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洗去的物洗涤试剂的选用 质 碘 酒精 硫黄 CS2或加碱液煮沸 银镜或铜镜 Fe(OH)3 稀盐酸 CuO、Fe2O3 稀盐酸 难溶碳酸盐 稀盐酸 水垢 醋酸 苯酚 NaOH或纯碱热溶油脂污迹 液 MnO2 浓盐酸、加热 KMnO4 原理 溶解 溶解或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中和反应 酸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强酸与弱酸盐反应 弱酸与弱酸盐反应 中和反应或溶解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常考归纳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方法 微热法 升高烧瓶中气体的温度,使气体原理 膨胀 液差法 增大压强,缩小试管中气体的体积 外压法 增大或减小试管中气体的物质的量 图例 塞紧橡皮塞,将导气管末端插入具体 盛水的烧杯中,用手捂热(或用操作 酒精灯微热)烧瓶 烧杯中有气泡产生,停止微热,现象 冷却后导气管末端形成一段水说明 柱,且保持一段时间水柱不下降 塞紧橡皮塞,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的橡皮管部分,从长颈漏斗向试管中注水 注水后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于试管中的液面,保持一段时间液面差不改变 塞紧橡皮塞,打开止水夹,推动或拉动注射器 推动注射器之后导管中出现一段液柱,且液面差不改变;拉动注射器后试管中产生气泡 其他 方法 连接好仪器,向乙管中注入适量水,使乙管液面高于甲管液面。静置片刻,若液面差保持不变,证明装置不漏气,反之则漏气 举 题 说 法
类型1 实验基本操作
典型例题3 (2016·广东广州模拟)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边加热边搅拌直至溶液蒸干 B. 用10 mL量筒量取8.58 mL蒸馏水
C. 容量瓶定容时观察液面时俯视,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大 D. 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I2 题组训练3
1. (2016·海南卷)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
B. 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滴管的尖嘴可以接触试管内壁 C. 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 D. 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导流用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
2. (2017·河北衡水中学)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
B. 用玻璃棒蘸取CH3COOH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该溶液的pH C. 中和滴定时,滴定管用所盛装的溶液润洗2~3次
D. 分液操作中,下层液体从下端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3. (2016·河北廊坊期末)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时,需经过NaOH溶液的配制、基准物质H2C2O4·2H2O的称量以及用NaOH溶液滴定等操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 用图1所示的方法转移NaOH溶液到容量瓶中
B. 用图2所示的装置准确称得0.157 5 g H2C2O4·2H2O固体 C. 用图3所示的操作排除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
D. 用图4所示的装置,用NaOH待测液滴定H2C2O4溶液
4. (2016·河南中原名校模拟)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 实验Ⅰ: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B. 实验Ⅱ:用二氧化碳做喷泉实验 C. 实验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D. 实验Ⅳ:验证酸性的强弱,H2SO4>H2CO3>HClO
类型2 实验误差
典型例题4 (2016·河南商丘模拟)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 )
A. 用润湿的pH试纸测食盐水的pH,测定值偏小
B. 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 )
C. 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取溶 液体积偏小
D. 中和滴定实验时,锥形瓶先用蒸馏水再用待测液润洗,所测溶液浓度偏大 变式训练 (2017·各地模拟试题汇集)下列操作中所用仪器合理的是 ( ) A. 用托盘天平称量5.22 g食盐 B. 用100 mL量筒量取5.2 mL稀盐酸
C. 用100 mL容量瓶配制50 mL 0.1 mol·L-1盐酸 D. 用25 mL酸式滴定管量取15.12 mL高锰酸钾溶液
核 心 突 破
仪器使用过程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1) 几个“0”
①滴定管的“0”刻度在滴定管的上部(但不在最上部),取液体的体积时液面不一定要在“0”刻度,但要在“0”刻度以下。
②量筒没有“0”刻度,容量瓶没有“0”刻度。
③托盘天平的“0”刻度在标尺的最左边,天平在使用前先调“0”,使用后要归“0。” ④温度计的“0”刻度在温度计的中下部。 (2) 几个有关误差的“数据” ①托盘天平为±0.1 g。 ②滴定管为±0.01 mL。 ③量筒为±0.1 mL。 ④pH试纸为±1
