、兰萨罗特岛有 300 多座火山分布在这个面积仅为750平方千米的岛上,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兰萨罗特岛地处板块交界处,正确。 故选:AD。
兰萨罗特岛是西班牙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这个以保护自然风光原始风貌来大力发展旅游业的火山岛。兰萨罗特岛是西班牙加那利群岛7大岛之一,是个1900万年前形成、长60公里、宽20公里、面积只有750平方公里、人口10万的小岛。兰萨罗特岛于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生物圈保留地”。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区域自然地理特征,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22.【答案】AC
【解析】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该地位于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且有寒流流经,降水较少,受信风带影响也较大,故葡萄种植户挖坑、垒墙主要是为了集水、挡风,AC正确; 该地纬度较低,热量较为充足,B错误;
该地降水较少,光照充足,葡萄是喜光照作物,D错误。 故选:AC。
影响农业的主要自然因素有:气候方面,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地形方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土壤方面,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
本题以兰萨罗特岛位置示意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23.【答案】AB
【解析】解:结合图可知,甲地的值为25-30之间,乙地的值为15,丙地的值为大于15,丁地的值为小于0.因此甲>乙,丙>乙。 故选:AB。
风蚀气候因子指数是风速、降水量、气温、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的综合反映,能够反映气候影响风蚀的程度。
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判读,题目不难,关键是结合等值线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然后即可得出答案。 24.【答案】AD
【解析】解:结合图可知,风蚀气候因子指数从西向东减小,A正确,B错; 根据分析可知,风蚀气候因子指数越低,抗风蚀的能力越强。因此降水量自西向东增多,C错,D正确。 故选:AD。
风蚀气候因子指数是风速、降水量、气温、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的综合反映,能够反映气候影响风蚀的程度。风蚀气候因子指数越低,抗风蚀的能力越强。
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判读,题目不难,关键是结合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和区域特征进行
第18页,共22页
分析,然后即可得出答案。 25.【答案】BC
【解析】解:A、农业机械使用,生产效率提高,有利于提高乡村弹性,故错。 B、工业经济社会对资源的需求大增,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环境脆弱,应对外界扰动冲击的能力降低,减小了乡村弹性;故对。
C、工业经济社会资金需求大,乡村比较落后,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滞后,应对外界扰动冲击的能力弱,故对。
D、科学技术进步,环境承载力增大,能增强乡村地区乡村弹性,故错。 故选:BC。
乡村弹性是乡村地区通过内部经济、社会、生态、资源子系统的自我调控与适应,最大限度应对外界扰动冲击的能力。
考查乡村弹性,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城市规划的相关知识。 26.【答案】CD
【解析】解:A、重化工产业会产生环境污染,农村承接重化工业转移影响农业环境,故不符合题意;
B、乡村文化传统需要保护,但是乡村文化也需要文化的交流,故不符合题意; C、要实现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需要对乡村进行整治,提升环境质量,故正确; D、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实现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要发展农村的特色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故正确。 故选:CD。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本题以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了实现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读材料分析解决问题。
27.【答案】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在雨季湖泊面积扩大,旱季湖泊面积缩小;原因:湖泊的主要补给类型为降水补给,地处热带草原气候区,分干湿两季,降水季节变化大,湖泊面积随季节变化。 在雨季,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湖泊盐份积累少;旱季地表径流注入量大于蒸发量,所以湖泊盐份少。
【解析】解:(1)地下水是盐类的来源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比尔马等地地处绿洲,地下水丰富,盐农利用丰富的地下水结合撒哈拉沙漠温度较高,气候干旱的气候特征,开挖洼池,通过蒸发洼池水分来实现盐分析出。
(2)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分为因为太阳辐射差异产生的分异规律和随水份变化产生的分异规律。根据图中南北的纬度差异可以看出南北之间的太阳辐射差异,因为太阳辐射量的不同而产生气温差异,进而引起水分变化,是以热量为基础的水热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3)乍得湖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主要补给源是降水,热带草原气候分干湿两季,降雨集中在雨季,干季降水少,所以其湖面面积随季节变化大。
(4)乍得湖位于非洲中北部,据此判断湖泊地处热带草原气候区,分干湿两季,湿季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降水丰沛,补给充足;湖区多条河流汇入,地表径流补给多,水位上升;干季受东北信风带控制,干旱少雨,降水补给少,地表径流补给减少,水位下降,东北部盆地海拔比乍得湖低,大量湖水通过地下径流渗流入盆地,盐分随之排出,因此乍得湖虽为内流湖,但湖水为淡水。 故答案为: (1)撒哈拉沙漠盐区曾为海洋,食盐蕴藏丰富;因地壳抬升形成内陆盆地,地形封闭,
第19页,共22页
盐分不易流失;盐分富集于浅层地下水中;气候干旱,水分蒸发强烈,盐分易析出。 (2)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3)在雨季湖泊面积扩大,旱季湖泊面积缩小;原因:湖泊的主要补给类型为降水补给,地处热带草原气候区,分干湿两季,降水季节变化大,湖泊面积随季节变化。 (4)在雨季,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湖泊盐份积累少;旱季地表径流注入量大于蒸发量,所以湖泊盐份少。
(1)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技术条件:冷藏、保鲜技术、良种、化肥、机械。
(2)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A、自然带变化规律:由南向北变化(沿纬度变化方向变化)B、成因: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导致热量变化,也引起水分变化,是以热量为基础的水热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分布明显的地区:低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区、沿某南北向线路(海岸线、经线等)由赤道向两极。
(3)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主要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
本题考查气候和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即可。
28.【答案】利:地下水电站对周边自然环境影响小;几乎无需进行库区移民 弊:建设所需资金多;建设周期长。
N附近,再结合经度可知,该国位【解析】解:(1)结合地图可见,不丹位于27-28°
于青藏高原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地势起伏大,水能丰富,同时降水较多,国家内河流密布,流量较大,且流速快。
(2)为了把水电的环境影响最小化,不丹毅然选择发展地下水电。地上水电站需要修建大型水库,对环境会有一定的影响,而地下水电站对环境的影响几乎为零。但是地下水电站对技术要求较高,同时建造周期长。
(3)不丹因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带,且处于板块交界处,因此易发生地震。对此采取的措施是定期开启地震活动的监测,同时需要提高水电站的抗震功能。 故答案为:
(1)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降水丰富,气温垂直变化大:河流流量大,流速快;植被茂密,类型多样;土壤种类多,垂直差异明显。
(2)利:地下水电站对周边自然环境影响小;几乎无需进行库区移民; 弊:建设所需资金多;建设周期长。
(3)地震:位于板块消亡边界附近,地壳运动活跃;断层发育; 需要提高地下水站防震等级;加强对断层活动的监测,尽量避开。
(1)自然环境特征主要从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这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2)分析地下水电站的利弊需要从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分别考虑。 (3)不丹灾害主要从地形、气候、地处板块的位置等方面考虑。
本题属于综合题,全面考查了不丹的地理位置及特点,以及当地出现灾害的原因,需从当地自然条件着手进行分析。
29.【答案】解:(1)影响砀山酥梨品质的主要自然原因可以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进行分析。 安徽省砀山县地处黄河故道,土壤肥沃,利于梨树生长。砀山县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400mm--800mm之间,水分条件适宜;夏季高温,满足酥梨生长期的热量需求。 (2)分析时可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分析,不合理的农业生产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同时也会破坏产品的市场形象,市场价格一跌再跌,几乎成了低档次水果的代名词,很多果农不得不挥泪砍树就是社会影响的表现。
(3)砀山酥梨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可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一方面加大
第20页,共22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