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临淄实小李强)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5:47:4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开 题 报 告

课题批准号 XJ0714 课题名称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 课题负责人 李 强 所在单位 淄博市临淄区实验小学 填 表 日 期 2017年9月15日

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制

2016年7月

一、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5000字左右(可加页)。 (一)选题背景 1.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对提高美术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2014年11月,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组提出了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即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五大领域。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观念变革。“图像识读”“美术表现”是传统的美术教学的强项,而“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的培养一直是我们的短板。未来的美术教学实践,我们须在进一步巩固“图像识读”“美术表现”等传统素养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强化“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长期以来被忽视的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着力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和现实中审美对象的感知力、鉴别力、评价力、判断力与表达力,才能培养出更为全面的具有美术素养的人,使学生更好地为社会、生活服务。 民间美术对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自己的实用美术,它以其独特的造型语言和艺术形式反映着最广大人民的情感生活和生活追求。学习民间美术,一方面可使美术教学增加新的活力,教学内容得以丰富,民间美术得以传承,免遭断裂与绝迹的命运;更为重要的是民间美术中蕴涵的人文思想、传统艺术观念可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学生,使学生了解美术与情感、美术与社会、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对优秀民族民间美术的认同感、乡土情结与爱国主义情怀,从而促进学生“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的培养。 2.国家及我省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如火如荼 国家非常重视民间乡土美术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992年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提出“要按10-20%的比例补充乡土教材,以反映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2011年修订后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地方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各地美术教研机构、研究人员和教师应努力做好开发工作”“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及私人博物馆、当地文物资源、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作坊等”“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这些论述和要求,为新时期的民间美术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指明了方向。 当今,全国各地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可谓步入了百花齐放的黄金时期。人美版、苏教版、鲁教版等全国各地的美术教材,都补充了大量乡土内容(如人美版《泰山皮影艺术》《博兴柳藤编》《鹊华秋色图》)。这些乡土内容的加入,一方面丰富了课程资源,使学生更全面地加深了对地方风土人情的了解,另一方面加强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在提升学生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美术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同时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勿庸置疑,当今民间乡土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不能满足当前教学的需要。一是乡土美术资源的内容和数量仍然偏少,使学生鉴赏力的提高犹如无米之炊;二是资源选材全国或全省一盘棋,部分教学内容与远离本地学生生活环境、空间距离远,学生学习有一定隔阂感,学习动力与效能欠佳。这就造成了一方面学生对教材上的内容不感兴趣,另一方面对本乡本土的民间美术却无从知晓,最终导致学生对待身边的民间美术要么无知,要么采取漠视或鄙薄的态度,从根本上丧失了认知传统民间美术美感的机会和能力,进而失去学习兴趣,影响后续学习。 3.齐文化乡土美术资源丰富,但目前课程资源开发滞后 山东是齐鲁之邦,作为齐鲁文化重要支柱的鲁文化一直是家喻户晓,而作为齐鲁文化的重要源流之一的齐文化长期以来却不受重视。近年来,作为齐国故都、齐文化的发祥地、世界足球起源地的临淄,区委区政府大力开发以开放、变革、务实、包容为主要特征的齐文化,每年举办“国际齐文化节”,至今已举办14届。期间,积累了丰富的齐文化资源,其中不乏具有较高价值的美术资源,为我们依托当地文化资源进行美术教学提供了源头活水。 但是,齐文化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却一直滞后。据初步了解,在临淄区、淄博市乃至山东省内,尚无学校、教师涉足此领域,对于齐文化民间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至今仍是空白,不能不说是齐文化乡土美术资源利用上的一大遗憾。 有鉴于此,本课题将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的大框架内,以“齐文化”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作为主攻方向,开发一批适合小学段学生学习利用的齐文化特色的民间美术资源。从这一角度来看,本研究在选题方向上具有较强的开拓性和创新性,对乡土美术课程资源是有益的补充,对完善“基于小学美术核心素养”课程资源体系具有较强研究价值。 (二)研究内容 1.研究对象:实验对象为小学段1-5年级。 2.研究思路 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政策基础,围绕齐文化乡土美术课程资源展开调查研究,搜集、梳理、编辑齐文化中富有特色的民间美术经典素材,充分挖掘其美术价值意义,提升学生美术核心素养。 3.研究框架 初期拟定了6个资源素材。通过6个素材的美术价值挖掘,在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教学案例,进行美术教学实践,探索教材教法,健全评价方式,进而完善其历史价值、美术价值以及教育价值。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齐文化档案、书籍、网络等文献,为初期的6个课题寻找准确的历史、人文依据。 2.行动研究法。通过参观、走访,走进民间艺术之乡、民间艺人工作室,进行实地考察,搜集第一手鲜活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3.实验法。对初期编辑的案例纳入课堂教学实践。通过教学实践,使教师参与研究、学生参与实践,并根据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边探索边完善,及时补充、修订,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地统一。 4.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及活动过程中及时进行研讨交流、总结反思和重建,细化反馈,保存记录教学心得,并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更好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 (四)研究步骤 (一)第一阶段:2017年2-6月 ,课题筹备阶段 1.制定课题详细规划。做好开题各项准备工作,包括课题人员分工、资源选题、进度安排等。 2.确定资源选题。查询齐文化资源中的美术元素,走访当地齐文化民间艺人,讨论形成适合纳入美术教学资源的齐文化元素。 (二)第二阶段:2017年7月-2018年5月,课题实践阶段 1.形成美术校本教材初稿。在前期资源搜集的基础上,编写教案,制作范作和课件,形成校本教材初稿。 2.进行教学实践,修订教材初稿。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对课程资源进行试运行。并在初步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反思与重建,补充、修改教学案例。结合班队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游览活动。 (三)第三阶段:2018年1-6月,课题总结阶段 1.校本教材结集成册。 2.进行课题总结,形成结题报告。 (五)研究基础与保障 1.前期研究已经具有了一定基础。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临淄实小李强)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di1q4p6h67b8vd538ce5nrap1rg1l00xhx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