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应用于临床的运动试验是登楼试验及定时行走距离试验,国外有研究表明6分钟步行距离大于1000步者可耐受胸部手术;Pate等认为一口气能登上3楼(约11米)者可行肺叶切除术,上5楼(约18.4米)者可行全肺切除术。用此试验预测手术安全性方法简便、无须特殊设备,但标准难统一,受主观影响大。近年来国外比较推崇运动心肺功能试验(CPX)。随着运动负荷的增加,受试者的通气量、摄氧量(耗氧量)、二氧化碳产生量、脉率及心搏出量都相应增加,即增加整个心肺系统及氧运送系统的负荷,在某种程度上与肺切除手术对患者施加的负荷相似,故能比较全面地判断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
2、术前评估常用的肺功能指标
Miller提出能耐受手术的最低标准:①一侧全肺切除:FEV1>2L,FEF25~75%>1.6L/s,②肺叶切除:FEV1>1L,FEF25~75%>0.6L/s,③肺段切除与肺楔形切除:FEV1>0.6L,FEF25~75%>0.6L/s。早期的研究资料示患者肺通气功能达到FEV1>1.6L,或预计术后(-ppo)FEV1>1L才能考虑手术治疗方案。
因为不同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患者肺功能正常值有所不同,故用实测肺功能值占预计值百分比来评估更客观。术前FVC>80%预计值,MVV>65%预计值,可以行全肺切除手术;术前FVC>50%预计值,MVV>40%预计值,可以行肺叶切除手术。手术耐受力的最低标准为:FEV1>40%预计值且FEV1/FVC>50%,或MVV>50%预计值,或DLCO>50%预计值,或RV/TLC<40%。
Markos等结合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与肺功能来评估手术的研究示:术前预计术后FEV1-ppo>40%预计值近期术后死亡率为0,而FEV1-ppo<40%预计值的患者近期术后死亡率为50%。Bolliger等提出术前预计术后FEV1-ppo或DLCO-ppo 都<40%预计值时手术危险性较大,而FEV1-ppo<30%预计值或FEV1-ppo及DLCO-ppo都<35%预计值应禁忌任何手术治疗。
目前认为VO2max<10ml/kg/min或VO2max<35%预计值为手术禁忌;VO2max<15ml/kg/min或VO2max<40%预计值术后发生PPC的危险性较大;VO2max >20ml/kg/min或VO2max>75%预计值手术危险性很小。Chris等认为术前预计术后的运动心肺功能指标(VO2max-ppo)是最有效的PPC预测指标,并提出患者VO2max-ppo<10ml/kg/min术后死亡率是100%。
尽管运动试验和分侧肺功能研究日益受重视,但目前仍没有一项单一肺功能指标可准确判断患者能否耐受手术。Melendz提出了呼吸系统并发症预测系数[PRQ=FEV1ppo%×DLCO-ppo%2/A-aPO2(其中A-aPO2是指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认为PRQ<2200术后发生PPC的危险性较大。Wyser等提出术前肺功能综合评价方案,根据临床病史,心肺基础功能正常,如肺通气、换气功能正常者,可行包括全肺切除在内的任何手术;若异常者,加做运动心肺功能判断手术耐受力,若仍低于最低标准,应进一步行分侧肺功能检测。
3、展望
术前肺功能检查对决定手术方式、手术切除范围、麻醉措施,提高术后生存质量及减少PPC和死亡率均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判断手术可行性和决定手术范围的主要依据,应注意不能仅凭其单一结果决定是否手术。尤其在老年患者,任何单一的肺功能测定值均不能成为能否进行手术的绝对可靠的评判指标。为此,应对病情作出综合判断,尤其应重视患者的体力活动耐受情况,必要时联合心肺运动试验等肺功能检测指标进行综合评估。选取灵敏度及特异度都高的肺功能检测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建立简易及精确的肺功能预测方程以纠正国内外术前肺功能预测指标使用意见的不统一,将有利于国内外医学界胸、腹部外科手术的进一步发展,也是临床呼吸内外科今后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13
肺功能检查的常见并发症与危急症处理
一、肺功能检查的安全性
肺功能检查大多数是非侵入性的检查,只要严格掌握肺功能检查的指征、实验技术人员经过良好的培训、使用药物方法恰当以及对患者病情进行密切的观察,大多数肺功能检查都是作常安全的,也因此在临床和科研中被广泛应用。
但是,部分肺功能检查由于需要受试者的努力呼吸配合(反复进行用力呼吸动作)、吸入支气管刺激剂(激发药物、部分舒张药物)、剧烈运动(最大分钟通气量检查或运动激发试验)等,也可能诱发或加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给受试者造成一定的不适,发生并发症,严重时可出现生命危险。
