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学: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4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10:30:2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1课时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

碱性

[目标要求] 1.理解水的离子积常数,理解酸、碱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2.了解pH

的概念,理解溶液的c(H)、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一、水的电离 1.水的电离

实验证明,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能发生微弱的电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达到电离平衡,其电离方程式为H2O+H2O

H3O+OH,简写成H2O

+-

H+OH。其浓度平衡常数表达式

+-

·cOH

为K=。 cH2O

+--7-1

25℃时,纯水中c(H)=c(OH)=1×10 mol·L。 2.水的离子积

+-+-

(1)定义:水中c(H)·c(OH)乘积为一常数,记作:KW=c(H)·c(OH)。 (2)影响因素:温度,温度升高,KW增大。

+--14

(3)25℃时,KW=c(H)·c(OH)=1×10。

注意:①KW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酸性或碱性的稀溶液; ②KW只受温度的影响,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

③酸溶液中可以忽略由水电离出来的c(H),碱溶液中可以忽略由水电离出来的c(OH-

)。

二、溶液的酸碱性与pH

++-pH

1.pH=-lgc(H),反过来c(H)=10。

+-

2.溶液中c(H)与c(OH)的大小关系及溶液的pH:

cH

+-

注意:①溶液的酸性越强,pH越小;溶液的碱性越强,pH越大。

+--1

②pH一般适用于表示c(H)或c(OH)小于等于1 mol·L的溶液。

知识点一 水的电离

+-7-1-

1.在某温度时,测得纯水中的c(H)=2.0×10 mol·L,则c(OH)为( )

-7-1-7-1

A.2.0×10 mol·L B.0.1×10 mol·L

-14-7-1

C.1.0×10/2.0×10 mol·L D.无法确定 答案 A

解析 根据水的电离方程式H2O

H++OH-可知,无论在何种条件下的纯水中,水电离

出的c(H)=c(OH)。而该温度下的纯水中c(H+)=2.0×10-7 mol·L-1>1.0×10-7 mol·L-1+--7-1

,则所处温度高于25℃,但水电离的c(H)=c(OH)=2.0×10 mol·L,故答案为A。

-1

2.室温下,把1 mL 0.1 mol·L的H2SO4加水稀释成2 L溶液,在此溶液中由水电离

产生的H,其浓度接近于( )

-4-1-8-1

A.1×10 mol·L B.1×10 mol·L

-11-1-10-1

C.1×10 mol·L D.1×10 mol·L 答案 D

解析 温度不变时,水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乘积是一个常数。在酸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完全由水电离产生,而氢离子则由酸和水共同电离产生。当酸的浓度不是极小的情况下,由酸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总是远大于由水电离产生的(常常忽略水电离的部

分),而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始终一样多。所以,酸溶液中的水电离的氢离子的求算通常采用求算氢氧根离子的方法。

+-3-1

稀释后c(H)=(1×10 L×0.1 mol·L)/2 L

-4-1

=1×10 mol·L

c(OH-)=1×10-14/1×10-4=1×10-10 mol·L-1

+-

3.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并使溶液中的c(H)>c(OH)的措施是( ) A.向纯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 B.将水加热煮沸 C.向水中通入SO2 D.向水中加入NaCl 答案 C

+-

解析 A项,水与Na反应,使溶液中的c(H)

+-

电离,但溶液中的c(H)=c(OH);C项,向水中通入SO2,SO2与水反应生成H2SO3,H2SO3

++-

电离出H而抑制水的电离,使溶液中c(H)>c(OH);D项对水的电离平衡没影响。

知识点二 水的离子积常数

4.下列关于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因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的表达式是KW=c(H)c(OH),所以KW随溶液中c(H)和c(OH)的变化而变化

B.水的离子积常数KW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是同一物理量 C.水的离子积常数仅仅是温度的函数,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D.水的离子积常数KW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是两个没有任何关系的物理量 答案 C

解析 水的离子积常数KW=K·c(H2O),一定温度下K和c(H2O)都是不变的常数,所以KW仅仅是温度的函数,水的离子积常数的表达式是KW=c(H+)·c(OH-),但是只要温度一定,KW就是不变的常数,溶液中c(H+)变大,c(OH-)则变小,反之亦然。

5.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 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CH3COOH,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解答时要先分析清楚水的电离平衡的

+--

移动方向,然后再讨论c(H)、c(OH)或KW的变化。向水中加入稀氨水,c(OH)增大,平衡

+++2-

逆向移动,c(H)减小,A项不正确;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aHSO4:NaHSO4===Na+H+SO4,c(H+)增大,但KW不变,B项正确;向水中加入少量CH3COOH后,使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OH-)减小,c(H+)增大,C项不正确;将水加热,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H+)、c(OH-)均增大,KW增大,pH减小,但仍呈中性,D项不正确。

知识点三 溶液的酸碱性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7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B.同温下,pH=5的溶液和pH=3的溶液相比,前者c(OH)是后者的100倍

7

C.室温下,每1×10个水分子中只有一个水分子发生电离

-1+

D.在1 mol·L的氨水中,改变外界条件使c(NH4)增大,则溶液的pH一定增大 答案 B

+-+-

解析 A.溶液显酸碱性的本质为c(H)与c(OH)的相对大小,当c(H)>c(OH)时溶液

-12+

才呈酸性。例如:在100℃时,KW=1×10,此时pH=6时为中性,小于7,由于c(H)=c(OH-)仍呈中性,所以不能用pH=7作为判断溶液酸碱性的标准,当然室温下可以;B.pH=5,c(OH-)=1×10-9 mol·L-1,pH=3,c(OH-)=1×10-11 mol·L-1,前者c(OH-)是后者

1 000 g

-7

的100倍,故B正确;C.室温时,每升水有1×10 mol水分子发生电离,即18 g·mol-1=55.6

1

mol水分子中只有1×10 mol水分子电离,1×10个水分子中只有55.6个水分子电离,故C

-7

7

错;D.氨水中存在NH3·H2O

-+

NH+4+OH平衡,当加NH4Cl晶体时,c(NH4)增大,平衡向左移

动,c(OH)减小,pH减小,故D错。

7.对室温下pH相同、体积相同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加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增大 B.使温度都升高20℃后,两溶液的pH均不变 C.加水稀释2倍后,两溶液的pH均减小

D.加足量的锌充分反应后,两溶液中产生的氢气一样多 答案 A

解析 解答本题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醋酸和盐酸pH相同时,醋酸浓度比盐酸大; (2)稀释时两溶液pH均增大,加热pH均减小。

8.下列溶液一定显酸性的是( )

-+

A.溶液中c(OH)>c(H)

B.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变红色的溶液

+-6-1

C.溶液中c(H)=10 mol·L D.pH>7的溶液 答案 B

+-+-

解析 判断溶液酸碱性的关键看c(H)和c(OH)的相对大小,若c(H)>c(OH),溶液

+-7-1

呈酸性;而pH<7或c(H)<10 mol·L,仅适用于常温时,若温度不确定,就不能用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而B项中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该溶液为酸性。

教学: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dmx449dxw6x2111f20r4n7xz5ee5l00bm7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