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电子科技大学毛概2007-2008-2期末试题A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7:43:1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电子科技大学二零零七 至二零零八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毛泽东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

A 1941年《改造我们的学习》 B 1938年六中全会《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 C 1945年毛泽东在七大做的报告 D 1931年《反对本本主义》 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 发展 B 以人为本 C 统筹兼顾 D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指:

A 科学发展观 B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指: A 理论联系实际 B 实事求是 C 解放思想 D 改革开放 5、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主要贡献体现在:

A 确立 B 恢复确立 C 丰富发展 D 恢复确立和丰富发展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

A 社会主义(或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B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 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D 过渡性质的革命 7、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不同是:

A 革命前途不同 B 领导力量不同 C指导思想不同 D 与世界的联系不同 8、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A 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 B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 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完成和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 D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9、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我国在过渡时期的根本任务是:

A 逐步完成对工业、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逐步实现国家工业化 C 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D “一化三改” 10、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著作是 A 《改造我们的学习》 B 《愚公移山》 C 《论十大关系》 D 《十年总结》 11、社会主义的原则是:

A 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 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 发展生产和共同富裕 D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12、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 科学技术 B 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 C 科学技术工作者 D 合理的科技体制 13、我国最大的实际就是:

A 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 B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 属于世界发展中国家

14、党的十七大提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兴国之要是: A 坚持改革开放 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坚持中国共产党 15、在对外开放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立足点是: A 学习、鉴戒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 B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D 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16、在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是: A 可持续发展 B 又好又快

C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D 兼顾效率与公平 17、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A 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B依法治国 C 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道路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A 提高民族思想道德素质 B 增强民族凝聚力

C 培养“四有”公民 D 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19、什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A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 B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C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D 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20、当今世界的潮流是:

A 和平与发展 B 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 C 经济全球化 D 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的主要理论成果有: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2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

A工人阶级 B 农民阶级 C 城市小资产阶级 D 民族资产阶级 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围绕以下哪些理论问题丰富发展着?

A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发展 C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 D 什么是时代主题,怎样顺应时代主题 24、党的十六大认为我们已经实现的小康有以下哪些特点? A 低水平 B 不全面 C 不持续 D发展很不平衡

25、以下哪些属于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A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B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C 建设创新型国家 D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E 不断推进改革开放 26、以下关于民主的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民主是人类普遍的价值追求

B 由于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国情,实现民主就没有统一的模式 C 普遍选举、直接选举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 D 民主没有抽象的标准,符合国情的就是好民主 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主要包括:

A 工人 B 农民 C 知识分子 D 新的社会阶层

28、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的形成及其合法性的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 是历史的选择 B 是人民的选择

C 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斗争得来的 D 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29、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包括: A 坚持独立自主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B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C 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D 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30、下面关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 生产资料公有制既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也包括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B 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指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C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分配中的主体地位

D 公有制经济的性质是解决所有权归属问题,而公有制实现形式则解决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问题。

三、简答题(任做两题,每题12分,共24分)

1、请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的认识。

2、简要回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依据和树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认识的意义。 3、谈谈你对“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一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的理解。 四、论述题(18分)

结合实际,论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实依据、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 五、材料分析题(18分)

材料1:2008年1月份,一场五十年不遇的暴风雪突然席卷我国14省市,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的同时,也给经济造成了巨量的损失,诸多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和企业在这场天灾中经受考验,给电力、交通运输设施带来极大破坏,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中国经济正在面对一场如何应对环境危机的考验。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强大的财力、物力、人力和精神的支援和支持下,我国取得了抗击雪灾的重大胜利。 材料2: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强地震,我国四川、甘肃、陕西等地的人民生命和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在地震发生后,党中央迅速作出部署,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赶往灾区指挥抗震救灾。一时间,全国人民和全世界华人有钱捐钱,有力出力,爱国之情和同胞之情被空前激发出来,人民的道德良知被唤醒,并变成了现实有力的抗震救灾行为和力量。截止6月12日,直接到灾区参与救灾的人数就达百万,社会募集和国家下拨的救灾款项达700亿,救灾物资更是不计其数。国际救援队伍、救援款项、救援物资等在中国抗灾救援史史无前例。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抗震救灾中也发挥了极为重要作用。中国社会空前被动员起来;形成了巨大的抗震救灾力量,充分显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强盛的国力和由此而来的民族自豪感。这一切的一切,不但使我们夺取了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而且必将使我们夺取灾后重建的伟大胜利.。

材料3:在全国人民迎接奥运并在世界各地传递奥运火炬的喜庆时刻,藏独分子却企图挟持北京奥运以达到政府对藏独让步的邪恶目的。一时间,全国人民和全球华人愤怒了,人们迅速动员起来,以各种形式表达反对藏独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热情,向藏独分子,也向全世界表示了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坚强决心,沉重打击了藏独分子和一些反华势力,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显示了和平崛起的中国对世界日益强大的影响力。

材料4、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在出席2008年6月举行的中欧议会伙伴会议讲到中国之所以能够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取得救灾重建的伟大胜利,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二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力的迅速积累和提高,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激发和弘扬。

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论证以下观点: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和力量源泉。

三、简答题(任做两题,每题12分,共24分)

1、请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的认识。

答:科学内涵: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中国实际问题 2分;把中国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 2分;使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 2分。

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指引我们不断取得胜利 2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柱 2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 2分。

2、简要回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依据和树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认识的意义。 答:依据: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所决定 3分;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 3分。

意义:有助于克服急噪情绪和各种超越国情的错误思想 3分;有助于坚持现阶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3分。

3、谈谈你对“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一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的理解。

答: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4分;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4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4分。 四、论述题(18分)

结合实际,论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实依据、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 答:现实依据:人口多,资源少;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不断发展的阶段资源压力大 3分;传统的发展方式已经引发许多问题,并制约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3分。 重要意义:事关广大人民切身利益 3分,关系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 3分。

基本要求: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3分。发展循环经济是重要途径 3分。

论述部分 4分(阅卷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答题情况结合答案要点调整) 五、材料分析题(18分)

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论证以下观点: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答:主要从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的发展,增强了中国的国力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国际影响力等方面论证 。(在6分中酌情给分)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答:主要从执政党在重大事件和社会活动和处理过程中以人为本的立场和成为救灾中的坚强领导、共产党人的模范作用等方面论证。08年的各种重大事件和实践充分证明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在6分中酌情给分)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和力量源泉。 答:主要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是民族团结和内聚力的纽带和核心、爱国主义是战胜各种困难险阻的精神保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创造力的精神源泉和08年的各种事件和实践充分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作用等方面论证。(在6分中酌情给分)

电子科技大学毛概2007-2008-2期末试题A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e1lg5q48b10e609mkjy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