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一次,天还很冷,我带着点点、同学李婷带着她的女儿朋朋一起去吃饭。我们出门的时候,我走在最前面,朋朋第二个出来了,我怕朋朋冷,就随手先帮朋朋穿上外套,戴上了帽子。然后才给点点穿外套,谁知点点就开始撅着小嘴、瞪着眼睛不高兴了,我同学也看到了她的表情,知道是点点吃醋了,就赶快给点点戴上帽子,谁知点点还是一脸的不开心。我看到她的反应,心里很烦,就和同学说了再见,打算回到家再和她讲道理。
在路上,点点一直念念不忘这件事,还委屈的掉眼泪了,我一看她的样子,就有点生气,但还是默默告诉自己:“要保持冷静,要给孩子笑脸,要和孩子沟通。”然后,我蹲下身子,稳定好情绪,微笑着问点点:“宝贝儿,怎么了?”点点说:“我是你的宝贝,你为什么先给朋朋妹妹穿衣服,不先给我穿呀?”我就想到了她会这样,于是赶快给她解释:“哦,原来是因为这事呀!因为刚才李婷阿姨还没有出来 ,朋朋年龄小,是你的妹妹,妈妈怕她冻感冒,所以就先帮她穿上了,妈妈后来不是也给你穿了吗?你怎么会不开心呀?”“我想让你先给我穿,让阿姨给妹妹穿。”点点哭着说着,“我是你的宝贝儿,你应该爱我,先给我穿的,我不要李婷阿姨给我戴帽子,”我说:“那如果都像你说的那样,都做自私的人,那么大家都没有好朋友了,也没人陪你玩了。”点点似乎还是不高兴,最后她提出要求:她把帽子摘掉,让我给把再帮她戴上。这个孩子,让我又可笑又可气,怎么会么想出这么个办法呢?我只有同意了!这件事才算过去了。
有的时候,孩子会有失去爱的恐惧,如:点点看到我对其他的小朋友声音温柔了、拥抱了,会说我:“妈妈,你为什么对其他的小朋友说话那么好听?”,“妈妈,你为什么抱其他的小朋友,是不是你不爱我了?”,我就会赶快给她补一个拥抱,说:“你这么乖,妈妈当然爱你了!”,这样她才会满意。 还有的时候,孩子产生没被表扬的冷落,如:我看到别的小朋友画的画好,就忍不住表扬一句,她就会表现的不高兴,用质问的口气问我:“妈妈,我画的画也很好看,为什么你不表扬我?”这些都是孩子们心中的真实想法,她感觉自己也很棒,而妈妈先表扬了别人,没表扬自己,会心里不平衡,所以,我就会赶快安慰她说:“宝贝画的真棒呀!妈妈当然也要表扬了!”
以上这些情况都属于孩子的妒忌心在做怪,如果孩子出现了类似情况,做家长的应该怎样对待呢?喀秋莎可以给大家几点建议哟!
1、要正面鼓励孩子,不要一味的哄孩子。
在幼儿时期,有的孩子没有太强的自信心,这时,就特别需要我们家长的帮忙了。我们平时要多表扬和鼓励,这样才能帮孩子建立自信心。但是这并是不说要家长一味的去表扬孩子,如果孩子真的有的地方做的不对,家长要及时的指出来,让她改正。如果只是一味的哄孩子,只夸优点,不提缺点的
话,孩子很容易养成不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不接纳自己的缺点的情况。这样,妒忌心很快就形成了。
2、多询问孩子别的小朋友的优点。
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多询问她在幼儿园的情况。比如下午接了孩子,在回家的路上,可以问:“宝贝,你今天都和谁一起玩了。你为什么喜欢和她玩呀?她有什么优点?能和妈妈说说吗 ?”、、、、“你喜欢她的优点吗 ?要不我们也来学习一下她的优点吧?”这样的方式,既可以了解她在园的情况,又可以了解她身边好朋友的一些情况,还可以引导她走出妒忌的狭隘天地。
3、转化为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动力。
在日常生活中,也许孩子会因为自己折不好一架纸飞机,或画不好一个大苹果而妒忌旁边的小朋友。知识和技能上的匮乏常常是孩子产生挫败感的直接原因,也潜藏了妒忌的危机。如果孩子出现了这种情况,家长就要手把手的教孩子知识和技能,让孩子产生成就感,树立自信心。
4、和孩子做游戏时不要总让着孩子,要让孩子输得起。
家长在和孩子玩游戏的时候,不要总故意输给孩子,因为幼儿和成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大人觉得是在玩玩,为了让孩子高兴会故意输给孩子,而孩子却把游戏当成“工作”一样,认真对待,所以,要在玩游戏前给孩子讲清游戏
规则,让孩子知道有输有赢,怎么样是输?怎么样是赢?要以此锻炼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这样,她才能慢慢的接受和承认别人比自己强的现实,减少妒忌情绪。
喀秋莎的话: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如果你的孩子有了妒忌情绪,请不要担心,因为那只是阶段性的,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只要我们家长正确的加以引导,和孩子共同努力,相信孩子很快就会度过这一时期的。点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您的孩子有了这种表现的话,不妨也来试试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