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重 20/4℃ 1.028~1.032 1.034~1.037 1.018~1.029 1.028~1.034 脂肪,% >3.0 <3.0 <3.0 <2.0 结果判断 全乳 脱脂乳 加水乳 脱脂又加水 6.16植脂末、油脂粉的检测
6.16.1目的:厂家以乳脂率论价,奶农为了掺水而又不使乳脂率下降,向原奶中掺植脂末或油脂粉。
6.16.2原理:植脂末和油脂粉是由棕榈油和糊精或饴糖生产而成,而糊精和饴糖中含有葡萄糖成分,利用葡萄糖遇尿糖试纸显色的原理来检测。
6.16.3操作方法及判断:取一平板,将10ml奶样注入平板中,倾斜看平板上是否有漂浮物。由于棕榈油熔点是24℃,一般厂家把收购原奶的温度都控制在低于15℃,而植脂末和油脂粉遇冷会有少量的棕榈油络合物浮在奶样上。然后取尿糖试纸一根,浸入奶样中2s后取出,在1s后观察结果。有植脂末或油脂粉时尿糖试纸会有颜色变化。随着添加量的增加,颜色由淡蓝-〉浅绿色-〉黄绿色-〉黄色。如果尿糖试纸颜色呈棕红色则是添加了葡萄糖粉。
6.17胺盐的检测
6.17.1目的:掺胺盐是为了提高蛋白质的含量。
6.17.2原理:原奶中掺入的胺盐与碘化汞钾在碱性溶液中生成棕黄色络合物,正常原奶中胺盐含量较低,对显色反应无显著影响。
6.17.3试剂配制:取碘化汞45.5g及碘化钾34.9g,溶于100ml蒸馏水中;取氢氧化钠112g溶于500ml蒸馏水中,溶解冷却至室温。将上述2中溶液混合并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放置2~3天待试剂澄清后使用。
6.17.4操作方法:取原乳2ml于小试管中,倾斜试管,沿试管壁慢慢加入碱性碘化汞钾试剂5~10滴形成接触面,放置约1min。
6.17.5结果判断:正常原奶接触面不变色;掺入胺盐的原奶接触面呈乳黄色至深棕色,掺入量越多显色反应越快,棕色越深。
6.17.6注意事项:试剂配制所用蒸馏水及所用试剂必须无氨;试剂加入后,稍停一会就要观察结果,放置时间过长,会产生硫化物的棕黑色反应。
6.18水解蛋白粉的检测
6.18.1目的:乳制品企业以蛋白质含量计价,部分奶农为了不使蛋白质含量降低,同时也能提高非脂干物质的含量而向原奶中加水解蛋白粉。
6.18.2原理:用硝酸汞沉淀除去乳酪蛋白,但水解蛋白不会被除去,与饱和苦味酸产生沉淀反应。
6.18.3试剂配制:
1)除蛋白试剂:硝酸汞14g,加入100ml蒸馏水,加浓硝酸约2.5ml,加热助溶,待试剂全部溶解后加蒸馏水至500ml。
2)饱和苦味酸:称取苦味酸3g,加蒸馏水200ml。
6.18.4操作方法:取100ml奶样,在水浴中加热浓缩至60ml,冷却至20℃时取5ml奶样,加除蛋白试剂5ml混合均匀,过滤,取滤液约1ml,沿试管壁慢慢加入饱和苦味酸溶液约0.5ml形成环状接触面。
6.18.5结果判断:正常原乳,滤液清亮,加苦味酸试剂后接触面无变化;掺水解蛋白的原乳,
13
滤液呈半透明状态,略带乳清色,加苦味酸试剂后接触面呈白色环状。掺水解蛋白粉越多,滤液越不透明,白色沉淀越明显。最低检出量0.1%。
6.18.6结论:水解蛋白粉是用废皮革、毛发等下脚料加工提炼而成,根本不能食用,而且其中的重金属含量以及亚硝酸盐等致病物质含量较高。长期食用含有水解蛋白粉的牛奶及奶粉,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6.19挥发性氮
6.19.1目的:将掺假原奶及异常奶混入正常奶中。
6.19.2原理:正常原奶中游离氨含量极低,但变质原奶、乳房炎奶及掺铵盐类奶,其氨含量显著增加,在弱碱性条件下,加热使其氨挥发使指示剂反应显色。 6.19.3试剂配制:
1 )2%氧化镁20g溶于100ml蒸馏水中。
2 )指示剂:溴麝香草酚兰0.04g溶于95%分析纯乙醇100ml中。
6.19.4操作方法:取原奶2ml,加入2%氧化镁0.5ml混合均匀,管口用浸有指示剂的棉球堵住,加热煮沸2~3min。
6.19.5结果判定:正常原奶可使浸有指示剂的棉球呈黄色;变质奶、乳房炎奶、掺铵盐奶呈绿到蓝色。
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