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浇捣混凝土 A、混凝土浇筑
①、混凝土浇筑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 ②、沉井采用两次浇筑,一次下沉。
③、沉井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应保持同步均匀上升,并密切注意观察沉降,若发现不均匀下沉,应及时调整,严防井壁断裂。
④、沉井直壁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以上,刃脚斜面的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方可拆模。
⑤、沉井混凝土施工时,必须严格按施工规程进行,严格控制水灰比,保持骨料清洁和良好级配、振捣密实,精心养护,以防产生早期裂缝,当气温低于5度时,采取保温施工措施。
⑥、混凝土浇捣前,所有预埋件、套管、预留钢筋等要准确就位。 B、混凝土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①、加控制混凝土坍落度,严禁有任意加水现象产生;
②、反馈现场混凝土实际坍落度、可泵性、和易性等质量信息,以有利于控制搅拌站出料质量;
③、按照浇捣方案,组织全体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会,使每个操作工人对技术要求、混凝土下料方法、振捣步骤做到心中有数;
④、混凝土拌车进场,混凝土品质严格把关,检查混凝土装车时间、混凝土坍落度、混凝土到场时间等是否达到规定要求,对不合格者坚决予以退货,严禁不合格混凝土进入施工现场;
⑤、各种设备的预埋件位置要准确;
9
⑥、混凝土浇捣工程中质量部门要巡回监督检查,发现质量问题苗子,立即督促整改;
⑦、混凝土浇捣前只有各项准备工作完善到位,现场各级验收工作顺利通过,混凝土才能开泵进行浇捣。
⑧、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捣完后,需覆盖草包,定期浇水养护。 5.1.6、沉井下沉
根据沉井的自重计算下沉系数与稳定系数。沉井下沉前,割除对拉螺栓的拉杆,并用水泥砂浆分二次对拉杆割除位置进行修补。
A、本工程沉井下沉根据土层及周围建筑物情况均采用排水下沉法施工。井内取土时,先挖锅底后掏刃脚。掏土时要对称取土,均匀下沉。在下沉过程中要及时测量观察,若发现偏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井内取土不得堆放在基坑周围,避免对基坑外围增加载荷。
B、本工程局部地段沉井处于③可~塑岩土层,当遇到该岩层时,根据该层风化岩的强度判断决定采用何种方式破除。若能风镐破除原则上采用风镐破除,若强度较强,则另请专业爆破施工队伍进行定向爆破,然后继续下沉施工。
C、当沉井下沉到设计标高以上1000mm时,应适当减慢下沉速度,每天不大于0.3米,这时要减少锅底开挖深度,掏土时要慎重,防止突沉和超沉事故的发生。
D、沉井下沉时,用钢板将所有预留孔封堵。孔径小于1000时,采用8mm厚钢板封堵,孔径大于1000mm时,采用10mm厚钢板封堵,并对进水口用粘土和砖密实填筑。
5.1.7、沉井封底
10
A、沉井下沉到设计标高后,立即进行素混凝土干封底施工,并在封底混凝土顶面预留插筋,插筋采用φ16钢筋,插入混凝土800mm,外露部分长间距为1500mm,梅花形布置。
B、封底混凝土浇筑时,应对称均匀。 5.8、底板混凝土施工方法
A、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并且确保基础无积水的情况下,浇筑砼垫层。浇筑垫层时,为控制混凝土标高,每2m*2m设置一个标高基准点。
B、浇筑底板混凝土前,应先将槽口凿毛,清除封底混凝土表面残渣,并冲洗干净,底板钢筋应与框架底梁和井壁上的钢筋焊接牢固。
C、底板钢筋绑扎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①基槽处理验收工作;
②轴线、墙、截面尺寸必须符合设计施工图;
③绑扎钢筋下层钢筋时,在垫层面弹出钢筋绑扎控制线,以保证钢筋间隔尺寸,其偏差值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钢筋保证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④底板钢筋绑扎时,每施工二皮即隐蔽验收一皮方可进行下道工序,以免造成返工,影响进度要求;
⑤所有底板钢筋应在浇捣底板混凝土前,在适当部位加以电焊固定,防止振捣砼时,钢筋移位;
⑥各种设备的预埋件位置要准确;
⑦只有通过各个方面的验收合格后,才能浇捣混凝土。
11
5.1.9、沉井监测
1、在沉井拆模后,在仪器监测站相对应处井壁上弹出纵横间距为200mm的墨线,引测基准点至基坑外侧加以保护,并测量、记录下沉前的各项原始数值,作为今后监测中的原始依据,以便进行分析对比。从而,控制沉井下沉过程中井体的偏斜、扭转量。
2、沉井下沉的高差控制,在监测站采用水准仪,以井壁上的横向墨线为依据进行监测。通过测量取得的数据与原始值进行对比分析,并绘制沉降速率图表,有效的掌握沉井在不同土质层中的下沉速率,要求井体高差控制在10cm之内。一旦发现高差值超过控制量,必须立即采取先校正倾斜(在刃脚高处多挖,在刃脚低处少挖)然后分层开挖,做到各施工区同步开挖,使井体能均匀下沉。 3、拟在坑外四周地面临时设置6个测点,每天监测两次。 5.1.10、沉井的质量检验标准表
项 序 检查项目 1 主控项目 3 2 混凝土强度 封底前沉井的下沉稳定 封底结束后的位置: 刃脚平均标高(与设计标高比) 刃脚平面中心线位移 四角中任何两角的底面高差 注:上述三项偏差可同时存
12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单位 数值 满足设计要求(下沉前检查方法 查试块记录或抽样送检 必须达到70%设计强度) mm/8h <10 水准仪 <100 mm <1%H <1%L 水准仪 经纬仪。H为下沉总深度,H<10m时,控制在100mm之内 水准仪。L为两角的距离。但不超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