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效率的含义与收入分配公平的表现。
2.理解维护社会公平的具体措施,理解提高“两个比重”、实现“两个同步”的内容。 3.理解再分配注重公平的措施。 4.理解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课前预习】
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1.收入分配公平的表现
2.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
3.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二、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的含义: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3.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7.2-- 1
【课前自主探究】
材料:2014年9月,大连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调整教师工资。这次调整工资的其中一部分(绩效工资)要交由学校进行分配。面对广大教师,如何公正、合理地处理好分配问题,很多学校的校长还真是伤了不少脑筋。
以下有三套方案 方案一:700元/月
方案二:1000(管理层:校长和主任) 880(班主任) 560(任课教师) 510(后勤) 方案三:1万/5000(管理层:校长和主任)600(班主任)370(任课教师)260(后勤)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假如你是校长,你会选择哪一份“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并阐述理由。
(2)教师绩效工资分配时,需要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为什么要正确处理?
课前自主检测:
1、关于社会公平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社会成员收入要平均 B.要充分保护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益权 C.要消除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 D.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2.下列对收入分配公平理解正确的是( ) ①收入分配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 ②要求社会成员平均分配产品
③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
④收入分配公平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③④ D.①②④
7.2-- 2
3.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这有利于( )
A.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 B.改革现有分配制度,实现同步富裕 C.维护劳动者利益,实现收入平均分配 D.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消除社会成员收入差距 4、下列做法有利于社会公平的是( ) ①取缔非劳动收入 ②没收过高收入 ③整顿不合理收入 ④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A.①② B. ③④ C.②③ D.②④ 5.对效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效率是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 B.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C.效率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D.效率是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
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表现在( )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②社会公平的实现建立在提高效率、增加社会财富基础上 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④效率和公平可以等同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名词点击】
1、①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指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内部(企业)进行的分配。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内部按三个方面进行分配:一是以税金和利润的形式上缴给国家,形成国家的收入;二是以工资等方式分配给生产部门中的劳动者;三是企业(集体)自留部分。
②国民收入再分配(二次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之后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是指国家的各级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主要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的形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过程。
③慈善被称为“第三次分配”,个人出于自愿,在习惯与道德的影响下把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捐赠出去,被称为第三次收入分配。
7.2-- 3
2、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它是指在全部居民收入中,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小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最大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0和1之间。
联合国有关组织认为: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在0.2~0.3之间,表示比较平均;在0.3~0.4之间,表示相对合理;在0.4~0.5之间,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在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由于基尼系数给出了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数量界限,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弥补了其他测定方法的不足,所以它是衡量贫富差距大小的最通行方法,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和普遍采用。
3、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4、转移支付(transfer payment) 转移支付(transfer payment),又称无偿支出(不是为了购买商品和劳务),它主要是指政府或各级政府之间为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是用以补充公共物品而提供的一种无偿支出,是政府财政资金的单方面的无偿转移,体现的是非市场性的分配关系。是二级分配(再分配)的一种手段。主要形式有:税收返还、财力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其他转移支付。大都具有福利支出的性质,如社会保险福利津贴、抚恤金、养老金、失业补助、救济金以及各种补助费等;农产品价格补贴也是政府的转移支付。另外,企业对非赢利组织的赠款或捐款也属于转移支付。
课前自主检测:DBABDB
7.2--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