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及施工控制
作 者: 顾扬扬 学 号:02307110224 二级学院: 动力工程学院 系 : 铁道工程系 专 业:班 级:指导者: 评阅者: 2014 年
铁道工程技术 铁道工程 1101 张鹏 4
月
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 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及施工控制
摘要 软土一般指外观以灰色为主,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 1.0,且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的细 粒土。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固结系数小、固结时 间长、 灵敏度高、扰动性大、透水性差、土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相差 较大等特点。软土路基的处理的目的是提高该段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关键词 软土地基 软土层 地基处理
目 次
1 绪论 1
2.软土及软土地基的定义、成因 1 2.1 软土的定义 1 2.2 软土的成因 2
3.软土地基处理的目的和意义 3 4 软土基地处理的最新发展 3 4.1 地基处理机械的选择 3 4.2 地基处理材料的选择 3 4.3 地基处理技术的选择 4 5.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4 5.1 堤身自重挤淤法 3 5.2 抛石挤淤法 4 5.3 垫层法 4 5.4 预压砂井法 4 5.5 振动水冲法 4 5.6 旋喷法 5 5.7 强夯法 6
5.8.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加固法 7
6、处理乍嘉苏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7 7.软土地基加固与处理注意事项 10 7.1 路基状况 10 7.2 道路性质 10 7.3 施工环境 10 结 论 11 致 谢 12 参 考 文 献 13 1、绪论
改革开放 30 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取得了飞速发展,许多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各种城 市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备。作为国民经济重大支柱产业之一的交通土建行业,遇到了空前 发展的良好机遇。特别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内陆平原地带,其发展速度更为迅猛。中 国地域辽阔,从古至今,不管是那里,都分布着不同种类的土,因土的种类不同,所以土 的抗剪强度、压缩和透水存在很大的差别,在不同的地基土,有一些是软弱土还有不良土 软土地基,在我国在平原,谷地这些的地方均分布的比较广泛。软土地基对建筑纯在很大 的危险性,稍有处理不当机会造成危险还有让构造物沉降过大或不均匀沉降,致使路基出
现问题,对结构物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地基础的如何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质量。软土路基 的处理的目的是提高该段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从 20 世纪末以来,在新的科技革命及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带动下,出现了不少的新的机械。 现在社会要发展所以提高了很多处理软土路基的方法;根据不同的角度,采用了“强夯法” 和“振动水冲法” ;如果从提高土排水及排水固结的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也发展了塑料排 水带、砂井预压和土工聚合物等等。地基的处理方法有下面几种排水固结法(如排水砂井、 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真空预压);钢性状基础(如 CFG 桩、混凝土管桩等);深层密实 法(如强夯、振冲挤密、爆破挤密、灰土桩等);置换法双层地基或复合地基(如浅层换填、 深层搅拌桩、碎石桩等)。
2、软土地基的意义、成因 2.1 软土的定义
软土一般指外观以灰色为主,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 1.0,且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的细粒土。 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 灵敏度高、扰动性大、透水性差、土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等 特点。
2.2 软土的成因
软土是第四纪后期地表流水所形成的沉积物质,多数分布于海滨、湖滨、河流沿岸等地势 比较低洼地带,地表终年潮湿或积水。所以地表往往生长有大量芦苇、塔头草、小叶樟等 喜水性植物,由于这些植物的生长和死亡,使软土中含有较多的腐殖质和有机物。我省主 要分布于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腹地。另外在其它地区有零星分布,三江平原软土属泥沼型, 而其它地区主要属软土型。软土由于厚度不同,其对工程的影响也不同。软土多分布于沼 泽化湿地地带,而泥沼多分布于沼泽地区,软土的形成时间晚于泥沼形成时间。
3、软土地基处理的目的和作用
软土地基处理的意义主要起排水固结作用,通过在软基上铺格栅,上面再铺砂砾层,使得 软基中的水通过上面荷载的作用,排水出土体,并从砂砾层中渗出,达到排水固结的目的。
4、软土基地处理的最新发展 4.1 地基处理机械的选择
换土法,需要用到挖掘机、自卸卡车、压路机 强夯法,需要用到夯锤和履带吊
预压砂井法,需要用到钻机、吊车、混凝土块等等 振冲法,需要用到碎石打桩机等 灌浆法,需要用到钻机和压力注浆机
4.2 地基处理材料的选择
最好是用河沙,因为河沙不带酸碱,性能也相当稳定,不会对地下基础造成损害,当然造 价相对高一点,但是我认为这比较重要,占建筑的造价也不多。选矿后剩下的沙就很难说 了,因为不知道它的各种有害物含量。
4.3 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
地基处理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4.3.1、无刚性竖向增强体的时代,靠扩大承力面积减小基底附加应力,不过也可视作满布 “土”桩;
4.3.2、桩基础,桩与基础底板(承台)刚接,依上部结构在柱、墙下布桩,亦称“拜桩教” 始祖;
4.3.3、疏桩,分考虑桩端下持力层塑性变形的高人与设计失误的低手两类,无法克服后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