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对事不对人”,不分优劣等级,发挥的是评价的诊断与改进功能,而不是奖惩功能; 四是评价主体多元化。
1.你认为与中小学相比,幼儿园管理有哪些不同特点。
答:幼儿园管理,是指幼儿园管理人员和有关教育行政人员遵循一定的教育方针和保教工作的客观规律,采用科学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手段,将人,财,物等各因素合理组织起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优质高效地实现国家所规定的培养目标和幼儿园工作任务所进行的实践活动。而中小学更为注重制度建设,针对性可操作性强。
2.教材中例举了五种不同的幼儿园组织机构模式,请调查一所你所熟悉的幼儿园,分析这所幼儿园与那种模式比较接近?并具体比较分析异同。
由于每个幼儿园的规模大小、服务项目、人员素质状况等实际情况不一样,幼儿 园组织结构的管理层次与职能部门划分、人员的安排配置等必须从实际出发,构建一个有机整体和系统,不能强求一个模式。 3.依据不同的管理层面,幼儿园规章制度分为哪两大类?每类请至少列举两个。
答:一、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和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制定的法规和规章制度,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师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指导纲要》等。
二、是幼儿园内部依据国家及教育行政机关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园实际或主办部门的相关要求自行制定的规章制度。如《员工手册》所涉及的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保育员绩效考核制度、教师备课制度、教育科研奖励制度等。
4.参考教材中所述“制定规章制度的原则”“规章制度的执行与完善”等内容,请举若干具体实例(你身边遇到的规章制度)进行评价。 答:举例如下:
全勤奖要坚持吗?幼儿园在制定全勤奖制度时,遵循了1.切合实际,具有可行性2.明确具体,便于执行3.集中性与群众性相结合的原则,虽然这位骨干教师平常工作非常敬业,很受家长和幼儿的喜爱,可还是要扣。因为制度必须要执行,首先,幼儿园通过讲解宣传、试行等方式让每一个人都知晓;其次,要注意制度执行的严格和严肃。制度面前一视同仁,不能讲人情、搞通融。否则制度容易流于形式。第三,制度的修订与完善。这与制度执行的严肃性并不矛盾。这位骨干教师虽然这个月失去了全勤奖,可以通用完善其他的条例来弥补这位老师的工作积极性。
13.请参照本章学习内容设计调查表,实地调查了解当地不同办园体制的幼儿园3-5所,同时运用基本的管理理论分析各自办园的优势和局限。
5.调查一所幼儿园,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在该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情况。
1.电子档案既便于查询更利于保存。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实现统一管理之时,该园完成了幼儿园幼儿、教师电子信息以及园务管理信息的录入、管理和查询。幼儿电子档案包括幼儿学籍、幼儿个人档案、幼儿电子作品、学习活动记录、学习评价信息等。教师电子档案包括人事档案、保教、专业发展等信息。园务管理信息主要有卫生保健、财务收费、教具资料等一系列的资料都进行电子管理。各种信息电子化,既可以快速查找又可以永久保留,提高了幼儿园科学管理
的实效性和广泛性。
2.网络化管理跳出时空局限。运用网络快速交换信息功能,方便了幼儿园管理者检查、监督教师班务工作计划、教学计划、教育笔记、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料的撰写,及时掌握教师工作动态。同时班班通、校园和班级信息显示屏、微信等平台及时发布管理信息,让教师在不离开幼儿管理岗位的情况下掌握校园信息,减少了教师工作期间集中的次数,增加了幼儿与教师亲密接触的时间,确保了幼儿安全。
3.网络资源丰富保教活动。网络数据和校园资源库集成了丰富的资料,例如幼儿童话故事、教学多媒体课件、各种主题教学活动的知识资料、教学资料等大量的音频、视频内容和电子图书,教师可方便地检索出所需的资料。幼儿园的每一台计算机,甚至教师的手机抑或IPad等都是幼儿园保教工作一个终端,成为保教工作的得力助手。
4.互联网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翻开互联网这本最大的百科全书,各种信息资源应有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畅游互联网,扩大了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通过校园网、微信、QQ等平台与同伴、家长、专家及其他读者合作,发布作品并进行交流,把自己的观念和信息及时有效地与他人互通。小集体主页和个人主页,创设个性化的学习平台,加速教师专业化成长。 6.制定一个中班幼儿一日活动作息安排表。
7.根据所学知识,并查阅相关资料,为幼儿园制定一份一周食谱。 8.(思考题)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对幼儿园安全问题的看法
答:首先我觉得幼儿园的安全设施很重要,对于老的旧的器械就应该及时修理,确保幼儿的安全,后则,老师带孩子们出来玩的时候,我们老师应做到孩子的活动范围都应该在我们的视线内,能提醒幼儿有自我保护意识。这些都是相当重要的呢。
9.思考题)就你最熟悉的一个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谈谈你的看法