尽管肺功能检查中危急重症的发生率很低,但是仍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肺功能检查前需要详细了解病史,掌握相关检查的禁忌证,以避免或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肺功能室最好设在易于抢救患者的地方(如靠近病房),配备相关的监护设备和急救物品,检查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监察,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备有应急预案。
二、肺功能检查的并发症
(一)用力通气功能检查(如FEV,、MVV等)
临床常见并发症有:咳嗽、喘息、头晕、手指麻木等。偶有晕厥、咯血、气胸、血压升高、心律异常、癫痫发作、下颌关节脱位等报道。
(二)支气管激发试验较常见的是咳嗽、胸闷、喘息和呼吸困难。吸入组胺作激发剂者小部分患者也可出现声音嘶哑、脸色潮红等不适。运动激发试验需注意运动损伤。
三、并发症发生的机制及应急处理 (一)呼吸性碱中毒
由于患者反复用力深大呼吸、过度通气,呼出二氧化碳过多所致。主要症状有头晕、手足指端和面部口周麻木或针刺感、轻微手颤等,严重者可出现昏厥。此时,应让患者尽量放松,避免过度紧张,并注意保护患者,让患者坐在有靠背的椅子,必要时让患者平卧,以防摔倒受伤。一般5~10分钟可自行缓解,如果仍未恢复,可用硬纸卷成喇叭状,罩在患者的口鼻部,使呼出的二氧化碳部分回吸。
(二)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如果在基础通气功能检查中出现的,主要是由于患者反复用力呼吸、通气量增大、气道表面水分蒸发、温度和渗透压改变,引起气道收缩所致。如果在激发试验检查过程中出现的,主要是激发因素(激发药物、运动等)诱发气道痉挛所致。主要症状有咳嗽、胸闷、气促、喘息等,此时以伴有通气功能下降、肺部喘呜音为特征:一般经吸人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可迅速缓解。
(三)激发药物不良反应
组胺较醋甲胆碱稍多。咽喉部或声带受激发药物刺激充血、水肿,可致咳嗽、声音嘶哑、咽痛等不适。激发药物使心脏兴奋、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可产生头痛、面色潮红、心悸等症状。激发药物可促进胃肠平滑肌蠕动和胃肠分泌,引起恶心、呕吐、腹痛等,这种症状多发生于儿童。此时不伴有通气功能下降。多数经休息15~30分钟后可自行缓解,少数患者症状可延至2.5~4小时。
(四)舒张药物不良反应
支气管舒张试验药物常用选择性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作用于骨骼肌上的β2-受体可引起骨骼肌收缩力增强,产生肌肉震颤(如手颤)症状;作用于心血管系统时表现为外周血管舒张及代偿性心率加速,产生心悸症状。舒张试验前需了解受试者的用药史,并检查其基础心率(心律),如对β2-激动剂较敏感者宜减少吸入β2-受体激动剂的用药量。心率过快不能耐受者可谨慎使用β2-受体拮抗剂(如普萘洛尔)予以对抗。
14
(五)喉头水肿
由于患者对激发药物过敏所致,多见于儿童。主要症状有胸闷、气短、憋气、吸气性呼吸困难、“三凹征”阳性、声音嘶哑、发声困难、喉喘鸣、恐惧感等,严重时出现口唇发绀。
如果吸人激发药物后,流量容积曲线表现为呼吸双相流量均明显受限,呈平台样固定型大气道阻塞的图形,应警惕是否发生喉头水肿。喉头水肿是急症,症状凶险,一旦发生,必须及时抢救。包括吸氧、及时足量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支气管舒张剂等,并急清耳鼻喉科医师诊治。
(六)其他
肺功能检查中常见并发症与危急症的处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比较少见的并发症。如肺大泡患者突发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应考虑肺大泡破裂气胸;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用力呼气致血管破裂,可出现咯血;心功能不稳定者可发生心律失常;还有下颌关节脱臼、癫痫发作、腹部肌肉抽搐、低血糖症等。遇到这些情况均应及时对症处理,避免发生后遗症。
另外,肺功能室应在显眼位臵张贴紧急抢救科(如急诊科、呼吸科、麻醉科、ICU等)的联系电话。
15
康讯肺功能工作站操作规程
开机:
打开工作台下电源总开关,按下计算机主机上的开关,启动windows,然后双击桌面上的“康讯肺功能”图标,进入肺功能测试主界面。 定标:
双击测试界面上的“定标”按钮,进入定标界面。首先进行“环境参数”的定标,然后进行“容量定标”。定标结束单击“关闭”按钮回到测试主界面。 病人资料输入:
双击测试界面上的“开始”按钮,进入测试环节。单击“病人资料”,输入病人的基本信息。
通气功能检查:
单击“通气功能”按钮,进入测试界面,单击“开始”按钮,测试完毕后单击“结束”按钮出测试结果。 弥散、残气功能检查:
单击“弥散残气”按钮,进入测试界面,单击“开始”按钮,测试完毕后单击“结束”按钮出测试结果。 每分最大通气量检查:
单击“最大通气”按钮,进入测试界面,单击“开始”按钮,测试完毕后单击“结束”按钮出测试结果。 报告打印:
单击“测试报告”,进入报告界面,单击“打印” 。 关闭气瓶总阀门。 关机:
单击肺功能测试软件主界面上的“结束”按钮,退出肺功能测试系统,点击右下角“开始”按钮,单击“关机”,电脑自动关机后关闭电源总开关。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