考点3 试剂的保存与实验安全
基 础 梳 理
1. 常见试剂的保存方法
保存依据 防氧化 防吸水(或与水反应或潮解) 防与CO2反应 保存方法 ①密封或用后立即盖好 ②加入还原剂 ③隔绝空气 密封保存 密封保存,减少露置时间 典型实例 Na2SO3固体,Na2S、KI溶液等还原性物质,用后立即盖好 FeSO4溶液中应加入少量 K、Na保存在 中;Li保存在石蜡油中;白磷通常保存在 中 NaOH、CaCl2、 CuSO4、P2O5、浓硫酸等干燥剂,应密封保存 NaOH固体、Na2O2固体、石灰水等碱性物质 (续表) 保存依据 防挥发 防燃烧 防见光分解 防水解 防腐蚀 保存依据 防黏结 防变质 试剂存放的 一般规律 保存方法 ①密封,置于阴凉处 ②液封(液溴有毒且易挥发) 置于冷暗处,不与氧化剂混合贮存,严禁火源 保存在 瓶中,置于阴凉处 加入酸(碱)抑制水解 ①能腐蚀橡胶的物质用玻璃瓶 ②能腐蚀玻璃的物质不能用玻璃瓶 典型实例 浓盐酸、浓氨水等置于阴凉处 液溴保存在 瓶中并用水 钾、钠、白磷、硫黄、KNO3、KClO3、 NH4NO3等;有机溶剂:苯、汽油、酒精等 浓硝酸、AgNO3溶液、氯水等 FeCl3溶液中加 浓硝酸、KMnO4溶液、溴水等能腐蚀橡胶;汽油、苯、CCl4等能使橡胶溶胀 氢氟酸保存在塑料瓶或铅制器皿中 保存方法 典型实例 碱性物质及其溶NaOH、Na2CO3、 液应装在带 Na2SiO3溶液等 的试剂瓶里 现配现用 银氨溶液、氨水、氯水等 ①固态药品要放在广口瓶中;液态试剂一般要放在细口瓶中;一般药品均应密封保存,并放在低温、干燥、通风处 ②易反应的试剂不能存放在一起。如强酸不能和强碱存放在一起;强氧化性试剂不能和强还原性试剂(或有机试剂)存放在一起 (续表) 2. 常见实验事故的处理 意外事故 少量浓硫酸溅到皮肤上 酒精等有机物在实验台上着火 浓NaOH溶液洒到皮肤上 液溴洒到皮肤上 误食重金属盐 水银洒到桌面上 大量水冲洗,涂稀 溶液 处理方法 用湿抹布、石棉或沙子盖灭,不能用水灭火 大量水冲洗,再涂硼酸 用 清洗 立即口服 撒上 进行处理 灭火器的适用范围 3. 常见灭火器 灭火器名称 泡沫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 灭火剂的主要成分 硫酸铝饱和溶液、碳酸氢钠饱和溶液 液体二氧化碳 以碳酸氢钠为主要成分的盐类物质粉末,加油类失火,一般火灾 适用于扑救600伏以下的电器设备、精密仪器、图书资料等引起的火灾 适用于扑灭可燃性气体、油类、电器设备、精密仪器和遇水燃烧等物品引起的火灾 入适量润滑剂和防潮剂 1211灭火器 CF2ClBr 新型高效灭火剂,主要适用于油类、有机溶剂、高压电气设备和精密仪器等引起的火灾 注意事项:
(1) 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的化学药品不能用水扑救,如钾、钠、钙粉、镁粉、铝粉、电石、PCl3、PCl5、过氧化钠、磷化钙等,它们与水反应放出氢气、氧气等将引起更大火灾。
(2) 比水密度小的有机溶剂,如苯、石油等烃类,醇、醚、酮、酯类等着火,不能用水扑灭,否则会扩大燃烧面积;比水密度大且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如二硫化碳等着火,可用水扑灭,也可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3) 反应器内的燃烧,如是敞口器皿可用石棉布盖灭,蒸馏加热时,如因冷凝效果不好,易燃蒸气在冷凝器顶端燃着,绝对不可用塞子或其他物件堵塞冷凝管口,应先停止加热,再进行扑救,以防爆炸。
举 题 说 法
典型例题5 (2016·湖北宜昌一模)下列关于安全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危险化学品包括易燃易爆物质、强氧化性物质等 B. 处置实验过程产生的剧毒药品废液,稀释后用水冲走 C. 金属钠着火不能用水浇灭,应使用干砂灭火 D. 少量白磷通常保存在冷水中,防止白磷被氧化 题组训练4
1. 实验室中保存下列化学药品的方法不妥当的是 ( ) A. 将AgNO3试剂存放在棕色试剂瓶中
B. 将NaOH溶液保存在带橡皮塞的细口试剂瓶中 C. 金属钾、钠和非金属白磷保存在煤油中 D. 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2. (2015·山东卷)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 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 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 C. 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 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
3. (2016·湖北武汉模拟)化学实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下列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 不慎打翻燃着的酒精灯,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 金属钠着火时,立即用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
C. 给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时,要不断移动试管或加入碎瓷片 D. 浓碱液滴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4. (2014·北京卷) 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A. C2H5OH B. HNO3 C. NaOH D. HCl
和的是 ( )
核 心 突 破
化学实验设计方案要遵循的安全性原则
(1) 防止爆炸。点燃气体前,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2) 防止倒吸和污染。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加热尽可能均匀;②在反应容器后加一个安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