答:关于小班的环境创设:创设生活化的环境,满足小班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小班幼儿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因此我们对小班幼儿的教育必须寻求一种更高效、自然,更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育,这就是《纲要》所倡导的“以幼儿生活为特征的教育”。幼儿教育只有扎根于幼儿的生活经验,才能发挥其效能,教育才真正有意义。
小班幼儿具有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且认知经验水平有限,喜爱模仿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因此,应从小班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出发,创设幼儿最熟悉、最直观的生活化环境, 小班幼儿最喜欢“娃娃家”这个活动区,因为娃娃家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满足幼儿对家庭生活的依恋,也是幼儿生活经验的展现。例如:坤坤小朋友在喂“宝宝吃饭”,一会儿后他自言自语:“宝宝不吃饭,是生病了”这时我及时引导“宝宝生病了,怎么办?”“去医院”他马上回答了我。在他身边的几个小朋友也马上附和着:“我生病了就是去医院的,打针我也不哭的。”然后,我们的小医院由此诞生了。我们老师还经常与家长交流,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和爱好,把他们的兴趣和需求引导到班级环境创设中来,让幼儿在活动中模拟生活情景,体验生活乐趣,积累生活经验。
10.(思考题)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如何激发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答:1.了解并满足保教人员的合理需要。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包括生活需要、学习需要、自尊需要、政治需要和成就需要。
2.以人为本,尊重信任保教人员
营造一种融洽、和谐、充满友情、亲和力和人情味的氛围,维护保教人员的自尊心,在园内形成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风气,使大家心情舒畅,激发出更大的工作热情。
3.恰当采用奖励惩罚,强化行为动机
第一,奖惩分明,以奖为主; 第二,奖惩得当,实事求是; 第三,奖惩及时 4.让保教人员参与幼儿园民主管理
保教人员参与管理,增强承诺感,意识到自己在集体组织中的重要性,发现从事工作的价值和乐趣,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11.(思考题)你认为幼儿园家访还有必要开展吗?为什么?
答:有必要开展。
因为家访包括经常性访问和临时性访问两类。经常性访问,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全体幼儿家庭进行的周期性的访问;临时性访问,指为了解决突发事件进行的家庭访问。古人曰:“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对于幼儿的成长发展来说,两者都是必不可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家庭配合,共同担负起教育幼儿的任务;应建立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制度,指导家长正确了解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内容、方法”,教育好幼儿既是幼儿园的任务,也是家庭的责任,幼儿园教育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园沟通。
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在幼儿进入幼儿园以前,他们已经学会和掌握了不少动作技能,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家长对孩子的成绩很感骄傲,但经常意识不到他们自己所起的作用。明确家访是一种家园双方交流与沟通的活动,作为教师,既希望自己了解幼儿和家长,也希望家长了解教师。通过家访可缩短教师与幼儿,教师与家长的距离,使家长对教师产生信任感,把孩子交给老师很放心。而且还使家长了解了幼儿园的教育内容、目标,促进了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教育工作。使家长明白:家长是孩子的最重要的老师。教师并非仅仅是知识的供应者,而是幼儿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支持者。 12.请为某幼儿园设计一个评价方案,写出评价报告。 幼儿园管理工作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杭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幼儿园管理的意见》精神,深入推进幼儿教育发展,进一步加强幼儿园科学管理,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教育和谐发展。 二、评价考核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通过开展幼儿园管理工作综合评价考核,促使各幼儿园进一步转变办园思想,逐步形成科学全面的幼教质量观。
(二)全面性原则。实行对幼儿园保教工作全面评价。既突出对幼儿园管理的评价,又重视对幼儿保育和教育工作的评价;既重视对基础条件的评价,又兼顾办园实际情况的评价,关注过程,强调效果,确保评价工作的信度与效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