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1课时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
碱性
[目标要求] 1.理解水的离子积常数,理解酸、碱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2.了解pH
+
的概念,理解溶液的c(H)、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一、水的电离 1.水的电离
实验证明,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能发生微弱的电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达到电离平衡,其电离方程式为H2O+H2O
H3O+OH,简写成H2O
+-
H+OH。其浓度平衡常数表达式
+-
·cOH
为K=。 cH2O
+--7-1
25℃时,纯水中c(H)=c(OH)=1×10 mol·L。 2.水的离子积
+-+-
(1)定义:水中c(H)·c(OH)乘积为一常数,记作:KW=c(H)·c(OH)。 (2)影响因素:温度,温度升高,KW增大。
+--14
(3)25℃时,KW=c(H)·c(OH)=1×10。
注意:①KW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酸性或碱性的稀溶液; ②KW只受温度的影响,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
+
③酸溶液中可以忽略由水电离出来的c(H),碱溶液中可以忽略由水电离出来的c(OH-
)。
二、溶液的酸碱性与pH
++-pH
1.pH=-lgc(H),反过来c(H)=10。
+-
2.溶液中c(H)与c(OH)的大小关系及溶液的pH:
cH
+-
注意:①溶液的酸性越强,pH越小;溶液的碱性越强,pH越大。
+--1
②pH一般适用于表示c(H)或c(OH)小于等于1 mol·L的溶液。
知识点一 水的电离
+-7-1-
1.在某温度时,测得纯水中的c(H)=2.0×10 mol·L,则c(OH)为( )
-7-1-7-1
A.2.0×10 mol·L B.0.1×10 mol·L
-14-7-1
C.1.0×10/2.0×10 mol·L D.无法确定 答案 A
解析 根据水的电离方程式H2O
+
-
H++OH-可知,无论在何种条件下的纯水中,水电离
出的c(H)=c(OH)。而该温度下的纯水中c(H+)=2.0×10-7 mol·L-1>1.0×10-7 mol·L-1+--7-1
,则所处温度高于25℃,但水电离的c(H)=c(OH)=2.0×10 mol·L,故答案为A。
-1
2.室温下,把1 mL 0.1 mol·L的H2SO4加水稀释成2 L溶液,在此溶液中由水电离
+
产生的H,其浓度接近于( )
-4-1-8-1
A.1×10 mol·L B.1×10 mol·L
-11-1-10-1
C.1×10 mol·L D.1×10 mol·L 答案 D
解析 温度不变时,水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乘积是一个常数。在酸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完全由水电离产生,而氢离子则由酸和水共同电离产生。当酸的浓度不是极小的情况下,由酸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总是远大于由水电离产生的(常常忽略水电离的部
分),而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始终一样多。所以,酸溶液中的水电离的氢离子的求算通常采用求算氢氧根离子的方法。
+-3-1
稀释后c(H)=(1×10 L×0.1 mol·L)/2 L
-4-1
=1×10 mol·L
c(OH-)=1×10-14/1×10-4=1×10-10 mol·L-1
+-
3.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并使溶液中的c(H)>c(OH)的措施是( ) A.向纯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 B.将水加热煮沸 C.向水中通入SO2 D.向水中加入NaCl 答案 C
+-
解析 A项,水与Na反应,使溶液中的c(H) +- 电离,但溶液中的c(H)=c(OH);C项,向水中通入SO2,SO2与水反应生成H2SO3,H2SO3 ++- 电离出H而抑制水的电离,使溶液中c(H)>c(OH);D项对水的电离平衡没影响。 知识点二 水的离子积常数 4.下列关于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因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的表达式是KW=c(H)c(OH),所以KW随溶液中c(H)和c(OH)的变化而变化 B.水的离子积常数KW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是同一物理量 C.水的离子积常数仅仅是温度的函数,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D.水的离子积常数KW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是两个没有任何关系的物理量 答案 C 解析 水的离子积常数KW=K·c(H2O),一定温度下K和c(H2O)都是不变的常数,所以KW仅仅是温度的函数,水的离子积常数的表达式是KW=c(H+)·c(OH-),但是只要温度一定,KW就是不变的常数,溶液中c(H+)变大,c(OH-)则变小,反之亦然。 5.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 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 C.向水中加入少量CH3COOH,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解答时要先分析清楚水的电离平衡的 +-- 移动方向,然后再讨论c(H)、c(OH)或KW的变化。向水中加入稀氨水,c(OH)增大,平衡 +++2- 逆向移动,c(H)减小,A项不正确;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aHSO4:NaHSO4===Na+H+SO4,c(H+)增大,但KW不变,B项正确;向水中加入少量CH3COOH后,使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OH-)减小,c(H+)增大,C项不正确;将水加热,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H+)、c(OH-)均增大,KW增大,pH减小,但仍呈中性,D项不正确。 知识点三 溶液的酸碱性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7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 B.同温下,pH=5的溶液和pH=3的溶液相比,前者c(OH)是后者的100倍 7 C.室温下,每1×10个水分子中只有一个水分子发生电离 -1+ D.在1 mol·L的氨水中,改变外界条件使c(NH4)增大,则溶液的pH一定增大 答案 B +-+- 解析 A.溶液显酸碱性的本质为c(H)与c(OH)的相对大小,当c(H)>c(OH)时溶液 -12+ 才呈酸性。例如:在100℃时,KW=1×10,此时pH=6时为中性,小于7,由于c(H)=c(OH-)仍呈中性,所以不能用pH=7作为判断溶液酸碱性的标准,当然室温下可以;B.pH=5,c(OH-)=1×10-9 mol·L-1,pH=3,c(OH-)=1×10-11 mol·L-1,前者c(OH-)是后者 1 000 g -7 的100倍,故B正确;C.室温时,每升水有1×10 mol水分子发生电离,即18 g·mol-1=55.6 1 mol水分子中只有1×10 mol水分子电离,1×10个水分子中只有55.6个水分子电离,故C -7 7 错;D.氨水中存在NH3·H2O - -+ NH+4+OH平衡,当加NH4Cl晶体时,c(NH4)增大,平衡向左移 动,c(OH)减小,pH减小,故D错。 7.对室温下pH相同、体积相同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加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增大 B.使温度都升高20℃后,两溶液的pH均不变 C.加水稀释2倍后,两溶液的pH均减小 D.加足量的锌充分反应后,两溶液中产生的氢气一样多 答案 A 解析 解答本题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醋酸和盐酸pH相同时,醋酸浓度比盐酸大; (2)稀释时两溶液pH均增大,加热pH均减小。 8.下列溶液一定显酸性的是( ) -+ A.溶液中c(OH)>c(H) B.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变红色的溶液 +-6-1 C.溶液中c(H)=10 mol·L D.pH>7的溶液 答案 B +-+- 解析 判断溶液酸碱性的关键看c(H)和c(OH)的相对大小,若c(H)>c(OH),溶液 +-7-1 呈酸性;而pH<7或c(H)<10 mol·L,仅适用于常温时,若温度不确定,就不能用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而B项中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该溶液为酸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